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清华同衡规划播报
专业视角的规划资讯传播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参考消息  ·  中法印等国达成一致,美英拒签 ·  16 小时前  
卢克文工作室  ·  他们为什么“穷”得如此稳定? ·  2 天前  
参考消息  ·  美核潜艇抵韩,朝鲜强硬表态 ·  2 天前  
卢克文工作室  ·  天启特朗普、西厂马斯克 ·  3 天前  
参考消息  ·  特朗普:吞并加拿大,我是认真的​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清华同衡规划播报

海外|“小街区,密路网”的巴塞罗那,交通到底怎么样?

清华同衡规划播报  · 公众号  ·  · 2018-01-26 18:52

正文

巴塞罗那不仅是一座普通的城市,它更是一件艺术品,有着自己的性格和灵魂。提到巴塞罗那,映入脑海的是哥伦布广场悠闲的跑者,是阳光下精致优雅的街道,是高迪魔幻的线条。巴塞罗那的魅力无法用语言来诠释,大到整个布局,小到城市角落,都散发着一种属于这座城市的光辉。 今天,笔者就带着大家看看这座城市的交通系统。


内容来源:清华同衡静态交通

作者:李啸,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静态交通研究所


01

巴塞罗那概况


巴塞罗那是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区首府和巴塞罗那省省会,是西班牙第二大城市,位于伊比利亚半岛的东北面,濒临地中海,全市面积 101.9平方公里 ,全市人口约 160万 ,都会区人口则约 500万 ,为加泰罗尼亚第一大城。


02

城市肌理


塞万提斯说,巴塞罗那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城市。可能是因为她既浪漫又现实,既富有自由精神又充满理性思想。或许正是这种矛盾之美,让19世纪中叶的工程师塞尔达,为这座城市构建了独特的城市发展空间骨架,让城市肌理成为她的名片。


塞尔达以棋盘式的路网对大约 9 平方公里用地进行了均分——划分出 500 多个边长约113米,近似方形的街坊,形成了 小街区、密路网的格局


5层高的条形建筑沿街布置(但不是每一条边都布置建筑),中间留出绿地空间,让 每栋建筑都有良好的采光、通风和景观

相邻地块组合在一起还可以 形成更大的中心绿地或者带状绿地

把角的建筑面向街角形成 45 度切角,给 每个交叉口留出充足的空间


03

城市发展历程简述


巴塞罗那的城市发展历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19世纪

伴随着城市发展进程, 塞尔达规划提出在巴塞罗那老城区的基础上另建城市扩展区 ,采用113*113的交通网格模式。

20世纪

中叶

随着现代城市的迅速发展和汽车的普及, 城市流动性对机动车的依赖不断加强,对城市道路产生革命性影响

20世纪70年代

工业衰退、城市污染严重、环境质量恶劣、过度汽车优先的问题逐渐暴露, 城市活力衰败

20世纪80年代

启动交通基础设施的 公共空间再生计划 (城市再启动计划)


巴塞罗那道路形式的发展也经历了长时间的摸索。


04

城市道路系统


01

整体布局


环形快速路位于城市外围,三条主干路相会于光辉广场。城市内部路网密度很高,宽度也较小,呈现了 “小街区、密路网”的城市道路系统模式


此种模式下,车流的分散效果较好,而且没有因为交叉口增多而导致车辆拥堵。 从市中心路况图中可看出,在周一晚高峰时段,各路段总体拥堵程度不大,且交通量较为均匀地分配到各支路,主路通行压力得到缓解。


02

单向交通组织


以棋盘式路网以及“小街区,密路网”的道路模式为基础,城市设置了很多单向路段。单从城市道路交通角度考虑, 单向路段可减少道路冲突点,简化节点交通组织,提高节点与路段通行能力,还可改善局部微循环路网的通行能力 。此外 单向交通组织可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03

道路形式


在巴塞罗那,我们也看到几种新颖的道路形式。


下图道路为双向6车道,非机动车道设置于道路中央, 利用道路中央隔离带和较为柔和的隔离设施进行隔离 ,保证骑行安全。此外,公共巴士和出租车专用车道设置于道路最外侧,规避了与非机动车的冲突,使骑行更加通畅。


下图道路为双向6车道,公共巴士和出租车专用道设置于道路中间。专用道两侧 利用宽度较小的隔离带进行分隔 ,既美观又保证专用道不被普通车辆占用。


下图道路为双向8车道,中间为公交专用道,专用道外侧是两个5m左右宽的步行道,步行道内设有非机动车道,最外侧为普通机动车道。这样的道路形式下, 行人、非机动车、公交车、小汽车各行其道,避免冲突 。在突出公交和非机动车优先级的同时,充分保证了通行的顺畅和安全。


04

交叉口


除平面交叉口外,环形交叉口也被频繁使用。 由于“小街区,密路网”的道路模式,城市中很多交叉口交通流量低,且各个方向交通量较为均衡。环形交叉口在这一模式下能够有效地减少道路延误时间。


05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