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募格学术
募格学术提供科研工作者关心的各类学术与生活相关资讯与信息,帮助科研工作者更好的发表英文学术文章,助力于中国学术之崛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社会学理论大缸  ·  年轻人“不想生”的原因:生娃不如养宠物? ·  15 小时前  
募格学术  ·  博士一次安家费38.5万元,博士后补贴40- ... ·  3 天前  
研之成理  ·  南开大学罗景山团队Angew: ...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募格学术

一篇“10W+”=核心期刊论文?别误会,浙大新规只是跟你开个了小玩笑

募格学术  · 公众号  · 科研  · 2017-09-19 12:21

正文

本文整理自上观新闻,浙江新闻

9月18日,记者从浙大相关部门获悉,出台优秀网络文化成果认定办法,旨在探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呈现方式的多样化。人文社科研究不能远离现实,认定优秀网络文化成果,是为了回答在互联网时代,如何利用新型传播手段扩大优秀学术成果影响面这一重要课题,认定优秀网络文化成果不会降低有关学术标准。



“10W+”也能评职称了?

 

日前,浙江大学发布《浙江大学优秀网络文化成果认定实施办法(试行)》,称浙大在校师生在媒体及其“两微一端”发表的网文将可认定为国内权威、一级、核心等学术期刊论文,纳入晋升评聘和评奖评优。

 

浙大还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比如原创文章字数应不少于1000 字;被不少于20家主流媒体及其网站、“两微一端”以及重要商业网站刊发、转载;微信公众号刊发的作品,阅读量不少于10 万;头条号刊发的作品,阅读量不少于40万……

 

该办法还表示,优秀网络文化成果由党委宣传部每年6月牵头组织专家委员会进行认定。

 

此举被各大媒体解读为“10W+”等同于核心期刊,因此被认为是浙大在学术领域的“破冰”之举。事实上,今年8月,吉林大学就印发了《吉林大学网络舆情类成果认定办法(试行)》,也有类似的奖励措施。

 

学术娱乐化?

一篇“10W+”直接与职称评定挂钩,浙大因此被不少人戏称为“最具娱乐精神的大学”。

 

众所周知,“10W+”如今成了“爆款”的标配,养活了一批自媒体,也成就了刷点击量的灰色产业。花钱刷一篇“10W+”,其实并非难事。

 

网友“自給自足-Jiao”称:“淘宝10元1000阅读量,感觉若真这样,就跟在普刊发文只需要版面费一样,这种政策到时候又会变成鸡肋吧。” 网友“菊轩家有小豆包儿”也担忧:“都知道可以花钱买粉丝买点赞买转发,到时候论文也成了一门生意。”

 

还有,“10W+”并不等同于好质量,这在业界已成共识。媒体尚且呼吁“不唯点击量”,科研怎么还往“10W+”里钻呢?

 

“崇尚‘10万+’的风气本身就是浮华的、躁动的、情绪化的,与严谨的、理性的、得体的学术研究完全是两码事、两套逻辑。” 网友“Lynstar15”认为,一旦落实,必定会助长象牙塔内的浮躁之气,不利于学术研究,不宜提倡。网友“龙门山秀才”也指出:“如果只看点击的话,通俗易懂的容易受欢迎,冷僻的学科肯定读者不会多。”

 

甚至,“10W+”的介入可能会引发学术研究的异化。

 

《科技日报》指出,一篇论文水平如何、能否增进人类对未知世界的理解,要由学术共同体来认定。报刊网络考虑更多的是传播效果,学术共同体则难于发挥作用。新媒体化的“论文”能在多大程度上契合学术研究的原初目标,很难说。

 

文章担忧:“在媒体上获得阅读量,是学术之外的要求。可以料想这样的场景,学者们在提笔撰写论文前,要琢磨文章是否符合主流媒体的报道风格,怎样能迎合读者喜好……”

 

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王天定在《新京报》上撰文:“浙江大学《认定办法》中所列网络媒体,大部分都不是学术机构所属,也不以发表学术作品为主要目标。这些作品自有其社会价值,但绝不应该随意纳入‘科研成果’之中。”

 

他认为,把根本不属于科研成果的东西纳入科研成果,这样做,属自乱体制。

 

打破传统学术“霸权”?

然而,再深奥的科研,终究是要服务全社会的,与其盯着核心期刊,不如多跟老百姓“混个脸熟”。

 

毕竟,网络只是另一种载体,不等同于低质,与科学的严谨也并不矛盾。

 

《中国之声》的采访显示,新的一代90、00后的阅读习惯是手机媒体。如果能够让学术以一种更亲切的形式,让读者读到,也是鼓励大家把学术走下神坛,更亲近普罗大众。

 

网友“方可成”还认为,要求科研论文“10W+”,其实是一种更好的鞭策。“大多数的科研经费都来自公共财政,也就是说,是纳税人在支学者的研究,学者有义务向社会作出回馈——不仅是做好自己的研究,还包括和公众沟通,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社会服务。如果让学术变成了小圈子里的游戏,是对纳税人的不负责任。”

 

很多人也许忘记了,所谓的核心期刊,所谓的影响因子,最初也只是一种传播渠道罢了。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表示,核心期刊影响因子的计算标准诞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本来是作为期刊数据库遴选指标使用,没想到若干年后竟成为中国高校学术评价的核心标准。

 

他指出,在这个门户网站、两微一端的受众数量远远超过核心期刊阅读数量的互联网时代,这一创新,有利于科研回归到学术评价体系的初衷:“关注成果本身的价值和影响力,而非是否发表于核心期刊。”

 

“10W+”的支持者们或多或少对当下核心期刊的“学术霸权”略有不满。网友“湘人李”质疑:“学术论文在同等质量下,为何不能在新媒体得到价值的认同?难道必须让核心期刊的‘学术权威’确定一下,才能称之为学术论文了?”

 

现如今,各种学术期刊腐败现象频出,花钱买版面,早已成了“潜规则”,从这一角度来说,动一动核心期刊的“奶酪”也不为过。

 

红网评论指出:“限于现行职称评价体系之约束,在权威期刊、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俨然就是高校教师晋升更高职称的‘独木桥’,由此激活了一条‘代写职称论文’‘署名职称著作’的黑色产业链。一旦职称更多地靠金钱和关系来搞定,这样的评价机制也就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

 

更何况,网络话语权的争夺,也急切需要学界的声音。

 

正如浙江在线所言:“广大的互联网舆论空间,真理不去占领它,谬论就会去占领;专家、学者们不去占领它,骗子和其他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就会去占领。当张悟本、刘洪斌这样的养生大师到处坑蒙拐骗的时候,医学院的专家、学者如何能在实验室、病房里安心工作?而某些微博大V侮辱历史侮辱英雄人物的时候,历史系的教授、讲师又如何能装聋作哑?”

 

因此,评论员梅子缙对浙大的新规表示欢迎:“既可以让研究者学会‘好好说话’,学会用老百姓接受的方式传递学术知识,又可以净化网络空间,让老百姓不至于被‘伪科学’毒害。在促进理论研究的同时,也能够让大学充分发挥社会服务功能,意义重大。”


回归论文自身,才是最好的“10W+”

现在,网络上的各路观点纷纷扰扰,针对浙大“10W+”的“10W+”们,有意无意地忽视了重要两点——

 

一、这一新规针对优秀网络文化成果,而非科研论文。《办法》明确提出,要探索优秀网络文化成果纳入学校科研成果统计、各类晋升评聘和评奖评优范围,而不是把科研成果纳入“10W+”的考核。

 

二、《办法》同时也表示,优秀网络文化成果由党委宣传部每年6月牵头组织专家委员会进行认定。也就是说,不是每一篇“10W+”都有核心期刊的效果。

 

认清楚这两点,不难发现,浙江大学作为国内顶尖大学之一,其新规并没有网友们想得那么简单。

 

“10W+”的考核办法,也给科研评估带来了一些思路。

 

网友“方可成”表示,欧美大部分高校都会鼓励教授在公共媒体上发出声音,鼓励他们向公众介绍自己的研究成果,用专业知识回答公众的普遍疑惑,乃至更直接地参与到公共行动当中去。他们认为,这是学者这一职业的应有之意。许多教授在呼吁,逐渐探索一种将公共媒体上的发表、公共事务的参与纳入学术界考评体系的方式。

 

不过,“步子迈得太大”,也会暴露一些问题。

 

比如,浙江在线指出,优秀的网络文化成果,作为大学教师绩效考核的一部分或者作为奖金发放的依据,这都没问题。但把它当作重要学术期刊论文来评职称,却不太妥当。

 

上海师范大学知识与价值科学研究所所长何云峰也在上观新闻上撰文表示,网络文化作品和学术成果是不同性质的。不同质的两个东西,不应简单比较,更不应用同一个标准去比较。

 

教育学者熊丙奇则通过日本科学家田中耕一的例子表明,学者应当注重论文本身,而非渠道:“田中耕一获得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的那项成果,就发表在一次关于分子质量测定的会议上,此外田中很少发表论文,仅有的几篇都只是发表在普通的杂志和会议上。”

 

他直指:“我国当前的学术评价体系,主要重视论文发表,而非论文本身的价值和贡献。在考核和职称评审中,有的高校和研究机构只看发表了多少论文、论文发表在哪些期刊上,而不大关心论文本身有多少创新价值。”

 

用“10W+”来考核学术成果,也许并不是最佳方案,但若能将高校的目光从核心期刊中挪开,更加关注到论文本身质量,也算是一种进步了。




征稿启事

「募格学术」现正式向粉丝们公开征稿!内容须原创首发,与科研相关,一经采用,会奉上丰厚稿酬(300-500元),详情请戳


·END·

募格学术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mugexue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