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汽车电商笔记
汽车电商最新资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消费日报  ·  岚图华为官宣,低至40万! ·  昨天  
汽车金融大全APP  ·  抵押解押上牌过户,全国可做 ·  2 天前  
小新说车  ·  中国新能源为啥就干不过它?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汽车电商笔记

坚持5年的呱呱洗车倒下后,O2O洗车还能重生吗?

汽车电商笔记  · 公众号  · 汽车  · 2018-03-30 23:03

正文

呱呱洗车被爆倒闭 ,AC汽车就此事进行了事实报道并做了简单的盘点工作。与此同时,我们就此事采访了洗车王国创始人徐柱,他从事自动化洗车及其技术研发与制造工作20余年。


洗车是工具还是事业?


与后市场大部分门店将洗车作为集客手段不同,徐柱有点把洗车当成终身事业的意思。他曾说过“洗车,对于从事这个行业的人们来说并不陌生,简单而乏味,并没有什么乐趣可言,但是在我的职业生涯中绝对不是仅仅停留在此,我发现洗车这件事情里面还有诸多有趣的结点可以让我快乐起来。”

昨天,他虽身在德国但在凌晨时刻对呱呱洗车事件做了洗车行业复盘:

O2O洗车致死之因


洗车对于车主来说,主要存在消费时间和周期不确定等问题。便捷性、消费时间、服务质量性对一致性等是关键因素。

O2O洗车模式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出现,创业者大部分是曾经的互联网从业者,也有来自其他行业(例如金融)转型的。在徐柱个人看来,这是一个试错过程:中国服务业缺乏后端供应链成熟架构,导致很多人想搭建新的商业模式,这个新模式经过了两年半(2014~2016年)的验证期。

验证期间,85%以上的O2O洗车企业,不管是有融资还是没有融资的都倒闭了,原因大体是上门洗车需求不真实;非理性因素过多;现金烧掉了100多亿,资本过于追捧。大家都想从O2O中烧出一些消费习惯和基本数据,然后利用数据深度转化,但是最后,基于这类想法的发起者的企业都出了问题。

呱呱洗车是O2O洗车第一梯队的主要成员之一,由赶集和58洗车合并在一起,在当时有足够的流量入口,现在也倒闭了。其实,对于O2O洗车最大的问题不是模式而是真实需求提前量准备上的不足,成本和服务单价不成正比,大家都想通过烧钱养成消费习惯,但这个行业虽然有需求但还不成熟。

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人都想趁机弯道超车,表现得挺急躁,不考虑生存和盈利。但是洗车客户缺乏忠诚度和粘性,很难养成具有消费粘性的流量机会。徐柱认为,不谈生存就谈发展——不靠谱。另外,O2O有个隐形问题——环保,即使形成了基本的商业模型,政府的监管也将非常严格。


坚持5年的老兵


呱呱洗车作为第一梯队坚持到现在的老兵,徐柱认为他们还是比较坚挺的,O2O没有对错之分,有得有失。

O2O洗车是洗车业务的一部分,消费者对服务品牌认可、服务方式的认可需要花很长时间去建立,所以它并不占据目前行业洗车需求的份额,包括现在行业发起的社区洗车(也称共享洗车),目前也是看不到太多机会的。但这绝对不能说是错误,而是一种尝试。

徐柱个人还是比较赞赏呱呱洗车的,虽然烧了很多钱,但也学到了很多东西。有些行业老兵比较反对上门洗车这事儿,但徐柱个人觉得这样的反对并不理性。任何一种新型消费市场都有机会和可能性,只是当初上门洗车相对窄的消费需求被资本和互联网放大了,在不适当的时间推出了这个模式。客户的接单量、客单价等参数定位上缺乏理性,使得盈利能力很弱。

所以,抱着让洗车成为后端数据转化入口的想法,经过这几年的尝试,是走不下去了。


O2O能重生吗?


徐柱认为O2O重生是有机会的,只是未来的形式可能和现在有差异。这个差异体现在上门洗车只是洗车行业的一个方式,不代表中国洗车市场都没有机会。

20年来,从街边店脏乱差、相对正规洗车店、精洗、O2O洗车、共享洗车的发展来看,徐柱认为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当初O2O模式针对上班一族设计出现了很多问题,例如办公区和商业区或多或少自身设有地下洗车服务,一些物业公司不允许上门洗车操作等障碍。

目前看来,大家要重新定位洗车的真实需求,不能说洗车不赚钱,而是用来纳客引流为其他业务转化,徐柱认为有这个想法就不可能将洗车做深做透,只是将洗车作为转化入口的门店定位都是错的。

徐柱建议,再跨入洗车的从业者要慎重考虑洗车的定位,资本再次追逐洗车行业时,要先看其生存和盈利能力再看发展问题。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