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热股华大基因开板了。在新股红包越来越小的今天,自带热门标签的华大基因依然收获了19个涨停(18个自然涨停)。
对于华大基因的最初印象,来源于其被称为深圳三宝(其余两个是腾讯和华为)。想想能和腾讯和华为相提并论,应该是了不起的企业。
但是,我觉得一般。
一、华大的这门生意,怎么赚钱?
华大这个公司应该很多人之前就已经通过各种渠道了解过了,被认为是国内最领先的生物科技龙头企业,是基因届的“腾讯”。
对于还不了解具体业务的,再科普一下华大的业务,招股书上的原话是这样写的:
---主营业务是为通过
基因检测
等手段,为
医疗机构、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
等提供
基因组学类的诊断和研究
服务。
基因测序,怎么测?
-
首先需要一台基因测序装备
-
然后需要测试的试剂
-
抽取检测样本
-
检测得出序列结果
-
对结果进行大数据分析
-
得到结论
-
应用(临床治病+科研)
(脑补一下这个过程,也就理解这个生意了)
华大基因干的事情,是345。是
测序服务
。处于基因测序产业链的中游。上游供应商是
基因检测仪
,
试剂的生产商。
下游客户是
医院(病人)
,
科研机构
。
根据IPO的披露,过去几年的业务收入来源:
大家可以发现,
生育健康类的业务在快速上升,科研类的收入在迅速下降。
科研收入在下降,不是因为科研需求下降了,而是因为,越来越多的科研机构,开始自己具备测序的能力了,不再需要华大的服务。
二、行业这么好,可华大还是普通
为什么大家说华大好?主要有三点:
-
基因测序行业发展迅速,国内渗透率还不高;
-
华大是行业先行者,未来将进一步扩大优势;
-
华大率先完善了产业链的横向扩张。
然而除了第一点勉强成立,后面两个理由都很难成立。所以我说,行业再怎么大,跟华大没太大关系。
行业有多大?
基因测序行业整体说来太复杂,在这也不再展开。说几个数据,大家应该心里就有数了。
根据BBC research的数据,15年全球基因测序市场规模约为60亿美元,16年为接近70亿美元。预计2020年全球市场规模超过120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7-19%。
以上为整个产业链,包括上中下游的规模。
下图为整个产业链的成本比例,可以看出,华大所在的中游产业,收入大概为整个行业的四分之一。收入大头是上游的基因检测仪和试剂。
数据来源:天风证券
目前我国的基因检测基本都集中在北上深,这三个城市目前拥有全国超过80%的基因检测仪。所以,随着测序费用的下调,国内的渗透率还是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未来国内基因测序行业整体来说,取得超过全球20%左右的增速应该问题不大。
测序服务的能力,技术壁垒并不高:
目前华大的市场份额约为20%-30%。是国内基因测序服务的先行者,这个没错。但是并不意味其就能在未来进一步扩大优势。
目前国内的基因测序企业,基本都集中在测序服务上。越来越多的新进入者在进入该领域。其中最大的竞争者
贝瑞和康
16年的在无创产前检测服务(目前华大最大的盈利来源)方面的收入增速已经超过华大,同比15年营收达到
94%
。在无创产前检测服务方面的市场份额也已经非常接近与华大基因。
华大宣称的资质优势和实验室布局的优势,其实并不是多深的护城河。
有人说华大是基因界的富士康,这个是道理的。
横向扩展到上游,离成功还很远:
基因测序行业,
得上游者得天下
,因为接近一半的收入都归上游企业,是产业链技术门槛最高的部分。上游主要是测序仪器和试剂耗材的生产商,测序仪器是生产商收入的平台,真正创造利润的是与仪器配套的试剂耗材,一家公司的仪器一般只能使用同一家公司指定的试剂耗材(华大基因目前使用的就是最大厂商llumina的检测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