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晚点Auto
《晚点 LatePost》旗下汽车媒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笔记侠  ·  2024,8大行业破局的故事,在这里 ·  18 小时前  
有车以后  ·  离谱!自动挡SUV才卖4.99万,不要太实惠 ·  2 天前  
芝能汽车  ·  比亚迪的智能驾驶战略与中国汽车产业变局 ·  3 天前  
无锡博报生活  ·  DeepSeek,紧急声明! ·  3 天前  
无锡博报生活  ·  DeepSeek,紧急声明!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晚点Auto

7 万的车就有高阶智驾,比亚迪发起新一轮价格战

晚点Auto  · 公众号  · 汽车 科技自媒体  · 2025-02-10 23:41

主要观点总结

比亚迪发布“天神之眼”高阶智驾功能,计划在全系车型中标配,包括10万级以上和以下车型。通过这一举措,比亚迪试图影响高阶智能驾驶市场格局。该技术涉及自研项目,包括高快领航和城市领航等功能。比亚迪采用成本领先策略,通过大规模量产和供应商竞价降低成本,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同时,比亚迪也在加强智能化研发,希望将大规模销量转化为训练数据,为更高级别的智驾提供支持。然而,市场竞争激烈,其他车企也在积极推进智驾技术研发。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比亚迪发布“天神之眼”高阶智驾功能,全系车型将标配

比亚迪宣布将在全系车型中搭载“天神之眼”高阶智驾功能,包括10万级以上和以下的车型。该功能包括高快领航和城市领航等。这是比亚迪近年来最重要的一次发布会。

关键观点2: 比亚迪采用成本领先策略,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比亚迪通过成本领先策略,将利润率作为打击对手的工具,以维持竞争优势。在智驾方面,比亚迪的软硬件方案成本在4000元左右,随着大规模量产和供应商竞价,成本可能会进一步降低。

关键观点3: 比亚迪加强智能化研发,提高智驾体验

比亚迪成立先进技术研发中心等部门,加快智能化研发和落地。春节前,比亚迪智驾总负责人提醒团队要持续强化智能化。春节后,比亚迪的第一个关键动作是补上产品短板,提高智驾水平。

关键观点4: 市场竞争激烈,其他车企也在积极推进智驾技术研发

除了比亚迪,其他车企也在积极推进智驾技术研发。例如,小鹏、蔚来、吉利等传统车企和新势力车企都在投入大量资源进行智驾研发,市场竞争变得更加激烈。


正文

图片
图片


比亚迪补上最明显的短板,智驾竞赛更激烈了。



文丨司雯雯 赵宇
编辑丨 龚方毅


去年卖出 427 万辆新能源车的比亚迪,正在凭借自身的销量规模优势,试图影响高阶智能驾驶市场格局。


今天,比亚迪宣布将在王朝、海洋全系车型搭载 “天神之眼” 高阶智驾功能,其中 10 万级以上车型全系标配、10 万级以下车型多数搭载。此后,上至售价 24.98 万元的宋 L EV,下至售价 6.98 万元的海鸥,共计 21 款比亚迪品牌车型都将推出可实现包括高快领航、城市记忆领航等在内的高阶智驾功能。


行业普遍视今天的发布会为比亚迪近年来最重要的一次。上周四,比亚迪宣布将举行智驾发布会后,当天它的股价随即涨停,宇瞳光学、伯特利、联创电子等供应商也跟着涨停,市场开始讨论 “比亚迪智驾概念股”。


当时大家猜测,比亚迪将在 10 万元车型上配备高快领航功能,即车辆在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比如高架、环路等)上,可以按照导航路径智能巡航行驶,包括自主进出匝道、调节车速、控制车距、变换车道、超越慢车等辅助驾驶功能。


直到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这次宣布海鸥也支持高快领航 ,现场响起整场发布会最大的掌声。此前多次传出在比亚迪定点的激光雷达供应商速腾聚创、禾赛科技在港、美股先后大涨。


比亚迪王朝网销售事业部总经理路天在发布会上说,“比亚迪高阶智驾版车型上市,加配不加价”。在新能源渗透率连续多月超过 50%、销量竞争愈发激烈的当下,这被外界解读为:比亚迪开始以全新方式参与车市价格战。多数自研智驾的车企和第三方智驾供应商,都将受到影响。


在被至少诟病了两年多后,比亚迪终于补上了智驾这块拼图。王传福在发布会上说,他们认为,未来 2-3 年,智驾将成为像安全带一样的标配。



预测智驾两三年内普及, 比亚迪短期策略选择先攻

图片



一些比亚迪自研智驾项目员工的春节是在工作中度过的。2024 年底,他们接到通知,要在春节后第一周在多个车型上量产自研的高快领航(高速导航辅助驾驶)功能,为此要冲刺交付。


在比亚迪智驾体系中,高快领航、城市领航等高阶智驾功能属于 “天神之眼” 系统,比亚迪将其分为 A、B、C 平台。A 平台命名为 “高阶智驾三激光版(Dipilot 600)”,算力要求最高,标识颜色为金色,包括 3 颗激光雷达,主要搭载在仰望上;B 平台为 “高阶智驾激光版(Dipilot 300)”,标识颜色为红色,包括 1 颗或 2 颗激光雷达,主要搭载在腾势、比亚迪品牌。这两个平台可实现城市领航功能。


我们独家了解到,天神之眼 B 平台会大规模采用禾赛的激光雷达,预计 2025 年会有多款车型搭载,包括比亚迪、腾势品牌的部分车型,供货数量约在几十万台。天神之眼 A 平台会部分采用速腾聚创的激光雷达,搭载于仰望车型。


C 平台高阶智驾三目版(Dipilot 100)算力要求最低,标识颜色为蓝色,能实现高速、城市快速路上的导航辅助驾驶,不包括城区。据我们了解,芯片为英伟达 Orin-N,后续也会使用地平线 J6 。感知为纯视觉方案,配置包括 5 颗毫米波雷达、12 颗摄像头(业内常称为 “5R12V”)等,没有激光雷达。


左右滑动查看


自研项目组冲刺量产的就是 C 平台的高快领航功能。据我们了解,高快领航自研项目约在去年 9 月底正式立项,今年 2  月初实现量产,会应用在超过 21 款车型上。这也是杨冬生在发布会上重点介绍的平台。


在智驾上,短期内,比亚迪优先级最高的任务不是技术最领先,而是如何更有效率地大规模落地智驾 —— 相比另两种方案,天神之眼 C 平台的系统和硬件成本更便宜、上车需求更急迫、应用数量更大。


比亚迪最畅销的秦 PLUS 、宋 PLUS 、海鸥等车型月销超过 5 万辆,售价集中在 7 万-15 万元,现阶段能保住毛利的高阶智驾方案也只有天神之眼 C——相较在端到端上争第一,C 平台的高快领航能最快提高比亚迪大部分车型、大部分用户的智驾体验。


这是权衡的结果,自研进度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影响了比亚迪对智驾上车节奏的判断。据我们了解,比亚迪原本设立两大自研团队,同时推进城区领航和高快领航自研。比亚迪新技术院院长、智驾总负责人杨冬生去年 8 月告诉我们,内部团队分产品线,有中阶、有高阶,如果一项功能用大算力芯片也能做、小算力芯片也能做,那就要比谁做得好。


内部竞赛持续近 3 个月后,两个自研团队整合。自研高速领航项目的优先级变高,吸收了一部分城区领航的自研人员,也从外部招募了一批有自研经验的人,进度开始加速。一位接近比亚迪的人士说,量产后,内部要求天神之眼 C 平台一周一迭代。


性价比的另一面是,高速导航辅助驾驶功能更成熟,技术路线已经被多家车企验证过。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去年,搭载高速 NOA 的车型占比为 8.62%。对比亚迪来说,这意味着相对低的研发成本、更明确的市场需求和更小的错误率。



比亚迪补上最明显的短板, 但智驾竞赛更激烈了

图片



比亚迪惯用成本领先策略,将利润率作为 “打击” 对手的工具,以维持竞争优势,比如 2023 年发布 10 万元级别的秦 PLUS “冠军版”,2024 年再用 “荣耀版” 把售价降至 7.98 万元,是价格战最积极的参与者之一。


随着市场格局进一步走向 存量竞争 ,比亚迪在贯彻成本领先策略的同时,对产品加量不加价以取得相对优势,比如 21 款新上市的王朝、海洋智驾版车型,基本保持原价,但 15 万元级别就有城市领航功能,最低 6.98 万元的海鸥能有高快领航功能。此前只有腾势、仰望品牌的部分车型有高快领航功能和城市领航功能。


如果比亚迪能继续通过规模效应降本,维持利润率,有机会形成新的竞争优势。据接近比亚迪的人士说,天神之眼 C 平台的软硬件方案成本在 4000 元左右,多位智驾行业人士认为这一价格低于业内平均水平,随着大规模量产和供应商竞价,成本可能会进一步降低。


而在天神之眼 A、B 平台上,比亚迪也大概率上车自研激光雷达以期进一步降低成本。


比亚迪 2023 年将智驾确定为公司的核心战略,比新势力晚了至少三年,也因此开始高强度追赶。目前它正投入多个方案自研,包括高快领航、无图城市领航、端到端等, 我们此前介绍过 ,比亚迪已成立包括 AI 超算中心在内的先进技术研发中心等部门,以加快智能化研发和落地。


春节前,比亚迪智驾总负责人杨冬生在内部提醒团队,“我们的强项是电动化的积累,智能化仍要持续强化”“电动化要攻,智能化更要攻”。他说,要有更多的工程师参与自研。


春节后,比亚迪的第一个关键动作是补上最明显的产品短板:比亚迪将在 10 万元及以上车型中,全系标配可实现高快领航的天神之眼 C,10 万元以下的秦 PLUS DM-i、海豹 05 DM-i、海鸥的多数版本也将搭载,这基本赶上同价位目前已量产车型的最高智驾水平,也将拉高 10 万元级别的智驾标准。海洋销售事业部总经理张卓说,海鸥智驾版是行业首次将高阶智驾带进 7 万元。


而通过给 10 万元车型配备高快领航功能,比亚迪也希望将大规模销量转化为训练数据,为端到端等更高级别的智驾等提供支持。杨冬生在发布会上说, 2024 年,比亚迪每天新增训练里程 7200 万公里,预计到 2025 年底,每天会提升到 1.5 亿公里。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