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普象工业设计小站
分享设计干货,每天早上6:30为你准时送上一份设计早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普象工业设计小站  ·  海底捞疯了!画牛送一头牛! ·  2 天前  
创意铺子  ·  从虎扑男神,看当代男性自我投射 ·  2 天前  
创意铺子  ·  几乎满足你对袜子的所有需求!7A ... ·  2 天前  
普象工业设计小站  ·  别再无效护肤了!真正护肤只需一步! ·  3 天前  
普象工业设计小站  ·  央视曝光“保温杯”变“毒水杯”:一天8杯水,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普象工业设计小站

地下5000米写诗,登上哈佛演讲,53岁的他说:我是幸存者

普象工业设计小站  · 公众号  · 创意  · 2024-10-23 06:30

正文


地下5000米,一个1米84的身影挤压在狭窄的巷道中,半趴着向前爬行。


周边机器的轰鸣声、巨大的爆炸声,尖锐地撕扯着耳膜。

空气中弥漫着厚重的粉尘,被尽数吸入鼻腔。


返回到地面的那一刻,他没有立刻大口呼吸。

反而立马掏出笔开始写诗。

他叫陈年喜,是一名煤矿爆破工,也是一名诗人。


在诗中,他记录矿洞爆破时的炸裂声:

早晨起来,头像炸裂一样疼,
这是大机器的额外馈赠,
不是钢铁的错,
是神经老了,脆弱不堪。
                                ”
记录想对儿子说的话:

儿子,
你清澈的眼波,
看穿文字和数字,看穿变形金刚的伎俩,
但还看不清那些人间的实景,
我想让你绕过书本看看人间,又怕你真的看清。
                                        ”
记录自己的中年:

我在五千米深处打发中年,
我把岩层一次次炸裂,
借此,把一生重新组合。
                     ” 

记录山上看到的羊群:

小小的羊羔含苞待放,
它们欢乐、奔跑
是谁铁环上滚动的童年。 
                      ” 

文字时而细腻,时而冷峻。

让人看了不禁好奇,他到底经历了怎样的人生。


离死亡最近的人


“信号发出,严禁上罐”。


1999年冬,为了维持家里的生计,给儿子赚奶粉钱,陈年喜到河南灵宝当矿工。

开始没什么技术,只能拉架子车。

洞口最高只有一米六,两侧很窄,车子擦着边勉强通过。


里面也没有电灯照明。

唯一的光源就是一个装电池的手电筒,老板每天只发一节电池,能撑4小时。

但工作的时长却有8到10个小时。


为了节省用电,陈年喜只在陌生的路段开灯,熟悉的一律摸黑前行。

每辆车要拉两千斤,一斤1分钱,拉两千斤20块。

又累,赚得又少。


休息的时候,他会在诗里获得一丝喘息:

这奔腾的大石,
声震于天,形遁于地,
在它劈开的悬崖上,
烟火隐约,
插翅的人,把牢底坐穿。
                     ”

过后,他的身影又一点点没入幽暗的矿洞内。

就这样干了一年,陈年喜觉得依旧没办法负担家里,转去干了爆破工。

这个工种他们吃的、住的会更好。

因为他们每天都要和炸药打交道,是离死亡最近的一批人。

爆破用的绳索很贵,一块钱一米。

矿上为了省钱,将要求的100米缩减到50米。


每次爆破之前,他都会在50米的地方挖一个洞。

放置好炸药后,他就躲在洞中。


即便这样,还是不够安全。

炸弹冲击上来的气浪会瞬间把衣服扒掉。


爆破工最司空见惯的日常,就是死亡。

碰上哑炮,如果没发现,就会被炸死。


正在钻井,突然遇上塌方,就会窒息而死。


行业里还有个默认的规矩,就是外面喊“拿被子”,就意味着有意外发生了。


这种随时没有明天的日子,压抑在陈年喜心头,随着笔尖流出:

我不大敢看自己的生活,
它坚硬、玄黑,
有风镐的锐角,
石头碰一碰,都会流血。
                     ” 


他也试图去消解里面的“生死”:


炸药前面是死,

炸药后面是生,

我们这工作,

类似于荆轲使秦。

               ”


没多久,陈年喜就亲眼见到了一次死亡。

有个人被他的同伴用被子从罐中抱走,换到了另一个罐。

他刚好要坐空出来的那个罐,往下面一看,罐底盖着一层厚厚的血。

脚踏进去就会泡在血里。


此后的16年时间里,他经常看到类似的事情反复发生。


甚至还有身边的亲人。

陈年喜老婆的弟弟在山西一个矿里被炸的支离破碎。

煤矿的老板不想矿难被发现,开价13万买断这条命。

要求必须在当地火化。


陈年喜想办法塞给负责火化的人2万,希望能把弟弟送回家乡。

回程的路上经过陕西和山西的交界处——风陵渡。

这个地方,运送过很多陕西人、陕南矿工的尸体、骨灰。


陈年喜忍不住拿起笔,为他们悄然无息的人生中,留下生命的痕迹:

他们的身体安静得像一堆矿石,
他们的妻儿从口袋里的相片上出来,
把他们的眼睛合拢。
                  ”


他们是困于矿井的「亡命人」,也是漂泊在外的有亲人挂念的游子。



诗歌,就是呼吸


陈年喜离不开诗歌。


16年爆破工的经历,给他留下的全是绝望。


诗歌是唯一逃离现实,可以发泄的途径。



早些年,陈年喜其实对诗歌这件事很朦胧,只是跟随时代的潮流。


那是80年代末,诗歌正处于大爆炸时期。


于是,刚上高三的陈年喜也开始跟着模仿着写诗。


有天他听到屋外有飞机飞过的声音,探出头一看是一架播种机,围绕着光秃秃的山头到处播种。


过了两年,山慢慢地绿起来了。


陈年喜便写下一首《播种机》:


轰隆隆飞过来一架播种机,

哗啦啦洒下一阵松子雨。

                     ”


写完寄给了《当代青年》,大概过了两个星期,对方回信了。


诗没有达到可以发表的水平,但看得出来很有灵气,希望继续创作投稿。



这对陈年喜是巨大鼓励。


到高中毕业那年,陈年喜已经写下了五十六首诗。


虽然只发表了一篇,稿费5块钱,但陈年喜却记到了现在,也由此开始了自己的诗歌路。



现在的陈年喜回看以前自己写的诗,会觉得那都不算真正的诗歌。


只有在进入矿山后写的才是。


因为那些都基于现实的生活、血肉、生命。



那篇众所周知的《炸裂志》,看似在讲矿山,实则是陈年喜为母亲而写。


当时,他还在矿山上拼命,却收到家里传来的消息:母亲患了食道癌。


那一刻他的感受就如同诗中所记录的:


我微小的亲人,远在商山脚下。

他们有病,身体落满灰尘。

我的中年裁下多少,

他们的晚年就能延长多少。


我身体里有炸药三吨,

他们是引信部分,

就在昨夜,我像岩石一样,炸裂一地。

                                                      

2006年,他在克拉玛依的萨尔托海挖矿时,居住的宿舍是很小的地窖,终日不见光亮。


这种浸入灵魂的孤独,陈年喜用诗歌将它推开:


在风中,巨石无数。

它们成粉、成沙、成尘。

不舍昼夜,打磨奔跑的事物,

时间深埋着乌骨。

               ”

他就趴在当做床用的炸药箱上写。


半年后离开时,满满一床铺的诗稿。




他又辗转去了很多个地方,每到一处都在诗上留有痕迹。


纷纷扬扬,一场大雪。

让一条小路,在秦岭腹地。

更加蜿蜒,

模仿着时间和流水。

                 ”

即便是在候车室等车时,他的笔也没有停下:


有谁读过我的诗歌,

有谁看见在一个黄昏,领着一群奔命的人,

在兰州,

候车。

     ”


2018年太白文艺出版社找到他,想要将他的诗集出版。


于是《炸裂志》再版发行。


在序言的结尾里,陈年喜总结道:


如今回头再看这些文字,我看见了自己的青春、挣扎、梦想与苟且,看见了一个人站在黄尘古道中,四野的春风和霜雪把他吹彻。


这些诗歌,就是他生命的厚度。


 没有“矿工诗人”


如今,陈年喜53岁,早就不再当矿工了。

因为他身上满是矿石划下的痕迹:

颈椎病、耳聋、尘肺病。

三种矿工的常见病,陈年喜全占了。

没办法当矿工后,经人介绍,陈年喜找了一份稳定的工作。

在贵州一个旅游景区当文案。

那个时候他已经因为诗而出名,工作之外还要参与各种活动:

纪录片《我的诗篇》;到哈佛演讲;央视春节特别节目《家和万事兴·小别离》;出版诗集《炸裂志》……

陈年喜从没有想过要辞职,去专心经营自己“矿工诗人”的身份

因为一份稳定的工作,远比名利带给他的安全感要多得多。

可惜,命运总是不按人的意愿发展。

旅游业受疫情影响严重,陈年喜不得已辞职,结束了生活里的确定性。

写作成了他唯一的谋生手段。

他回到老家丹凤县,租了一个两居室,在网上回购自己的折扣书,签上自己的名字,再将签名版出售。

还给各媒体平台供稿,诗歌、非虚构、散文什么都写。

2020年7月,陈年喜成为贵州作家协会会员。


他才稍微松一口气:终于是有证的人了。


或许是常年矿工工作留下的沉重,抑或是脖子之前受伤嵌入的三块钢板太重。

陈年喜总是很难轻松下来。

连带着也不理解儿子陈凯歌的选择。

凯歌在大学毕业后,短暂打了两份工就回到老家,和陈年喜一起在出租屋里,出售自产的香菇和天麻。

他很担心如果有一天他们不在了,儿子怎么解决自己的人生。

因为陈年喜经历过现实的捶打,看到过那么多矿工为了维生在矿里拼命,所以他很想尽早让儿子看到生活的另一面。

我们一家三口,

就像三条桌腿,

支撑起一张叫家的桌子,

儿子,

这也是我们万里山河目下大体的结构,

生活不是童话和动漫。

                   ”


在他的生活里,没有“矿工诗人”。

有的只是一个在底层挣扎生活的人。

悲凉是底色:

这些年,为了探问生活的究竟一路向远,

蓦然回首时,岸柳和我都过了中年。

                                ”


间隙又掺杂着温暖和责任:


爱人,我愿像一只驯良的小狗,

为你占有,

或像水,一生一世在你的骨骼中行走。

爱人啊,如果能拥有你,

我愿意没有自己,

是谁把我们一起带到今天,

让我们称为彼此的刀子和灯盏。

                            ”


儿子,

我们很久不见了,

我昨晚抱你的梦,

和露水一起,

还挂在床头。

          ”

















陈年喜觉得,自己是幸存者。

很多工友得尘肺病,把肺洗一洗又回去继续干了。

他曾劝他们别干了,可听到的大多回复都是:“不知道还能干什么”。

矿工这个行业,一旦进去,就没办法再回头了。

相比之下,他是幸运的。

在生活的坑道里,不光有炸裂声,还有诗歌……

▲图源@十三邀、南周文创、网络


- END -

 欢迎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每天早上6:30不见不散 

喜欢请分享,满意点个赞,最后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