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偶尔治愈
虽然医学是偶尔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但在被疾病、衰老、死亡三个终极敌人打败之前,我们仍然可以选择和它们的相处方式。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芋道源码  ·  SpringBoot3.0新特性尝鲜,秒启动 ... ·  昨天  
芋道源码  ·  李飞飞团队50美元训练出DeepSeek R1? ·  昨天  
芋道源码  ·  SpringBoot3.4.0 结构化日志详解 ·  昨天  
芋道源码  ·  某公司新招了个牛逼的架构师后...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偶尔治愈

你以为只有海洛因是毒品?留意身边的这种常用药,美国因为它进入紧急状态

偶尔治愈  · 公众号  ·  · 2017-11-12 21:53

正文

《未来简史》中提到,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威胁人类生存的危机会不断变化。现在,战争,饥荒已经不是新时代的致命危机。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今年 8 月宣布因为阿片类药物危机,全国进入公共卫生紧急状态,这是美国第一次因为公共卫生事件启动的国家紧急状态。


在美国,每年因药物过量死亡的人,比车祸和枪支导致的死亡更多。药物过量已经成为 50 岁以下美国人死亡的主要原因,而且死亡人数上升的速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快——其中,阿片类药物滥用是致死的重要原因。


只要你有大脑,就有可能成为瘾君子

阿片类药物,可不只是让你马上产生距离感的、谈之色变的「毒品」——海洛因、吗啡,还有的是法律允许范围内的,医生给患者开的常见的止痛药。


法律对某种物质滥用的禁止,社会舆论对某种药物的声讨,往往滞后于科学。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有人会把处方止痛药和毒品看待的同样严重。


那些在中国药房里随时可买到的一类止咳水,含有可待因和麻黄碱,药理作用和阿片类物质相似。这种止咳药水非常易得,不少青少年因喝止咳水能得到快感,逐渐、不自知地成为「瘾君子」。


除了药物,一些用于医学用途的麻醉剂,例如「笑气」,也和阿片类药物一样容易上瘾,对笑气的过度使用,已经成为近期被关注的重要问题,偶尔治愈在今年 7 月份曾刊发过凤凰周刊的一篇报道《气球毒害中国:比海洛因还狠,随便买,吸到瘫痪,痛不欲生》。


实际上,哪怕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例如每天早上许多人习惯饮用的咖啡,可乐,常吃的巧克力,等到你一想到它们就产生愉快感时,这意味着你已经「上瘾」了,即使对它们的上瘾不会像毒品一样致死,让人铤而走险、家破人亡,但偶尔一天停止它们时,你的不适感其实就是戒毒时的「戒断反应」。



「只要你有大脑,你就容易成为药物上瘾者。」一本三联书店出版的研究上瘾机制的科普著作《致命药瘾》说出了这句话。如果你了解大脑的上瘾机制,就会发现这句话绝非危言耸听。


人对世界的感觉来源于中枢神经系统。


每个人的大脑中,都会有复杂的神经回路。其中有一个神经回路,我们通过它会感到「快乐」。这种对快乐的感觉,是为了维持生命存在下去的动力,例如动物在获取食物和性后会感到快乐,这种快乐感会激励动物更多的参与这项活动。如果动物对获取食物和繁衍都失去兴趣,那等待它们的只有灭绝。


《致命药瘾》一书,用一个例子描述了上瘾的过程。一个人偶尔在一家面包店吃到一中非常好的松饼,他会再次去这家面包店去找松饼,好吃的松饼会让他增加去面包店的机会。但这只是上瘾的前提条件,吃松饼并不是上瘾,如果松饼的价格变的你承担不起,买一个松饼要浪费很多时间,你很容易放弃购买它。


但当有一天,你不是上班时经过面包店顺便买一个松饼,而是一起床就期待松饼,并冒着上班迟到的风险绕路去买松饼,那么,成瘾的第一步就产生了。


那些上瘾的药物最初会激活大脑中对正常快感做出反应的电路,就像食物和性做的一样。


但随着成瘾药物的每日刺激,大脑的奖励系统会「期望」这种人造刺激物。当人们突然停止使用毒品时,身体就会产生和愉快的感觉截然相反的反应。例如,阿片效应的减弱会引起类似流感发作的不适感。吸毒者有寒战和出汗,流鼻涕,腹泻;酗酒者会感到焦躁不安和焦虑。


这种感觉会伴随着服用更多的药物的渴望。上瘾者对松饼的渴望,已经不是起初那种对吃了松饼后愉快感觉的追求,而是为了避免不愉快的感觉,即使那种松饼的味道已经变差,松饼的价格高昂到你已经买不起,买一个松饼会让你有入狱的风险,甚至让你送命,但上瘾者还是会那么做。


止咳水、止痛药、麻醉剂是毒品?

当然,松饼不会让让你真的上瘾,海洛因这样的能直接作用于大脑改变大脑报偿系统回路的药品就不一样了。


除了海洛因等被广为人知的毒品之外,一些在处方名单中的止痛药也能让你欲罢不能。根据最新调查数据,2015 年美国有超过 9700 万人服用止痛药。一些人认为这种药物导致的上瘾,是美国政府,医疗保险和部分医生的共谋。


一位纽约时报的读者提到他的妹妹从 1996 年起就一直沉迷于阿片类药物,起初是因为她背痛,按照背痛规定,医保会支付这种药物的费用,医生不断地给她开处方,她这些年花在止痛药上的费用已经将近一百万美元了。而她现在的状况是,她的孩子和家人已不能和她正常交谈,因为她现在变成了一具僵尸。


含有阿片类物质的止痛药的风靡,来源于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有一项社会运动认为,患者患慢性疼痛是不能接受的。制药业也在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开始大力推销阿片类止痛药——这有时是欺诈性营销,结合医疗界关注患者满意度和消除痛苦的趋势,大大增加了药物麻醉品的可用性。



在美国范围内,阿片类药物在 2014 年金额 61% 以上的药物过量死亡相关。自 2010 年以来,海洛因滥用死亡人数已经翻了三倍。


和美国的止痛药上瘾不同的是,中国的阿片类物质上瘾主要在于止咳药的滥用


据临床药学专家介绍,目前常见的滥用制剂包括含有可待因(和麻黄碱)成分的止咳水,含有阿片镇痛药成分的止泻剂(复方地芬诺酯)、止痛剂,杜冷丁、吗啡、丁丙诺啡等镇痛剂以及镇静安眠剂等。


其中各类止咳水是中国最常见的一种被滥用制剂。


止咳水里面含有的可待因,本质上是阿片类物质,麻黄碱是精神类活性物质,可以制作冰毒,如果长期大量连续服用这类止咳药水后,其含有的可待因长期连续作用于躯体中的阿片受体,作用于大脑则产生快感,类似于海洛因成瘾。


止咳水上瘾的症状和海洛因成瘾的症状几乎一样:不喝会情绪暴躁,容易烦躁,心神不定,四肢无力。此外,还会导致钙流失,广东一男孩从 12 岁开始滥用止咳药水,每天少则七八瓶多则 20 多瓶,他的身高竟然由最高时的 1.72 米萎缩到了 1.60 米。


央视的焦点访谈曾提到过一位沈阳的男青年对止咳水上瘾,在三年的时间里,花了上百万购买止咳水。


在部分青少年中流行的所谓「摇头水」,就是止咳水和可乐混合而成,更易成瘾。上世纪,止咳水曾经在香港流行过,现已经基本控制。而如今开始在内地蔓延,传播速度很快,广东、福建、东北三省、浙江、江苏和江西等省市区,都是其中比较严重的地方。


来自深圳市药监局的数据显示,联邦止咳露等 6 大止咳水的生产商在 2010 年共出产了止咳水 2000 余万瓶,绝大部分流向广东地区,而当年广东地区医疗机构共使用止咳水不足 4 万瓶,这意味着绝大部分的止咳水可能被滥用。


在医生接触的病例中,最年轻的止咳水成瘾患者不过 15 岁,滥用此类药品人群在近几年也呈现年轻化的趋势。止咳水脱瘾的难度非常大而且很复杂,而且复吸率很高。


止咳水严重的成瘾者会有生命危险,一位医生在知乎上发文章提到,很多严重的止咳药水成瘾患者都有低钾血症,低钾血症会导致患者全身无力,心跳变慢甚至停止,导致生命危险。


从市场上完全断绝止咳水的使用非常之难,因为止咳水除了上瘾外,还有功能性作用,很难禁止厂家生产。此外,止咳水的购买渠道非常多,有从正规医院,药房流出,也可网络购买,还有非法的走私渠道。


在上文提到《气球毒害中国:比海洛因还狠,随便买,吸到瘫痪,痛不欲生》中,作者提到:一些年轻人因为过度吸食「笑气」——一种医用麻醉气体,当成毒品替代品——而导致全身瘫痪。


年轻人在酒吧吸食打入气球中的笑气


而在世界上大部分地区,吸食笑气并不违法。它价格低廉,并能为吸食者带来短暂的快感,因此常见于音乐会、夜店和节庆场景。在中国,笑气更多被叫做「奶油气弹」,风靡于一些酒吧和夜店,你甚至可以随手在一些网络销售平台上买到。


你也可以选择不成为瘾君子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