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知识讲座204,解析包商事件。第一部分:包商银行被央行、银保监会接管。第二部分:答记者问。第三部分:包商银行到底有什么“严重信用风险”。第四部分:下一个海南发展银行?第五部分:“明天系”核心机构已两年未出年报。
本期主要解析“
包商银行被央行、银保监会接管”事件。
做为近期金融市场的一件大事,包商事件的产生、发展给我们每个金融人敲响了警钟。
本文涉及金融机构:
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建设银行、
海南发展银行、安邦保险、明天系。。。
第一部分:包商银行被央行、银保监会接管
5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联合发布公告,鉴于包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出现严重信用风险,为保护存款人和其他客户合法权益,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有关规定,中国银保监会决定自2019年5月24日起对包商银行实施接管,接管期限一年。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由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同有关方面组建接管组,对包商银行实施接管。接管组组长为周学东;接管组副组长为李国荣。
根据公告,自接管开始之日起,
接管组全面行使包商银行的经营管理权,并委托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托管包商银行业务。
建设银行组建托管工作组,在接管组指导下,按照托管协议开展工作。
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负责人表示,由建设银行实施托管,有利于保障包商银行各项业务正常开展,持续运营。
公告称,接管后,包商银行正常经营,客户业务照常办理,依法保障银行存款人和其他客户合法权益。
上述有关负责人表示,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和存款保险基金对个人储蓄存款本息全额保障,个人存取自由,没有任何变化。接管后,包商银行个人理财各项业务不受影响,原有合同继续执行,无需重签。包商银行银行卡照常使用,具有银联标识的银行卡可继续在各家银行通存通兑,网上银行业务照常运营,不受影响。包商银行正常经营,个人存、贷、汇等各项业务照常办理,无需个人配合做任何工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三十八条规定,银行业金融机构已经或者可能发生信用危机,严重影响存款人和其他客户合法权益的,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可以依法对该银行业金融机构实行接管或者促成机构重组,接管和机构重组依照有关法律和国务院的规定执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四十条规定,银行业金融机构被接管、重组或者被撤销的,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有权要求该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按照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的要求履行职责。
(摘自:东方财富网)
第二部分: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新闻发言人就接管包商银行问题答记者问
一、包商银行被接管后的处置原则是什么?
一是全面依法依规开展接管工作。二是坚决防范系统性风险,最大限度保护存款人和其他客户的合法权益,保持包商银行业务不中断。三是切实防范道德风险,区分情况落实责任。四是努力实现处置成本最小化。
二、包商银行接管前后,客户存款安全性方面有何不同?
包商银行是因为出现严重信用风险被接管的。接管后,包商银行事实上获得了国家信用,
储蓄存款本息得到了全额保障,企业存款也得到了充分保障
。从最近两天的情况看,包商银行各地网点资金充裕,储户存取款自由,秩序井然。
三、接管前的个人储蓄存款如何保障?
接管后,对接管前的个人储蓄存款本息由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和存款保险基金全额保障,各项业务照常办理,不受任何影响。
四、接管前的对公存款和同业负债如何保障?
5000万元(含)以下的对公存款和同业负债,本息全额保障;5000万元以上的对公存款和同业负债,由接管组和债权人平等协商,依法保障。
按前述政策保障的对公存款和同业负债,接管后其本息均由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和存款保险基金全额保障。各项业务照常办理。
五、接管后新增的存款和其他负债如何保障?
接管后新增的个人储蓄存款、对公存款和同业负债本息,由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和存款保险基金全额保障,各项业务照常办理,不受任何影响。
六、包商银行被接管后,其发起设立的村镇银行经营是否会受到影响?
包商银行发起设立的村镇银行是独立的法人主体,包商银行被接管后,这些村镇银行继续独立经营。接管组将主导包商银行履行主发起行的责任,这些村镇银行的正常经营将得到更好保障。
七、接管包商银行是否会增加银行体系流动性压力?
接管后,人民银行和银保监会将通过提供流动性支持、及时调拨充足现金、确保支付系统运行通畅等措施,保持包商银行正常经营。人民银行将关注中小银行流动性状况,加强市场监测,综合运用公开市场操作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维护货币市场利率平稳运行。
八、当前我国银行业特别是中小银行是否稳健?
今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好于预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经济韧性持续增强。宏观杠杆率保持稳定,金融风险趋于收敛,经济金融良性循环。大型银行持续稳健运行,中小银行经营管理能力取得长足进步。在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人民银行、银保监会不断加大对中小银行的政策支持,推动中小银行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中小银行的发展将更加健康。
九、建设银行作为托管行将发挥什么作用?
建设银行将以国有大行稳健的经营理念、长期丰富的管理经验和领先的金融科技力量,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与包商银行开展全面合作,在提升客户体验、加强内部管理、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优化IT架构和功能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托管期间,建设银行将全力帮助完善包商银行公司治理结构、风控体系,促进其正常经营和稳健发展,推动包商银行价值提升。作为托管银行,建设银行将依法、公正履行托管职责,与包商银行建立利益冲突“防火墙”,不争抢包商银行客户资源,不发生不当关联交易。
(摘自:央行)
5月24日下午快六点的时候,一条消息传了出来并很快炸屏,那就是包商银行被接管了。
事情发生的很突然,虽然传说调查组已经在包商银行待了很长时间了,但据包商银行的员工反映,事先没有得到任何消息。
消息内容如下:“
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公告,鉴于包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出现严重信用风险,为保护存款人和其他客户合法权益,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有关规定,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决定自2019年5月24日起对包商银行实行接管,接管期限一年。
”
1998年海南发展银行被人民银行宣布关闭
,由中国人民银行依法组织成立清算组,对海南发展银行进行关闭清算;指定中国工商银行托管海南发展银行的债权债务。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大陆第一家因经营管理不善而关闭的银行。
2018年2月23日,
原中国保监会发布公告,鉴于安邦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存在违反保险法规定的经营行为,可能严重危及公司偿付能力,依照保险法第144条规定,决定对
安邦集团实施接管
,接管期限自2018年2月23日起至2019年2月22日止。2019年2月22日,中国银保监会网站发布公告,对安邦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依法延长接管期限1年,自2019年2月23日起至2020年2月22日止。
海南发展银行当时存在的问题之一就是大量违规的经营,而最为恶劣的就是向股东发放大量无合法担保的贷款。
股东贷款实际上成为股东抽逃资本金的重要手段。有关资料显示,海南发展银行成立时的16.77亿股本在建行之初,甚至在筹建阶段,就已经以股东贷款的名义流回股东手里。海南发展银行是在1994年12月8日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筹建,并于1995年8月18日正式开业的。但仅在1995年5月至9月间,就已发放贷款10.60亿元,其中股东贷款9.20亿元,占贷款总额的86.71%。绝大部分股东贷款都属于无合法担保的贷款;许多贷款的用途根本不明确,实际上是用于归还用来入股的临时拆借资金;许多股东的贷款发生在其资本金到账后1个月内,入股单位实际上是“刚拿来,又带走;拿来多少,带走多少”。后来海南房地产市场崩盘,导致包括信用社在内的金融机构出现大量不良资产。而储户挤兑则是被关闭的直接原因。(资料来源:搜狗百科)
安邦保险被接管的直接原因则是集团原董事长
、总经理吴*小晖因涉嫌经济犯罪,被依法提起公诉,并且安邦集团存在违反法律法规的经营行为,可能严重危及公司偿付能力。
❷
这次的包商银行,据新财富报道是肖jian华“明天系”在银行领域的一枚重要棋子。1998-2001年,明天系抓住了第一波城商行改制潮的机会。1995年,国务院决定撤并全国数千家城市信用社,吸收地方财政、企业入股,组建城商行。
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各地城市信用社掀起第一波改制设立城商行的热潮。
明天系是最早参与这一大潮的民企之一
,其控股包商银行,正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包商银行地处明天系控制人肖jian华的妻子周虹文的老家内蒙古包头。有媒体去年10月报道,在“一参一控”的监管模式,“明天系”内除了哈尔滨银行外的银行股权都将出清。
❸
“明天系”的实际控制人肖jian华被带走两年零三个月后,包商银行终于被接管了。但包商银行到底存在什么信用风险呢?
实际上,包商银行已经连续两年没有公开公布年报了,
在2018年6月发布的公告中称,由于拟引进战略投资者,主要股东股权可能发生变动,故暂不披露2017年度报告。这一暂不披露到现在已经又过去一年了。根据2016年的年报,包商银行的前十大股东如下图。从年报和评级机构的评级报告都看不出明天系36.89%的持股是怎么实现的,各种企业信用查询网站也都无法穿透。
从包商银行公布的定期报告来看经营状况,
总资产快速增长
,2014年和2016年达到了29%和22%的增速,最夸张的是
2017年3季度末比2016年底已经增长了34%
,如果4季度继续下去的话,是不是能一年增长45%?简直太恐怖了。到17年3季度末的时候,总资产已经达到了5762亿。但部分媒体透露已独家获得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的2017年包商银行审计报告,同时企业预警通app也有部分财务数据。综合来看,2017年末资产比3季度下降了近200亿,没有再持续之前的快速增长,18年3季度再下降了近200亿,
来了一个大转弯
。
那么之前这么快的增长速度,是靠什么来支持的呢?答案就是靠同业负债。
我们可以看到,在16年的时候,包含债券在内的同业负债占比已经超过了40%并很快上升到了53%,比例惊人。
应收款项类投资在13年就上升到资产的30%以上,并且维持在高位。
我们都知道银行的应收账款类投资,大部分是一些通过信托或者其他渠道做的类贷款业务,大部分是规避贷款的一些限制。里面
藏污纳垢
,很是见不得人的。
不良贷款率逐年上升
,到17年末未1.72%,但是比起城商行的平均水平来不算高。但这不能充分反映贷款的质量,我们看逾期3个月以上的贷款占比,公布的数据到16年末已经上升到3.04%了。关注类贷款占比更高,17年末未4.08%,贷款质量堪忧。而同时,
资本充足率逐年下降,
根据银监会资本新规过渡期安排,截至2017年末,非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要求为10.10%,一级资本充足率要求为8.10%,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7.10%。
而包商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已经明显不满足要求了。
我们再看一下贷款的机构情况,最后公布的数据中,16年末
保证类贷款加上信用类贷款,占贷款总额的比例为45.64%,
比上一年下降了4个百分点,但还是很触目惊心啊。因为保证类和信用类贷款,
是没有任何抵押的,一旦发生违约,基本上就血本无归了
。凡是信用偏好稍微低一点或者说保守一点的银行都喜欢抵押类和质押类的贷款,一旦违约,还有资产可以变卖,弥补一些损失。而包商银行,看来风险偏好很高啊。
❹
但是,银
保监会和央行所说的信用风险到底是什么呢?是包商银行自己的资产质量太差引起的对包商银行自己而言的资产信用风险,还是包商银行作为交易对手不可靠而引发的对于其他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我看还是指的是前者,下面请看我们的重磅分析。
由于我们只能获得2016年的年报,因此我们以此为基础进行一下分析。我们先看一下包商银行的
贷款集中度
,贷款集中度是指贷款占该家银行资本净额的比重。贷款集中度风险,是银行对单一客户的贷款余额与银行净资本的比例过高而导致银行遭受贷款损失的风险。可以看到16年底的时候,包商银行的
最大十家贷款占资本净额的比例在28%,接近30%
。
而根据年报披露的贷款前十名列表,
16年底和15年底相比较,有几个客户没有变化,就是荣泰置业、中化联合、庆华集团的企业。我们好奇的查了一下启信宝,结果让人大吃一惊。
先来看
荣泰置业,2016年的时候已经被列为失信人了,被执行人信息有3条,股权还被冻结
。
再来看第二的
联众木业,不禁让人呵呵了,比荣泰有过之而无不及啊。
再来看
第三的深圳市中化联合能源发展有限公司,也已经被银行告上了法庭了。
第四的深圳朗信天下金属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总算是没有风险信息了。
但是第五的满洲里木材交易市场有限公司,我就再次呵呵了。
再看第六和第七的宁夏银行和北大方正,虽然这里资质都一般,但是还是国字姓比较稳一点。接下来就是第八的
庆华能源了,棒棒哒,比前面的都棒,不论是涉案数量还是失信人信息还是股权冻结都创了新高。
15年年报里还有一个庆华系的内蒙古庆华集团,这里不再赘述。
第九的
宝恒投资控股也跟荣泰置业有着说不清的关系啊,应该是给荣泰置业进行了担保
,结果被牵连了进去,股权还被冻结了。
最后一个吉林省九洲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倒是没什么事情,但它控股了一个
吉林临江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看完了16年的,再来看15年的,庆华两个公司不说了,
万方恒泰是正和鸿远的股东,这两家不应该合并在一起吗?再往上穿透看股权,什么?竟然是包商银行自己的企业
?这是几个意思?自己的员工从自己银行借钱出来吗?
泰安佳缔纳贸易有限公司倒是没什么,
北京华业资本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是上市公司,现在已经ST了,债券违约,评级降为C了。
也不知道包商银行在这之前跑出来没有,不过我估计大概率没有。
❺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都比较震惊吧,
我很佩服包商银行敢于把前十大贷款人的名单公布出来
,而不是像某些银行,代以客户一、客户二的名称。
最近一期公告的年报里面前十大贷款人里面竟然一半被列入了失信人名单。
而上一期的十大贷款人里面,有四个是失信人,有两家是自己人搞的子公司孙公司,有一家债券违约被ST。并且客户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联系。
这是巧合吗?窃以为不太像是巧合,这只能说明包商银行的授信管理和信用管理做的实在是有点问题,可能不是一点儿问题,是很大的问题,或许还有点内幕在里面。
相信上面这些内容,已经很明显的给了我们一个结论,央行和银保监会所说的包商银行“出现严重信用风险
”
到底是什么信用风险。
❻
但是,
包商银行到底对于其他金融机构来说,有没有信用风险呢?其实在接管之前,可能还有这方面的担忧,但是在接管之后,反而让人放心了,
毕竟接管不是清算和关闭,表明了政府的一个态度,反而给了包商银行一个类似于政府信用的背书。
目前包商银行存续的债券,除了数量众多的同业存单,只有 16包商银行小微01 和 15包商银行二级 两支债券了。
二级资本债,我们都知道有着特殊的减记条款和次级条款
,减记条款触发后,债券自动注销,债务一笔勾销,投资人血本无归;次级条款则是指债务的偿付顺序要在一般债务的后面。因此二级资本债的风险要比普通的债券大,但是接管后,应该不会再有这方面的担心了。
16包商银行小微01 是一支专项债,但专项指的是使用用途,而偿还则是与普通债券一样的。
其实我们都知道,
商业银行
靠的就是杠杆存活,极高的资产负债率。
只要它还能维持较为稳定的负债,那么就不会有很大的问题的。
现在央行和银保监会接管了包商银行,那么相信各家金融机构都会心领神会,就像当年的安邦一样,反而更让人放心了。所以大家不用过于担忧。
而对于个人客户的存款理财信用卡,甚至贷款什么的,都不用担心。央行和银保监会已经发布了答记者问,就是专门稳定民心的,金融防风险,一定会防住挤兑呀什么的这些低级的风险的。
(摘自:没
事儿瞎研究)
天下最滑稽的剧情,莫过于前天刚从建行辞职,入职包商银行,准备开启人生的“第二发展曲线”,不料今天建行就托管了包商银行。一转眼,自己又变成了半个建行人,又和前同事成了一相亲相爱一家人。
2019年5月24日,央行、银保监会联合发布公告,鉴于包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出现严重信用风险,为保护存款人和其他客户合法权益,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有关规定,银保监会决定自2019年5月24日起对包商银行实行接管,接管期限一年。建设银行组建托管工作组,在接管组指导下,按照托管协议开展工作。
这是近两年以来,继安邦保险集团被保监会实施接管后,又一家金融机构被监管部门接管的案例。实际上,被国有大行托管的银行,包商银行并不是第一家,早在20多年前,就发生过类似案例,只是很多人都想不到,历史又一次重演了。
海南发展银行成立于1995年8月,注册资本16.77亿,总部位于海口市,至今瘫痪在床。1997年,在接管当地28家信用社后,海发行宣布,只支付储户合法的存款本息,高出合法范围的利息不予支付。此举引发了储户对海发行的不信任,大量储户存款到期后转存他行,更有储户要求将未到期存款取出。于是,金融界十分避讳、社会十分担心的挤兑现象,在海发行出现了。尽管海南发展银行限制储户取款,但此举传递给市场更加糟糕的预期,取款规模更大,加之房地产泡沫破灭,其贷款无法收回,持续的挤兑耗尽了海发行的准备金。尽管央行及时调拨资金,保护海发行,但也只是杯水车薪,无力回天。
为控制局面,化解金融风险,1998年6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出公告:由于海南发展银行不能及时清偿到期债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金融机构管理条例》,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关闭海南发展银行,停止其一切经营活动,由中国人民银行依法组织成立清算组,对海南发展银行进行关闭清算;指定中国工商银行托管海南发展银行的债权债务,对其境外债务和境内居民储蓄存款本金及合法利息保证支付,其余债务待组织清算后偿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