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党建网微平台
传播全国宣传思想文化相关信息 传播全国各地党的建设相关信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半月谈  ·  蛇年首个寒潮预警来了! ·  2 天前  
底线思维  ·  2025年将见证两大文明范式的交锋…… ·  4 天前  
长安街知事  ·  央视主播上新,“00后”! ·  4 天前  
政知道  ·  军报评论:确保人民军队始终纯洁光荣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党建网微平台

弄清关于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四个问题

党建网微平台  · 公众号  · 政治  · 2017-12-09 06:56

正文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关于中国发展全局和战略的新的重大判断。深刻理解这一判断,正确把握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需要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新特点。


需要的日益增长和广泛问题

需要的日益增长和广泛是从需要的层次和内容上讲的。 就需要层次而言 人人都有需求,而不同阶段,需求又有所不同,当较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后,必然产生较高层次的需求,最高层次的需求是自我实现的需求,即人把自身的多种潜能尽可能地实现出来。 就需要的内容而言, 在物质文化需要得到基本满足之后,人们还有更广泛的发展和精神需要。人的需要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变化发展,需要的层次发展和内容增加,是和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科技发展水平以及人的受教育程度密切相关。

在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今天,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 呈现出了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 对此必须予以充分重视。


美好生活需要与满足需要的问题

什么是美好生活?当前美好生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美好生活就是指人们对发展过程、结果和状态的美好体验和感受,也就是我们所说的 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今天,人们在物质文化生活得到一定满足后,必然要追求更美好的生活。具体而言,就是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取得新进展,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共享现代文明的发展成果。

应当充分认识,在这里,“美好生活”不仅仅是用来描述人民对未来生活需求的一个词语, 它承载的是人民现实、具体的向往和追求, 有着丰富而切实的内容;“美好生活”也不单是用来表达我们党对人民未来生活承诺的一句口号, 它体现的是中国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目标和方向, 有着明确而具体的方案;“美好生活”更不是一个华丽的辞藻, 它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和发展思想, 彰显着朴实而强烈的为民情怀。


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所谓发展的不平衡,着重是从发展的空间结构而言, 存在着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以及不同群体之间的差异、差距等; 所谓发展的不充分,主要是从发展的总体水平特别是发展的质量而言, 在目前阶段上,这种不充分更多表现为公共物品公共服务供给的不充分。“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这个判断,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一样,不是从一般的、抽象的意义上提出的,而是集中针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的具体实际的。当前大家关注的问题,如地区差距和社会成员收入差距拉大问题,教育、医疗、养老保障问题等等,归根到底,都是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解决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首先, 需要我们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发展必须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社会发展最终要消灭阶级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对立和差别,使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所有这些,都为我们解决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提供了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其次, 以新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需要我们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思维,以发展新理念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主要矛盾的认识和转化问题

社会在矛盾中前进,社会发展通过矛盾的不断解决而实现。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了。社会矛盾错综复杂,在多种社会矛盾中,各个矛盾的地位是不一样的,其中处于支配地位、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是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社会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是次要矛盾。 主要矛盾的解决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因此,要善于抓主要矛盾。 主要矛盾变化了,相应地,工作的重心、部署和要求也要跟着发生改变。

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反映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巨大进步和发展的新的阶段性变化,反映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点要求,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