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扬德将
运动员跑步时的周期性腿部运动分为悬空和触地两个部分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
悬空时的部分其实无关紧要
。早在 2000 年韦扬德便证明,全速奔跑时,每位选手大约要花 1/3 秒的时间把脚提起来又放下。 “不管是博尔特还是你外婆都是一样的,” 韦扬德说。 “外婆没办法跑得像博尔特那样快,但在她的最高速度上,外婆也用同样的速度重新定位她的脚。”
图片来源:cdn-5.livelighter.org
在空中的那 1/3 秒,也即摆动时间(swing time),很可能已接近生理极限
。韦扬德认为,已经很难在这上面有所提高。不过也有一个例外值得注意:南非运动员奥斯卡•皮斯托留斯(Oscar Pistorius),他双腿截肢,用两条人造碳纤维腿奔跑,每条碳纤维腿的重量是普通血肉之腿的一半还不到。在奔跑速度相同的情况下,轻装上阵的皮斯托留斯,
能比腿部健全的选手节约大约 20% 的摆动时间。
然而,对大多数选手而言,
跑步的速度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取决于他们的脚可以对地面施加多大的力
。想提速,有两个简单的选择:
1)用更大的力蹬地;
2)蹬地的力量不变,但延长作用时间。
选项 2)部分解释了灰狗和猎豹为什么能跑这么快。它们柔韧的脊椎最大化地延长了四脚着地的时间。前掌着地时,它们的脊椎弯曲并塌陷,后掌着地前就能在空中停留更久。然后,脊椎再次伸长,
加长了前掌悬空的时间,也使得后掌触地的时间更久
。
猎豹柔韧的脊椎最大化地延长了脚着地的时间。
图片:enteresan.com
这样的招数我们两条腿的人类是学不来的,但技术却提供了另一种可能。从 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速度滑冰运动员开始使用一种全新的 “拖拉板式冰鞋”,这种冰鞋的冰刀不是固定在鞋底,只在前端通过铰链与冰鞋相连,后跟部分的冰刀跟冰鞋是分开的。当脚往后滑时,
这种新的设计增加了冰刀与冰面接触的时间
,也就是在蹬地力度不变的情况下延长了作用时间。自此,短道速滑的世界纪录立马就有了大幅的缩短。
人们曾试图在跑鞋上复现出同样的效果,但收效甚微。这是因为人在跑动中的腿有点像弹簧单高跷。接触地面时人的腿会发生压缩形变,离开地面时会得到一定的弹性反弹。试图改变跑步者步态的技术往往会干扰这种反弹效果,进而削弱腿部的整体表现。韦扬德说, “用类似于拖拉板式冰鞋那样的干预方式,很难不对腿部的其他受力情况造成影响。”(同样,皮斯托留斯是个例外,他的假肢比常人的人腿弹性要好,使他接触地面的时间比其他选手的长 10% 左右。)
穿有 “拖拉板式冰鞋” 的短道速滑运动员
图片来源:en. wikip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