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好景不长,步入二级市场后,奈雪的茶上市首日即破发,此后股价也一路下跌,甚至有沦为“仙股”的担忧。
或许是前车之鉴太过惨痛,资本市场对茶饮后来者的IPO申请变得更加谨慎,不少在冲刺上市的品牌,进展缓慢。直到今年4月茶百道在港交所上市,茶饮行业已经3年没有出现IPO。
与奈雪的茶亏损上市不同,茶百道IPO之际已经实现了连续3年经调整净利润为正,且连年增加,是新式茶饮赛道为数不多已经实现盈利的标的。
但高光时刻也并未延续多久,上市后茶百道股价持续破发,随着今年上半年业绩宣布营收、利润双降,更是加重了投资者对其增长可持续性的担忧。
到年底,古茗拿到香港发行上市的备案通知书,再次让茶饮市场燃起希望,但是否能一改茶饮品牌上市即巅峰的现象,仍是未知数。
不过对仍在一级市场苦等融资的品牌来说,不管奈雪还是茶百道,“流血IPO”也罢,破发也好,至少都已成功“上岸”。IPO或许不是最好的解法,但却暂时缓解当下的燃眉之急。
目前除了茶百道、古茗、沪上阿姨、蜜雪冰城之外,霸王茶姬、茶颜悦色也曾被媒体报道正在境外开展上市计划。
餐饮行业观察者、非码科技创始人陈宝平向连线Insight分析道,奈雪的茶是在行业向上发展的时候上市的,对比来看,现在这波冲刺上市的难度要更大。
尽管如此,茶饮品牌仍然前赴后继冲刺上市背后,是残酷的现实原因。
首先,茶饮品牌多处于亏损状态,难以自我造血,需要开拓二级市场融资渠道。即便少数已实现盈利的茶饮品牌,也因为利润微薄,而对上市的有强烈需求。
以沪上阿姨为例,根据其今年2月递交的招股书,2022年营收21.99亿元,净利润1.49亿元,净利润率仅6.8%。随着竞争加剧,这样的利润率能否保住还是未知。
其次,如今冲刺上市的这批品牌多成立于2018年前后,甚至更早,其早期投资人多已达到5年退出期,面临基金退出压力,急需上市完成退出。而且近年来消费投融资遇冷,留给茶饮企业的钱和耐心都越来越少。
2021年以来,茶饮赛道的融资金额和企业数快速下滑,2024年融资金额已降至7年低点。尽管茶饮在餐饮行业中热度相对较高,但资本的热情正在消退是不争事实。
再者,行业竞争局势日渐激烈,未来拼营销、拼价格、拼产品哪里都要花钱,而且这大概率会是一场持久战,茶饮品牌需要为此备足弹药、留足空间。比起在一级市场四处找钱,上市是更稳妥的选项。
在此背景下,成功上市可以实现开拓新融资渠道、缓解竞争压力、获得资本市场背书的三重利好,因此竞相追逐。但对茶饮品牌来说,上市只能改善短期境遇,更底层、更本质的解法仍然还在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