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龙
曾在今年的微信之夜上说,“公众号其实不是为自媒体准备的”。
自2012年8月微信公众号上线至今,内容创业者依托微信生态丛林而生,随着平台的不断演变、整个行业的不断变化,
过去的7年里,新媒体从业者经历了许多:
2015年,我们谈论涨粉、10W+、原生广告
;资深媒体人转型投入新媒体领域,个人创作者向公司化运营转型,
内容创业的概念清晰化
。
2016年,papi酱一场拍卖会成为整个行业的热点并被广泛讨论;知识付费、社会化营销、新媒体矩阵化成为趋势。
2017年,小程序成为诸多互联网创业者们的首要选择;短视频、MCN成为了资本与创业者们新的关注点。
2018年,抖音、快手出现诸多风格各异的创作者;全民短视频的创作热潮被激起。
2019年,5G时代、私域流量、vlog、淘宝直播,成为了新的焦点。
不论人们如何定义从公众号起步的种种商业模式,新媒体行业已经完成了一轮洗牌和沉淀。
我们从野蛮生长中一路走来,在跌跌撞撞中摸索前行。
时势造英雄,英雄亦适时。
2012-2015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关键词:
原生广告、媒体人转型、自媒体融资元年
2012年8月29日,《生于80年代》作者、
前腾讯网科技中心总监
程苓峰,发了一条微博:个人化媒体和社会化媒体是雌雄一体,是大势所趋。
2013年1月25日,程苓峰在公众号“孕峰”(后改名卢泓言)发了第
一篇
新媒体广告
,广告主是唯品会,一张贴片售价一万块。
2013年10月,前淘宝搜索负责人
鬼脚七
离职阿里。1个月后,以7.8万的价格卖出了双11的广告,当时他的粉丝只有23万。他曾预测,未来几年自媒体变现的三种主要方式是:收会员费、出书、广告。
2014年12月底,
顾爷
为支付宝做的广告——《梵高为什么会自杀》,成为了当年刷屏级原生广告,引发了
新媒体变现的多重想象
。
一切才刚刚开始。
2015年10月,曾经的新华社妙笔王晓磊离职,化名“
六神磊磊
”
读金庸,因为爱招蚊子,总要抹好多六神花露水,家人开玩笑地叫他六神磊磊,读者尊他一声少侠磊磊。
同年,
邓潍
离开新华社旗下《财经国家周刊》,选择了自己最喜欢的时尚领域,开山立派,成为如今粉丝百万的中产阶级穿搭指南——商务范范主。
远在广州的方夷敏,离职南都娱乐,化名
黎贝卡
,这个名字源自《购物狂的异想世界》,书中女主角就叫黎贝卡,因为爱买东西,所以从记者成为了一名导购。后来的黎贝卡,也成为了粉丝心中的“买神”。
《外滩画报》前总编徐沪生创办“
一条
”;《第一财经日报》前总编
秦朔
创办“秦朔朋友圈”;《凤凰周刊》前执行主编
黄章晋
创办“大象公会”;
曾经的《GQ智族》副主编
张伟
,成为了后来的“世相君”;“
吴晓波频道
”上线500天,用户突破100万。
诸多资深媒体人转型投入新媒体领域,个人创作者开始向公司化运营转型。
范卫锋
辞去
证券时报传媒集团战略发展部投资总监,
创办高樟资本,第一期3亿资金只投资新媒体,
85天完成了13个新媒体项目的投资。
时称“新媒体参谋长”。
“你不需要一份高大上的商业计划书,找朋友要一个我的微信号,或者直接在高樟资本公众号后台留言,都能找到我。”
吴晓波
执掌的狮享家基金,半年内
完成了对
餐饮老板内参
、
灵魂有香气的女子
、
十点读书
等9个项目的投资。
前央视主持人
张泉灵
,成为紫牛基金合伙人后,布局了4个公众号:
混子曰
、年糕妈妈、编程猫、张博士快乐家。
据清博指数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伊始,微信公众号融资案例有5个,2015年公开案例达42个,这一年,也被称为“
自媒体融资元年
”。
2016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关键词:
知识付费、社会化营销、新媒体矩阵化
早期的知识付费市场,以罗辑思维、吴晓波频道、十点读书等为代表的新媒体,
通过出品课程、举办讲座、销售书籍等方式打破了传媒行业以广告收入为主的盈利模式。
2016年5月底开始,“李翔商业内参”“雪枫音乐会”“通往财富自由之路”等15个订
阅专栏在“得到”上线,189天的时间,订阅专栏产品营收突破1亿元。
(来源:innovy)
2016年被称为
知识付费
元年,
喜马拉雅、蜻蜓FM、得到、知乎、分答、小密圈(知识星球)等平台,在知识付费领域或新入局或加大投入
。
2016年,拥有140万会员的樊登读书会,仅靠出售一年365元的会员资格收入过亿。
“十点课堂”上线10个月,获得近30万付费用户,流水达3000万元。李筱懿主讲的《脱颖而出,12堂优质女人成长课》在十点课堂上线一个月,订阅用户破3万。
分答上线一个月获得2500万美元融资,42天获得超过100万位付费用户。
这年12月,喜马拉雅的首个“知识狂欢节”单天销售额突破5000万元,其中马东领衔的《好好说话》单日销售额555万元。
在原有的内容基础上,新媒体内容营销产生了更多新的“玩法”
。
2016年7月8日早上8点,新世相为航空管家定制的“4 小时逃离北上广”刷屏,阅读数3小时破百万
,让人们看到了新媒体引爆话题的能力。
▲新世相:逃离北上广
11月16日,
“
丢书大作战
”
在北上广的地铁、航班、顺风车上投放了10000册书,并邀请明星参与传播。
以新世相为代表的社会化营销新势力显现出新的趋势:移动端传播的形式为主、话题营销持续活跃。
此时,内容竞争也愈发激烈,在摸索
新的涨粉渠道
之余,构建新媒体矩阵,成为内容创业的又一解法。
公号江湖的“南林北沙”——林少和沙小皮,切入了更多
垂直
领域。
沙小皮
当年判断,公号未来成功的一定是人格化的号,视觉志不适合做人格化,所以布局了一位暖男“七言君”。“蛙哥漫画”、“窈窕妈妈”、“一读”、“她刊”等账号微信总粉丝量至今超过5000万。
林少的“
十点读书
”,则衍生出“
十点读书会
”、“
十点电影
”、“
十点电台
”、“
她读
”等数个百万、乃至千万量级的账号。
量子云则是逐步搭建了以“
卡娃微卡
”为头部的情感矩阵,以“
InsDaily
”为头部的时尚矩阵,以“
美芽
”为头部的美妆矩阵的内容IP矩阵。
截至去年,
量子云旗下微信公众号矩阵粉丝超过2.4亿。
2017
“满月临弓影,连星入剑端”
关键词:小程序、短视频MCN
2017年1月9日,
微信小程序
正式上线,无需下载安装,即用即得,用完即走,
为小游戏、社交电商、内容电商提供了全新的机遇。
LOOK很快推出了小程序电商平台
,
严明
将其定位于“自媒体电商合伙人”,为女性消费类自媒体打造一站式小程序电商解决方案,
并成为gogoboi、石榴婆报告、商务范、ELLE等60多个消费类大号独家小程序电商合作伙伴。
与此同时的深圳,
万旭成
带着他的SEE团队立即开始探索小程序在电商领域的可能性,并于2017年5月正式推出以小程序为基础的电商平台系统“小电铺”,提出“再小的自媒体都有自己的旗舰店”。
2017年7月,
王俊煜
完成了他的第二次创业——轻芒。
轻芒小程序免费为内容创作者生成小程序的工具,据轻芒的数据显示,自2017年7月上线以来,截至2018年12月,轻芒服务了超过6万家内容合作伙伴。
这年 4 月,
无码科技
发布了第一款产品 Readhub,随后陆续推出抽奖助手、临床试验、就诊助理等多个小程序产品。其中抽奖助手用户量已超过 8000 万。最近又发布了一款名为「拍东西」的小程序。
▲抽奖助手小程序
2017年12月28日下午2点46,公众号“微信派”推文《停下来,放松一下》,介绍了一款游戏小程序“跳一跳”。
▲跳一跳
2018年1月,小游戏正式上线。
据QuestMobile调查数据显示,小游戏的上线为小程序带来了51.9%的月活用户。
今日头条、百度、腾讯重金补贴短视频创作者,
属于短视频的博弈在2017年彻底爆发。
2017年3月中旬,
papitube
在原有的MCN体量基础上扩张,开启“百人计划”,到次年年底签约100位红人。
最早入局短视频行业的
新片场
,在创作人社区的基础上,逐步衍生新片场影业、新片场短视频、新片场营销等多条业务,目前估值超过11亿元。
曾任职《南方周末》
的
马昌博
创办了知
识短视频公司“视知”,保持每月200条左右短视频的原创生产速度,单支视频全网播放量平均超800万,发展为“知识化解释-说服”的知识赋能服务商。
曾任《人物》杂志主编及出版人的
张悦
,创办互联网视频品牌“Figure”。24个月内创作了超过200支人物非虚构短视频。
在短视频不断升温的同时,
长图插画
的创作形式在这一年更加普及。
2017年5月,“
局部气候调查组
”为百雀羚做了一张一镜到底、长达427厘米的广告,成为了新媒体广告自发传播的案例;“
匡扶摇
”
《他们谈恋爱时不讲道理》阅读量320万,两天涨粉10万;
樱桃画报
《如何假装成一个好妈妈》阅读量达1500万,涨粉40万,作者易老板总结:插画的魅力在于,比文字活泼、比影像安静。
2018
“秦关汉月俱风流,入卿袖中皆成诗”
关键词:
抖音、快手、下沉市场
2018年的春节开始,抖音持续霸占中国App Store单日下载量榜首共16天,打破了自2017年初以来其他所有非游戏类App所创下的冠军位持续天数的纪录。
“
沉迷抖音不可自拔
”的用户越来越多,
到六月份,上线不足两年的抖音,国内日活用户突破1.5亿,月活跃用户超过3亿。
抖音自带的各种滤镜、BGM、剪辑模板降低了短视频制作门槛。带火了大批靠靓丽外形、唱跳走红的素人,形成了现象级的素人刷屏——
毕业于北大新闻传播专业的
李雪琴
,隔空喊话吴亦凡,“你看这是清华大学的校门,多白。”在抖音上获得超过100万人喜欢、2.8万评论、3.4万转发。随后吴亦凡的回应,让“李雪琴是谁”成为热门。
“抖音网红迭代周期就是三个月,学猫叫火了一年,但当初学猫叫的人,已经想不起来是谁了。”李雪琴分析,“微博上,你记得美妆、美食大V是谁,但抖音火的是歌、是手指舞、是海底捞。”
震惊文化另辟蹊径,
猪小屁
在抖音上线50天,吸引了200万粉丝。用震惊文化创始人樊不凡的话来说,“在合适的时间,选对了平台,做了合适的事情”。
新动传媒旗下的抖音红人“
祝晓晗
”,则通过剧情化的短视频在家庭喜剧、搞笑幽默类内容中,一年多的时间实现了2600万的粉丝增长。
蜂群文化CEO
莫力洋
认为,抖音的出现导致了两个结果——强化了素人、弱化了MCN。“之前,我们的竞争对手是其他MCN推的KOL,抖音出现之后,跟我们抢用户量的竞品变成了抖音素人用户。”
与此同时,“银发网红”也成为抖音的一个新兴现象。
2018年7月,
末那大叔
将自己和父亲北海爷爷的短视频上传抖音,意外刷爆,“抖音流量当天600万,第二天1200万,一周后超过2000万。我做公众号快三年了,文章最高流量才1600万。”
2018年初,“下沉市场”的概念被反复提及。
拼多多
、
趣头条
、
快手
快速崛起。
2018年7月,“3亿人都在拼”的电商平台拼多多赴美上市,其“拼购模式”与社交关系,吸引了大量三四线及以下城市的用户,并充分消化了这一部分“人口红利”,不到3年积累了超3亿用户。
2018年9月14日,成立不足两年的资讯服务商趣头条在美股上市。通过阅读得金币(可兑现)和拉新返现,积累了过亿用户。
快手日活在2018年初超过了1亿,总注册用户突破七亿,日均上传视频量达1000万条,成为短视频增长的又一现象级案例。
来自河北的“手工耿”在快手上传了不锈钢制的“脑瓜崩辅助器”、“菜刀手机壳”,被网友们称为“发明界的泥石流”。
“皮皮虾,我们走”、“扎心了,老铁”成为年度热词。
2019
“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
关键词:5G时代、Vlog、淘宝直播、私域流量
2018年,艺人欧阳娜娜将生活日程拍成vlog
发布,微博话题 #娜娜的vlog# 浏览量突破十亿。与此同时,
竹子
、
井越
、cbvivi、flypig等国内初代vlogger也走进越来越多人的视野。
▲井越的年度总结vlog,微博播放量已超过1034万
伴随5G时代的到来,2019年,vlog、淘宝直播、开始吸引观众们的注意,全民短视频的创作热潮被激起。
“
老师好我叫何同学
”拍摄的一条测试5G网速的短视频被广泛传播,在B站的视频的点击量在短短两天突破600万,并得到了人民日报的点赞。
从小范围发展到全民vlog,只用了一年的时间。
目前,vlog已成为年轻人观察、体验、记录世界的一种流行创作方式。
许多人从“看客”变成参与者
,开始尝试创作自己的第一支vlog。
和vlog一同火起来的,还有淘宝直播。
李佳琦凭借极具诱惑力的带货语言,成为“口红一哥”,去年双十一与马云的pk中,李佳琦在5分钟卖出口红15000支,完胜马云。
今年3月,薇娅通过排位赛,单场破了1.5亿元成交额,坐稳了“淘宝直播一姐”的宝座。
淘宝直播负责人
赵圆圆
表示,只要愿意学习和努力,明年这个时候入局淘宝直播都来得及,但要是想做“风口上的猪”直接躺赢,那现在已经晚了。
在2018年巴九灵公司年终会上,吴晓波指出,随着平台“公域流量”越来越贵,2019年私域社交流量将会出现井喷。知名财经媒体人秦朔也认为私域流量将成为2019年互联网行业的年度关键词。
一般认为,“
私域流量
”满足了随时触达、无需付费、反复利用等特点,在平台流量获客成本高企的当下,成为今年最受瞩目的流量新玩法之一。
新媒体江湖从不缺少风口,也从不缺少跟随风口入局内容创业的人。
从原生广告到推出联名产品,从知识付费到内容电商,从线上到发展实体店铺,
无论风口如何变化,
内容创业的探索永无止境。
今年3月,阿司匹林博物馆的线下咖啡店新址落地,
赵越
说,开咖啡馆除了是她一直以来的梦想,也让她更有安全感。
▲做咖啡时的赵越
“我一直有忧患意识,觉得公众号和QQ空间、人人网一样,总会有迭代期,做实体业务会让我有安全感,咖啡算是我做新媒体转型的路径之一”。
今年
1 月 25 日,
军武科技
完成 5000 万元的 B 轮融资,并
开始探索在男性消费领域的自主品牌建设。
另一个垂直领域的内容创业公司
“
有车以后
”以公众号为起点,成长为为汽车消费者提供贯穿选车、买车、用车的社交汽车媒体服务平台,公司估值超过20亿元。
2012年8月23日,微信公众平台正式上线的时候,曾被命名为“官号平台”和“媒体平台”。
就像微信的推出为人们带来“与QQ有什么不同”的疑问一样,微信公众号的诞生初期,也一直被认为是基于移动端的简化版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