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的讲,学习佛学的目的,就是要让我们在生活当中烦恼越来越少,快乐也越来越多,智力也要这个越来越增长,我们的慈悲心也要越来越增长,能够让我们清楚的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从而斩断我们的一些轮回的模式,重新构建自己。那我们学习心理学的目的呢,其实也是一样,也是希望我们自己呢,越来越快了,让自己能够更好的了解自己,认识自己,重新构建自己的心智模式,让自己的命运变得越来越好。
讲佛学,就不得不提一个非常有名的一个人物,就是玄奘大师。当年他是到印度取经取得一部重要的经典,就是唯识学。这个唯识学它主要就是针对我们凡夫的这个内心的一种活动状态做了一个比较深入的探讨。心理学,我们知道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在这个心理学做出了这个很大的贡献,他的潜意识理论和对梦的这个研究,至今还是深刻影响着心理学界的。他最有名的一个弟子,叫荣格,他在研究了这个唯识学以后,他就创立了荣格人格分析的心理学理论。荣格他把心灵看作人格的总体,他划分为三个层次:意识,个体潜意识,集体潜意识。荣格一直是跟着他的老师弗洛伊德学习的,后来他就觉得。师傅讲的有些东西他不是很赞同。荣格就开始学习这个唯识学。学完了以后,他就明白了,这个心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后来他创立了自己的人格的这个分析心理学理论。其实。他讲到的,这个个体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在佛学的唯识学当中。他把这个个体潜意识叫做别业,那么集体潜意识呢就叫做共业。
那么唯识学呢,他就把这个心灵的这个运作机制,就讲的非常的清楚,他就告诉你为什这个人后来就有妄想分别执着,为什么后来他就有了这个二元对立,然后他们就把这个心,他把这个心分为八个识,在唯识学当中,他讲这个心叫做识,叫做心识。
唯识学是专门研究我们内心的一种活动状态!唯识学把心分为八个识,也就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触识,第六意识,第七意识即未那识,第八意识即阿赖耶识。前五个识不会分析判断,第六意识的功能就是会思考、分析、判断。第七意识的功能就是执着。第八意识的功能就是储藏了自宇宙进化以来所有的信息,也叫种子。开始出现好呀坏呀,对错呀,就开始有二元对立了,所以呢,这个唯识学,他把这个人的这个心划分的很细,然后整个怎么一个内心的一种活动状态,都跟你讲得很清楚。
荣格,也是深受这个唯识学的启发,然后他传递了这个学派,包括后来这个认知疗法。认知疗法,他也是讲这个潜意识里面的,他讲认知就是观点,对吧,包括我们现在就是很流行的,就是萨提亚的这个冰山理论啊,萨提亚的冰山理论。行为下面啊,这个潜意识当中的很多的一些层面,包括有观点层啊,需求啊,渴望期待,最下面就是很接近我们这个心的本性,就是自我生命力这一块。
所以呢,我们现在讲到的这个潜意识呢,就相当于唯识学里面讲到的这个第八意识,就说我们要把这个第八意识里面所包含的一些信息,我们要把他看清楚,那怎么去把他看清楚呢,老那么就是我们现在我们要学习的这个精神分析呀,冰山理论啊,所以,我们讲佛学和这个心理学真的是紧密相关的,佛学,他就是在这个生活当中要让我们去实践的。咱们时时刻刻保持觉知,看着我们这颗心。
那么现在,也有很多的这个心理学家,也在研究这个人的先天气质,那么这个先天气质,其实就是这个第八意识当中的这些种子,那就是每个人生下来,它是会携带有共同的一些基因,也有一些不共同的基因,就是说形成了每个人的这个先天气质是不一样的,我们讲这个第八意识里储存的这些种子我们可以大概的分一下,可以分为三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