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维舟
维舟的观点、评论与文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北美留学生观察  ·  马斯克查出了美国“吸血鬼”,这帮“老不死的” ... ·  10 小时前  
科技美学  ·  小鹏M03如何开启哨兵模式 ·  10 小时前  
北美留学生观察  ·  欠薪停办?深圳一DSE学校开学前网传爆雷,办 ... ·  昨天  
北美留学生观察  ·  事关100万留学家庭,中央发布《教育强国建设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维舟

攻击孩子是反人类的罪行

维舟  · 公众号  ·  · 2024-10-04 20:20

正文

被烫伤的澳大利亚婴儿
8月27日,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一名9个月大的婴儿Luka在公园里与母亲野餐时,突然被人用滚烫的咖啡故意泼洒,导致从头部到胸腹多处重度烫伤。
10月3日,嫌犯被确认是一名33岁的中国籍男子。他从2019年起持工作、旅游签证滞留澳洲,后又改为留学签证,推测是因其想尽办法想留下来而不可得,最后在不得不离开之前把怨气发泄在婴儿身上。他可能 已逃回国内,现正被全球通缉,并可能面临终生监禁的指控。
连日来,全网都在一边倒地声讨此人是“人渣”、 “变态”,怎么能对一 刚学步的孩子 下得了手。 不过,“变态”就意味着“他和我们不一样”,因而即便是用最激烈抨击他的人,也都觉得那只是极端个案,是“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
跟往常一样, 很多人都 怒骂他“丢尽了中国人的脸”, 也有人说 “不要纠结他是哪国人,那就不是人
近来攻击孩子的事件已经发生多起:在瑞士苏黎世,近日一名中国留学生持刀捅伤三名孩子,致其中一位5岁男孩重伤;9月18日,深圳日本人学校的一名10岁男孩被一中年男子刺死;更早之前,苏州日本人学校的一车孩子,幸亏校车导引阿姨胡友平拼死护佑,才不至于酿成更大的悲剧。
攻击孩子无疑是反人类的罪行,因为那不止是在伤害孩子,本质上也是在攻击我们所理解的“文明社会”。由此而爆发的道德义愤当然可以理解,然而仅仅如此是不够的,如果某种罪行重复发生,我们就需要解释: 为什么这些 凶手不约而同 选择 孩子下手 ?只是巧合吗?
在美国的校园枪击案中,一个反复出现的动机是:凶手在长期压抑之后,终于怨恨爆发,大肆攻击他的同侪群体——那往往是试图融入而不可得、遭受排挤的那群人。
然而,中国人犯下的这类恶性案件,凶手的怨气无论源于什么,都不是那些无辜的孩子造成的,他们只是被随机选中的替罪羊——直白地说,他们把气撒在孩子身上,说到底只是因为孩子最好欺负。
诺贝尔奖得主、动物行为学家康拉德·劳伦茨曾说过:“根据定义,邪恶就是指损害善好,而善好则是那些我们认定有价值的存在。”
攻击、伤害孩子之所以不可容忍,正是因为文明人相信孩子是希望,也是无辜的。也就是说,我们对邪恶的道德谴责和法律追责,本身是一套阻止这种反社会、反文明行为发生的机制,从这一意义上来说,“文明”捍卫了我们之所以为人的底线。
这套机制当然不是从蛮荒时代就有的,杀婴在古代社会普遍存在, 正如《儿童的世纪》等研究揭示的,西方直到现代初期,儿童所受到的对待和成人仍没什么区别,到后来随着儿童中心论的兴起,这些未成年人才逐渐被视为是需要特别呵护的对象。
这套观念,中国人虽然现在也逐渐接受,但要说多深入人心,恐怕很难说。我记得从小看欧美影视剧,周围的成年人经常对剧中的老外珍视孩子的样子不以为然,觉得那不免夸张、过度、戏剧化,孩子嘛,值得那样对待吗?
这未必是他们格外残忍,而是我们的文化就缺失这样的东西。我得承认,早年看到堕胎成为美国政治中的核心议题时,我也相当不理解,为什么这样一个看起来仅仅是生殖健康的“小问题”对美国人来说竟然如此重要?
相比起欧美在堕胎议题上的郑重,总有人坚持哪怕生母也无权剥夺胎儿的生命权,中国人对此是普遍不太当回事的。一直有文化学者概括说,西方自古希腊起就是“弑父的文化”,强调子女叛逆的权利,而中国则是“杀子的文化”,孝道就是尊崇父母而压缩子女的权利。
Robert Hertz《死亡与右手》中曾写到20世纪初的印尼社会,那更接近于传统中国社会对待孩子的态度:
孩子们的 死所引起的社会反响是极其微弱的,几乎转瞬即逝。 仿佛在集体的意识里这一事件当中并没有真正的死亡发生。 的确,既然孩子还未进入有形的社会,那么就没有理由要缓慢而痛苦地将它们排除在社会之外。
中国文化对“人”有一套特殊的理解: 人的权利并非与生俱来、不可剥夺,而是“做”出来的。 既然如此,在成年获得完整的资格之前,孩子最多只能享受残缺不全的部分权利,他们得到什么对待,取决于成年人的善意。
我从小在乡下见多了这样的事。成年人常常拿孩子取笑、戏耍乃至肆意侮辱,即便是那些懂事的“小大人”,也会被揶揄“倒像个人了”——言下之意,孩子还算不得是个人。 实际上, 现在不少家长和老人 让孩子 给客人 表演 来取乐,也是这一做法的残余 。无论这背后的动机如何,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这些成年人内心并没有把孩子当作一个值得尊重的对等个体。
在我老家,前两年还发生过这样的惨事:一名男子看到邻居家的小孩,唆使自家的狼狗上前咬他,结果当场咬断了孩子的命根子。此人事后辩解说,自己只是想开个玩笑,吓唬吓唬孩子而已,但问题也就在这里:对孩子的巨大伤害,甚至不需要有特别的恶意,而是因为在这些成年人心目中,就没把孩子当人看待。
从根本上说,这或许是因为中国人向来是在家族制的权力等级结构中看待孩子的:在这一构造中,占据核心的大家长拥有最充分的权力,而身处边缘的女人、孩子则必须屈身事奉,除非他们有一天取得相应的资格和权位。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