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提示: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本微信订阅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海通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海通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若您并非海通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我司不会因为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海通宏观 | 梁中华团队
本报告作者:
梁中华
S0850520120001
应镓娴
S0850521080001
10
月
28
日,央行公告称,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进一步丰富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箱,人民银行决定从即日起启用公开市场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工具。根据央行公告,此次工具的操作对象为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原则上每月开展一次操作,期限不超过
1
年。公开市场买断式逆回购采用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回购标的包括国债、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公司信用类债券等。
我们的解读如下:
一方面,新工具为央行补充了流动性投放工具,淡化
MLF
,维护银行间市场资金利率稳定。另一方面,新工具灵活性高,为未来货币政策操作留出空间。意在调控短端资金利率,短期内调控长端利率的必要性并不大。
10
月
28
日,央行公告称,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进一步丰富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箱,人民银行决定从即日起启用公开市场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工具。根据央行公告,此次工具的操作对象为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原则上每月开展一次操作,期限不超过
1
年。公开市场买断式逆回购采用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回购标的包括国债、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公司信用类债券等。我们的解读如下:
逆回购工具是央行日常公开市场操作的一部分,用于向市场注入流动性。具体的,央行向一级交易商购买有价证券,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将有价证券卖给一级交易商的交易行为。
与普通质押式逆回购工具相比,
一方面,买断式逆回购中,债券的所有权在交易中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这个性质类似于现券交易中的现券买断;另一方面,买断式逆回购的期限更长,规定期限不超过
1
年。根据中国证券报公众号,此次买断式逆回购工具,预计将覆盖
3
个月、
6
个月等期限,而我们常用的质押式逆回购操作通常期限较短,以
7
天和
14
天为主,其他期限的很少使用。
买断式逆回购与央行现券买断操作相比,
买断式逆回购理论上需要在到期日进行回购交易,央行收回流动性,而现券买断则是一次性的交易。而且现券买断是,央行直接在二级市场进行买卖交易。
此次买断式逆回购工具是首次启用。不过历史上央行曾经进行过数次现券买断操作来进行流动性调节;今年
8
月,央行又重启了国债交易操作。
在
2001
年到
2003
年期间,央行阶段性进行过买卖国债现券来调节流动性的尝试。不过
2004
年后,由于外汇大量流入,外汇占款成为投放基础货币的重要方式,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主线转变为发行央票来回笼流动性。对买断国债来投放流动性的需求明显下降,交易量也明显萎缩。此后,
2007
年进行的现券买断主要是为了配合特别国债的发行。
而从今年
8
月开始,央行又重启了国债买卖操作,分别在
8
月和
9
月净买入债券面值
1000
亿元和
2000
亿元。
新工具为央行补充了流动性投放工具,也将推动“淡化
MLF
”,维护银行间市场资金利率的稳定,保证做到“合理充裕”。
梳理央行现有流动性投放工具,主要包括
7
天
/14
天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
1
年期的中期借贷便利(
MLF
)、投放长期流动性的国债买入、其他结构性货币工具等,但
1
个月到
1
年的中短期流动性投放工具还相对缺乏。而且当前我国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已经降至
6.6%
,未来降准空间相对有限,也需要中期的流动性补充工具。因此,此次新增的买断式逆回购工具正好可以填补空缺。
同时,今年
11-12
月合计有
2.9
万亿元
MLF
将到期(占目前
MLF
余额的
40%
),新工具的加入预计可以更好地对冲年底前
MLF
的集中到期,这也将帮助淡化
MLF
的政策利率色彩。如果接下来政府债供给加量,新工具也能够帮助缓解流动性压力。
新工具灵活性高,为未来货币政策操作留出空间。
区别于普通逆回购操作,买断式逆回购工具在投放流动性的同时,还涉及债券买入,这有助于增强央行的操作主动性。与其他货币工具相搭配使用,可以进一步提高央行政策灵活性、提高市场预期管理的效果。
意在调控短端资金利率,短期内调控长端利率的必要性并不大。
我们强调,不管是买断式逆回购,还是央行二级市场买卖国债均属于公开市场操作,主要定位是流动性调节工具,意在维护银行间市场利率的稳定,并非像西方国家那样以影响长期利率或进行大规模资产购买为目的,和海外的
QE
或者
MMT
有着明显区别。我们认为,当前我国的短端利率还明显高于零,短端利率调控还有空间,进行
QE
的必要性也不大。
----------------
系列报告一:低利率下的大类资产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