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申万宏源研究
发布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研究成果,沟通证券研究信息,交流证券研究经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  国君研究|全行业周观点1216-1220 ·  5 天前  
东吴双碳环保研究  ·  【东吴环保公用|燃气行业2025年度策略】全 ... ·  5 天前  
东吴双碳环保研究  ·  【东吴环保公用|环保行业2025年度策略】揽 ... ·  5 天前  
天风研究  ·  天风·建筑建材 | ... ·  5 天前  
上海证券报  ·  狂撒“红包”,超1900亿元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申万宏源研究

银行与流动性系列一——商业银行缩表会不会持续?

申万宏源研究  · 公众号  · 证券  · 2017-06-15 08:54

正文

联系人:毛可君

投资要点:

银行本次缩表,除季节性效应外,还源自同业往来大幅缩减以及流动性紧张,彰显货币紧与强监管环境。4月,其他存款性公司总资产236万亿,环比上月减少1198亿,代表商业银行体系出现“缩表”,系14年11月以来首次。首先来看资产端的收缩。(1)4月银行的准备金存款减少1905亿,体现银行间流动性的紧张。(2)更为重要的是银行对同业、对非银同业债权的明显减少,凸显流动性偏紧与监管趋严影响的共同作用。银行之间的同业往来在4月份大幅下降(1.16万亿),既是银行间体系流动性偏紧的缘故,同时也说明同业去杠杆的影响初现端倪。同时,4月银行对非银同业的债权明显减少(3187亿),由于4月对非银机构贷款微增,因此减少主要是银行通过信贷以外的渠道投向非银的资金,这一定程度上是非标通道以及委外等业务增量放缓的反映。从负债端来看收缩,主要是个人存款的减少(1.23万亿)和银行同业负债的减少(1.04万亿)。个人存款的减少,伴随着理财收益率节节攀高,主要是上季末银行时点冲量之后个人存款向理财转化的季节性特征。

 

历史上银行缩表都发生在11年-14年之间的季初首月,季节性效应显著过往缩表源自三大要素:流动性紧张、季节性因素和同业业务放缓。三因素之间有一定程度的互相叠加影响。(1)流动性收紧。历次缩表期间银行间资金利率均震荡走高。银行准备金存款和库存现金均大幅下降。(2)个人存款在季末冲时点之后的季节性回落。(3)同业往来大幅缩减,往往以流动性趋紧与监管加强为背景。在11年-14年的商业银行缩表中,银行与银行同业之间、以及与非银同业之间的债权均发生较大幅度的下降,恰逢上一轮监管针对迅速兴起的影子银行展开系列规范调整。本次缩表发生的时间和要素均符合历史经验规律。

 

监管对本次所表的影响是否更为主导尚难以定论。本次缩表和之前情形相比,最主要的区别在于此次银行与银行同业往来业务缩减幅度更为显著,也彰显本轮监管的加强,但本轮监管影响是否为缩表主要因素还需待后续跟踪观察。商业银行此前两年为何没有发生缩表?过去两年是宽松政策下的资金脱实向虚、同业持续扩张的过程,当前呈现一定的逆转。尽管未缩表期间负债端的个人存款依然存在季节性回落、资产端的准备金存款也因流动性而环比下降,但资产负债方显示银行同业往来没有明显收缩是缩表没有发生的主因。

 

商业银行是否会继续缩表?季初首月行业存在缩表可能性,但即便缩表其降幅预计相对温和,并且基本不可能发生持续缩表。对行业而言更明确而重要的在于结构性分化,部分同业加杠杆的中小银行面临缩表的抉择。MPA考核叠加监管趋严,行业资产增速边际放缓的市场预期已较为充分。监管层表态处置风险不应带来新风险,机构对于监管加强也在逐步消化和应对,商业银行单月环比缩表即便发生也预计在适度范围内,不必过于担忧。行业面预计总体稳健,但具体结构性分化格局值得重视,近年来通过同业加杠杆实现规模快速扩张的一些中小银行,在短端利率不断上抬的情形下去杠杆或将产生缩表。

 

时值六月中旬,市场对于季末流动性紧张较为关注和担心,我们认为,MPA考核已不是6月末流动性的核心约束,资金面将主要取决于央行的资金投放操作。央行的货币政策已从数量型逐渐向价格型转变,流动性风险可能性不大。资金面持续紧平衡格局,风险偏好当前难以上升,我们依然推荐板块防御价值。个股方面,大行稳健性突出,负债优势强,基本面息差和资产质量核心逻辑依然向好,受监管影响相对最为有限,我们持续推荐工行、建行和招行,关注安全边际较为充足的北京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