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知日
致力为中国年轻人深度报道日本文化,技术,创意,艺术和旅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知日

中国文化如何影响日本的浮世绘?

知日  · 公众号  · 日本  · 2021-04-21 22:25

正文




17世纪时,由于德川幕府闭关锁国,长崎港成为日本与外界往来的唯一港口。那会儿长期客居经商的中国人在长崎兴建了「四大唐寺」,即兴福寺、崇福寺、福济寺与圣福寺,建筑皆有浓郁的中国特色。
兴福寺的住持 逸然 性融(浙江杭州人)善于画山水人物画,他的写实主义画风引起当地画家注意,使得其他地区的画僧也来长崎求学。逸然邀请年届六旬的名僧隐元隆琦赴日 。隐元与历代弟子们随之带来了「黄檗文化」,对日本的建筑、雕刻、诗文、书画、医药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花鸟图》・沈铨

清世宗雍正九年(1731),画家沈铨(号南苹)应幕府之邀东渡长崎授课,向日本画家们传授新的 花鸟写生技法 。沈铨擅画飞禽走兽,以精密妍丽的工笔见长, 其「勾染工整、赋色浓艳」的画风推崇者甚众,而后他在长崎开了一所很大的画院。随着他的风格技巧被不断扩展,大阪、京都及江户各地遥承沈铨画风的各种流派兴起。 这些画派统称为「南苹派」,南苹被冠以「舶来画家第一」的称号。

江户时代「南苹派」画家人才济济,沈铨带去的两院画风深刻地影响了日本画坛。其作品中所具有的 北宋和明代院体画风与日本绘画既崇尚装饰又精于细节的风格相吻合,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沈南苹扮演了类似南宋画僧牧溪的角色。
「南苹派」的逐渐兴起,对江户时期的绘画风气和审美趣味都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在沈南苹艺术的影响下,以圆山应举为代表的「京都画派」开始注重写生并且结合日本传统绘画的装饰性。

另一位京都画家 伊藤若冲 临摹过包括沈南苹作品在内的诸多明清花鸟画。他描绘的花鸟鱼虫和动植物种类空前丰富,其浪漫情怀和精湛技艺令人称羡。 这股风潮自然影响了作为民间艺术代表的浮世绘。在中日绘画的合力下,写实手法与装饰意匠的融合,催生了浮世绘的新风貌。


中国仕女图与浮世绘美人绘

在日语里「浮世」与「忧世」发音相同,意为「艰辛而变幻无常的人世」。桃山时代曾有「浮世若梦人若狂」的句子,说芸芸众生不过是尘世间沉浮的匆匆过客。在中国魏晋时期,阮籍的《大人先生传》有「夫大人者,乃与造物同体,天地并生,逍遥浮世,与道俱成,变化散聚,不常其形」。宋代苏轼的《登州海市》一诗里有「荡摇浮世生万象,岂有贝阙藏珠宫」一句。这些诗句都表达了中国古代文人对浮华世间呈现出千变万化之景的感慨。

《难波屋Okita》・喜多川歌

早期的日本浮世绘美人绘借鉴了中国唐代仕女画的艺术风格。 唐代周昉的《簪花仕女图》, 画中的仕女具有雪白的肌肤、身着华美的服饰, 其曼妙的风姿让观者感受到了一种扑面而来的高贵与典雅。 喜多川歌麿创作的美人绘,其画作中非写实的人物构图、造型等,体现了画家内心追寻纯粹、表现内心细微情感的理念。这与仕女画表现「内在相似」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浮世绘美人绘多描绘花街艺伎,画面看似艳丽华贵,却给人一种浮华艳俗之感。这类美人绘中的女子粗眉细眼,鼻梁高挺,小嘴细牙,身材高挑,体态轻盈,肢体语言夸张,身着华美和服, 极具装饰性,这都是为了迎合当时市民精神上的需求。

《纳凉美人图》・喜多川歌麿

浮世绘美人绘的线条从中国「十八描」中学到了不少处理手法 ,比如鸟居清长的《成人节和服》和《雏鸡》的线描与北宋宗教画家武宗元的《朝元仙仗图》,都呈现了柔美的线条,衣纹紧凑,疏密相间成韵,气贯整体;胜川春潮的《花》采用了钉头鼠尾描,下笔正锋成钉子头状,收尾轻提,恰似鼠尾。


铃木春信「见立绘」 之 中国意趣

浮世绘美人绘中很大一部分是春画,可以毫不含糊地说,著名的浮世绘师都画过春画。浮世绘中的人物肖像画,模特基本都是当红歌舞伎役者、吉原名妓和茶屋女侍。浮世绘的创始人菱川师宣,他的「一枚绘」独幅版画直接借鉴明末传入日本的观赏性秘戏图。

秘戏图在中国又称作春宫画。明朝中后期,描绘男女色情的秘戏图创作达到空前绝后的状态。唐寅和仇英是描绘仕女图和春宫图的翘楚,由于民间绘师仿造其作品,赝品流行于市。两位画家本是通过绘画寄托封建士大夫情怀,不承想画作被坊间集团化批量生产。

当时的春宫套色版画著名的版本有《风流绝唱图》,菱川师宣将其改造为日本风格的黑白印刷春画,人物造型、室内布置、器具饰物都做了本土化处理。

除了《风流绝唱图》以外,《花营锦阵》《繁花丽锦》《鸳鸯秘谱》在中国出版后,不久就舶来长崎,随后被翻印,成为江户普通市民的枕边物。

在中国套色版画中,标题常带「锦」字。 浮世绘大师铃木春信在墨汁单色印刷的基础上开创了色彩鲜艳的多色印刷法,被称为「锦绘」,形容这类画宛如织锦般漂亮,想必与明清春宫版画有着必然的联系。 明清版画对于浮世绘的诞生和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坐铺八景 时计的晩钟》・铃木春信

中国的印刷技术在明朝中后期水平颇高,已经具有将原本在一版上加叠许多颜色改进为多个分版套色的技术, 创造出了彩色套印版画,之后运用了多版套色技术。套版印刷法源于徽州,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传到浙江吴兴。铃木春信学习了此类印刷方法,并掌握利用。他临摹了明代仕女画。 受仇英风格影响,他笔下的美女秀雅婀娜,毫无肉欲, 给人一种典雅梦幻的印象。

铃木春信还喜欢运用中国典故和画题创作,并创作了大量中国古典题材的作品, 像《玄宗》《孔明》等,作为「见立绘」(指在前人的画意或图式基础上进行形象新创造,将原有事物引申为另一类完全不同的事物)的有《陶朱公》《文殊》《普贤》《林和靖》《寒山拾得》等。

铃木春信受中国明末清初「拱花」印法的启发,在拓印时压出一种浮雕式的印痕,自成风格,即通过事先雕刻好的木版花纹,重力压印使其在纸上产生凹凸的效果,以此来表现衣服的纹理和图案或特殊的肌理效果。其代表作品《鹤上的游女》是在洁白的奉书纸上拓印出仙鹤凹凸有致的翎毛,虽不施任何颜色却已栩栩如生。


text  |  任知
edit |  夏溪
picture courtesy  |
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美国国会图书馆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千叶市美术馆
未经允许请勿以任何形式转载

-限时好价-


知日单行本全网发售中
《村上隆的艺术对谈集》
点击下图查看本书介绍👇🏻
-------------------------------
〖 点击关键词,直达历史精选 〗
石田彻也 坂元裕二 谏山创 坂本龙一 树木希林 BGM之魂 拉面 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源氏物语 东京 日本制造 优良设计奖 枯山水 樱花入魂 是枝裕和 增田宗昭 茑屋书店 beams 昭和颜 日本酒 山口组 庵野秀明 脑洞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