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清华同衡规划播报
专业视角的规划资讯传播平台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清华同衡规划播报

谁在守护《西虹市首富》里那一抹胭脂红?

清华同衡规划播报  · 公众号  ·  · 2018-08-03 19:12

正文

暑期超热电影《西虹市首富》

上映6天票房已突破13亿

这是一个关于金钱、人性与选择的故事

有叛变、有坚守,有落魄、有欢笑

电影开篇持续数十秒的航拍镜头

掠过 一片胭脂红的古厝屋顶

正是五店市历史文化传统街区

而由沈腾扮演的主角王多鱼摔跤接球的场景

也是在这片传统街区的一家素食餐馆拍摄的

导演闫非对闽南似乎别有一番感情

他眼中的“西虹市”(五店市)

有种“胭脂红古厝”的感觉

“小时候每天放学,无忧无虑地走在回家的路上,天上下着雨,城市上空一道彩虹,就觉得很美”。


泉州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官微也发文称,

“《西虹市首富》的10亿之旅,

就是从咱厝的五店市开始!”


下面小编就向大家介绍下 这颗美丽、富有而传奇的

“西虹市”的前世今生



五店市作为晋江城区的一个发源地 唐朝时,有蔡氏入居,其七世孙5人,开设饮食店5间以方便旅人,人称“青阳蔡五店市”,因而 青阳有“五店市”的俗称 宋代以后,庄氏入迁,遂成为镇区最大姓族;入明以后 ,泉州府城与青阳之间的官员,尤其是文化人的交往更加频繁, 青阳社会哲学思想 逐渐形成。隐居青阳蔡厝大宅顶的张廷爵、张得离父子首创 “青阳八景图”、“青阳八景诗” 。明洪武年间,平生学行彰闻、隐居不任的青阳庄氏四世祖 阳山裕斋先生 以及历史上很多的文人,都在青阳留下许多历史文化遗迹。

从左到右:唐代建县和宋代析地图、解放后县城变迁图、青阳镇山水关系图

青阳八景旧貌

阳山苍翠,石鼓喧声;桃花叠浪,日月相照;

雁塔地灵,钟鼓坠地;榕根仙桥,樟井圣泉;

蔡氏宗祠

庄氏家庙


直至今日,五店市仍因其存留的大量精美的明清及民国时期的传统民居、蔡氏宗祠、庄氏家庙、朝北大厝、石鼓庙以及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成为 晋江传统文化最为集中的留存地


朝北大厝

石鼓庙祭拜活动

石鼓庙南音表演

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城市规模的快速扩张,晋江迅速进入旧城改造的更新阶段。 2010年,在梅岭组团整片拆迁改造过程中,五店市的拆与留引发了争议。 当时,五店市传统街区已逐渐衰败,面临被改造为民俗公园的境地。

五店市传统街区旧景(2010年)


在这样的背景下, 清华同衡遗产中心专家基于遗产保护的观念,提出了完整保留一块传统街区的想法,并被晋江市委市政府采纳,将“遗产观”植入在了晋江的城镇化进程中,并形成了今天 晋江的城市“会客厅” ——晋江五店市历史文化街区。

在“保护先行、分类改造”的大原则下

理清结构、打造片区, 最终形成

一庙双祠山塘连,一街七片五店市”


“一庙双祠” ,即石鼓庙,蔡氏宗祠和庄氏宗祠; “山” 即青阳山; “一街” 即后塘街,是晋江古官路的重要段落; “七片” ,是指街区内部七个功能片区,即传统文化核心区、滨水休闲区、两岸亲源展示区、文化创意区、传统商业区、企业文化展示区、休闲养生区。

更新改造后的五店市传统街区


五店市传统街区可以说是

一座活化的“晋江街区博物馆”

在这里, 你可以亲身体验到

城市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 和独特的当代城市生活

传统街区中对青阳八景的保护与传承

传统街区中的青阳八景——阳山苍翠

传统街区中的青阳八景——石鼓喧声

传统街区中的青阳八景——桃花叠浪

传统街区中的青阳八景——雁塔地灵

传统街区中的青阳八景——樟井涌泉

2016年央视元宵晚会于五店市录制

2016年元宵节当天的五店市

五店市中秋节文化节


这些历史文化遗产能够得到保护和修复

这片传统街区能够得到更新和复兴

得益于规划设计团队的坚守、努力和专业


清华同衡遗产中心海西规划室

就驻扎在五店市传统街区的一栋老房子里

他们一直在守护着“西虹市”

守护着心中的那一抹胭脂红

秉着陪伴成长的工作理念,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自2010年接受晋江市政府委托至今, 全面参与到项目的启动、规划、建设、运营等各个层面 ,跟踪服务,建言献策, 陪伴并见证着五店市传统街区的诞生与成长

清华同衡遗产中心海西规划室 驻扎晋江五店市


在实施更新改造之前,专家团队首先经实地考证, 确定拟保护历史建筑清单 对需要保留、保护的建筑进行了详细的测绘存档及建筑整治修缮方案设计 ,先期推动保留、保护建筑的整治修缮。 对于不能保留的传统建筑材料与构件进行收集与编号 ,使其在传统空间的塑造和建筑的修复中发挥价值。

对传统建筑进行详细的测绘

对于不能保留的传统建筑材料与构件进行收集与编号


在修缮过程中,以地方具有丰富古建修缮经验的施工团队为主,设计团队协助解决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工程问题,并 严格把控保护建筑修缮“真实性、完整性” 的基本原则,避免古建在修缮过程中被破坏。 同时, 将传统工艺保护与现代技术植入无缝衔接 ,探索传统建筑利用多种形式。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