专栏名称: 赛迪智库
赛迪智库感谢您的关注。作为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的咨询翘楚,我们密切关注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热点问题,同步追踪国内外工业和信息化最新动向。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顽主杯实盘大赛  ·  大娃封神一战 ·  昨天  
顽主杯实盘大赛  ·  大娃封神一战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赛迪智库

所长锐评|工业设备更新提速 多地“定制版”方案聚焦数智化转型

赛迪智库  · 公众号  ·  · 2024-06-05 16:46

正文



赛迪智库·规划研究所

李 杨

规划研究所 副所长

李杨,环境学博士。2008年8月通过国家留学基金委建设高水平公派研究生项目,赴日本筑波大学主修环境经济,研究室主攻课题包括:电子废弃物资源再生利用、太阳能/生物质新能源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的环境经济评价。归国后进入丰田汽车研发中心(中国)有限公司,主要担当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的关联工作。

2015年进入赛迪智库规划研究所,主要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领域研究。参与了《南京江北新区产业发展规划2015-2030年》《无锡市2020产业发展愿景和策略研究》等项目。

山东提出扎实推进 “工赋山东”“工赋百景”专项行动; 吉林引导龙头企业带动上下游同步“智改数转”; 江西提出每年力争推进1000个重点技改项目; 陕西推进绿色航空装备产业化能力建设; 安徽重点发展机器人产业助力智能装备省内供给……


据统计,《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于3月正式印发以来,31个省(区、市)均已召开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相关会议,其中多地推出独具特色的“定制版”方案。


赛迪智库规划所副所长李杨 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大规模设备更新市场空间巨大、潜力十足。 各地多措并举推动工业设备更新,“地方版”文件中多数聚焦了数智化转型。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一组数据,可以透视这股向“数”而行的强劲动能: 1至4月,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9.7%; 制造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8.5%,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1.1%; 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7.2%,快于全部投资13个百分点,拉动全部投资增长2.2个百分点。


李杨指出, 伴随相关政策文件落实落细,将有效带动全社会形成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提升传统产业生产效率、释放市场空间,培育新增长点。


3月2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印发《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聚焦石化化工、钢铁、有色、建材、机械、汽车、轻工、纺织、电子等重点行业,实施先进设备更新、数字化转型、绿色装备推广、安全水平提升等“四大行动”,并提出到2027年工业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


我国是工业大国,2023年全国工业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达4.4万亿元,同比增长8.7%,占全社会设备投资的70%以上。 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此前在发布会上介绍,相关机构测算,我国每年工农业等重点领域设备投资更新需求达5万亿元以上。


足以看出,我国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空间大、潜力足。 但作为工业领域设备更新的主体,部分企业担心设备更新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存在主动性、积极性不高的情况。


李杨认为, 用“真金白银”惠企利企,才能有效激励企业加大设备更新投资。 《行动方案》已提出要把符合条件的设备更新项目纳入中央预算内投资等资金支持范围,把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纳入优惠范围,这将有效降低企业投资成本,极大提升企业设备更新的参与度。


“工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引导好企业,也要激励到企业。 李杨表示, 一些地方加强财税金融支持政策,发挥了良好作用。


例如,江苏实施总规模200亿元的中小微制造企业设备购置更新改造贷款担保支持政策,给企业提供贷款担保补贴等。 山东印发政策清单,专门安排2.65亿元资金,通过股权投资方式,对承担重点技改项目、工业互联网建设应用项目、数字经济重点项目等企业进行重点支持。


围绕进一步推动工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 李杨 同时提出三方面建议。


一是进一步加大对节能节水、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专用设备税收优惠支持力度,并将专用设备投资额的10%抵免继续扩大。 加快推动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纳入税收优惠范围的政策落地。


二是编制工业设备数据字典等标准,推动建立统一的工业设备和数据标准体系。 编制数字化转型标准清单,制定服务商能力要求等在内的细分领域认定标准。


三是建立健全数据要素、知识产权等估值认证、交易流通体系,探索数据质押、供应链金融等新模式、新服务。(完)


本文刊于5月28日《工信微报》、人民网

温馨提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