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各地的风土谣谚中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应该算得上是流传最广的了
小桥流水,枕水人家
苏杭之地
自古便是是世人向往的美好栖居之所
古代是,如今也是
今天景观派小编
整理了几处苏杭一带不错的楼盘景观
设计手法不同,却各有特色
和大家一起鉴赏
[项目一|杭州龙湖天璞]
景观设计:易亚源境
杭州印象:
上有天堂 下有苏杭
环以湖山 左右映带
如中国园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精神境界,
通过风景开合,空间对比,
引导暗示,藏与露,
渗透与交叠等手法来表达崇尚自然,
尊重自然的精神。
营造“移步易景,一景一情”的空间意境。
从杭州的新旧建筑的材质肌理中提取元素,
用当代的手法进行重组,
艺术性地赋予景观表达方式。
生于自然,长于自然。
自然是流动于一草一木之中的气韵,
运用自然材料,亲木亲水,回归自然。
木 时光的质感 自然的亲和
石 历史最为悠久的渊源
水(沙) 用写意的手法来隐喻自然 娓娓道来禅宗之意
杭州文化积淀深厚,
良渚文化、吴越文化、南宋文化和明清文化,
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文化发展系列。
西湖的一草一木、一屋一椽,无不带着历史的印记。
[总体设计]
▼
【星河廊桥】
▼
折线形体,体现轻盈感,
顶部有光影可以洒落下来。
支撑结构(白色钢柱)的倾斜支撑有一种很飘逸的感觉,
穿孔铝板有灯光和雾喷的效果,
桥的整体感很强,悬浮感也很强。
树影和光影洒落在打孔铝板之上,
随阳光而变化,移到不同的位置。
这与我们2007年设计的格调竹境的光影效果(下图)类似
两个绿岛白色的卵形体块小中见大。
在遮风避雨的廊中行走是一种尊贵的体验,
也是当前高端示范区的配置标准。
悬浮桥体与售楼处建筑的交接更显得自然,
没有不舒适的生硬碰撞的感觉。
桥的侧壁如同波浪一般的起伏,
隐喻着山体的形状,山悬浮于海面之上,
远处是一艘整装待发的游艇,
并成为视觉的焦点。
白色派的景观,小尺度,小中现大,
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游艇设计】
▼
游艇船头
天璞的地标物、标志物、爆点,
就如迪士尼的中心城堡一样,
被称为"威里"。
世界上每一个迪士尼乐园都有一个中心城堡,
而且造型都一样,成为记忆点。
[以上图文来源会筑景观]
【杭州龙湖天璞的当代中国风格】
没有任何中式传统元素,
没有灰色晦暗、老气横秋的色彩与材料,
没有繁琐奢侈的装饰器物,
只有灵动的曲线、空间的流动、
光影的变化、小中见大,喷雾与灯光,
完全当代的语言,说中国的故事。
[以上图文来源易亚源境]
[项目二|杭州龙湖天玺]
景观设计:会筑景观
墨色清雅,气韵悠远
种一朵心动于水墨等你来遇见
美如诗画般的绝美风光
带你走进那未曾到过的江南烟雨中
和煦的阳光撩动婆娑的树影
灵动的湿地园景尽显溪居生活本质
一杯香茗,一本书刊
一段悠然自在的惬意时光
项目位于杭州市萧山区风情大道、月明路,借用市政绿化带,是一个在现有一期体验区基础上扩建的临时体验区,包含一栋叠拼建筑下叠院和两栋高层建筑样板房。
1这次设计跟以往有什么不同?最初是如何考虑的?
C:来自花园的启发:哈普林说“正是你自己居住的社区花园,尤其是你自己家门口的花园,才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花园”。对比之前自己参与过或者看过的体验区类型的项目,我们这次想做的更多是一种能展现未来社区的生活情境的体验区景观(而不仅仅是一种华丽的展示空间),一个能让来自不同背景的人得以放松、交往的花园,一个简洁、清新、舒适、静谧的水中花园。
T:作为已建成一期体验区的扩建部分,以及借用市政绿化用地这样的基地条件,场地内部衔接和边界处理成为我们首要处理的问题。我们首先在市政绿地划出一块花园用地,保证足够的绿化作为天然屏障,选用半透明的亚克力围墙界定空间,墙内外是一种人工和自然的融合。整个花园空间,我们设想以水为底,以水墨墙围合成院落,长廊随着体验路径萦绕于水边,使体验者置身于安静通透的水中花园,同时也希望营造人在画中游的诗意体验。
水花园(摄by殷莺)
穿过廊架进入叠拼样板房(摄by张海)
靠近市政道路一侧的牡丹墙(摄by殷莺)
傍晚的牡丹墙(摄by殷莺)
2设计中有没有比较好玩或印象深刻的推敲过程?
T:与一期体验区衔接的转换空间紧邻建筑,若以直线路径相接必定形成尴尬的夹角,同时这个空间又是至关重要的扩展部分的入口,需要起到空间转换和提示的作用,我们决定采用圆形的方式消解斜接道路产生的夹角。起初,我们设想采用半透明的聚酯树脂材料围合成一个纯粹的空间,希望营造一种安静的冥想空间,强化体验感(见下图),不过最终没有实现,有点小遗憾。
在手工模型中观察人视点角度(过程)
入口转换空间(摄by张海)
夜晚的灯带勾勒出园路,同时为座椅区提供交流的可能(摄by张海)
水景细部(摄by张海)
水景细部(摄by张海)
L:对我来讲,感触最深的是水池的设计推敲过程。项目最终呈现出的水面简洁、大气,设计时推敲的过程确是复杂的。受控于成本因素,我们想把水院的感受做到最大,这给设计带来了一定挑战。底界面如水面、驳岸(含园路、平台)、草坪/草花的处理就变得非常微妙。在满足园路和场地平台的功能需求基础上,我们将驳岸分为宽边驳岸(600宽)和窄边驳岸(100宽驳岸)两种,基于人的感官体验的多维度需求,在模型上会考虑每个空间角度的观感效果,使得在动线上的每个点看向水面,都能够识别到3条以上的宽窄边驳岸,平衡肌理的重复性,从而使视觉感官上水域形成无限延伸的有机整体。
鸟瞰体验区:水面、园路、平台、草坪(摄by张海)
草坪、平台在水面上交错出现(摄by殷莺)
草坪、平台在水面上交错出现(摄by殷莺)
S:我们希望场地是宁静的,亲切的,是可跟家人朋友亲密交流的舒适空间,材料、形式与色彩的平衡就显得有些重要。
样板房鸟瞰(摄by张海)
进入样板区(摄by张海)
戏水池、下沉平台、餐饮区等展示着未来庭院的使用场景(摄by张海)
3在材料的选择上有什么新的突破?如这次水景的肌理、牡丹墙的淡彩水墨效果很特别,有什么特殊考虑?
C: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刘禹锡的诗描写了牡丹盛开时的热闹。建成伊始,当我们沉浸在终于完成了一次“水墨牡丹”和亚克力结合的欣喜中时,一个朋友问起“如果没有这些牡丹花,单纯的白色墙面,会不会更加高大上”时,我怔住了,我们为什么要加入牡丹,而为什么又是亚克力材质的墙?
考虑亚克力这种材质的特点是本身有一定的体量感,作为边界它有很好的识别性和引导性,同时它的半透明能将墙外景观轻松地引入墙内,使本身用地不大的体验区在视觉空间上层次更加丰富。而牡丹花朵朵盛开的的热闹平衡了这种安静的氛围。
100米长的亚克力板材上16种姿态各异的牡丹花(摄by张海)
牡丹墙白天、夜晚场景(摄by张海)
墙体局部立面(摄by张海)
为了更接近水墨笔触的效果,板材加入了宣纸的纹理(围墙小样的比选过程)
S:做这个展示区的时候,国内已有很多盛行的山水景墙做法,而我们理解的山和水的概念希望是一种更抽象的表达,最后采用的形式来源于“水”字体构成的启发。
“水” (由繁——简——小篆字体)
由小篆体“水”字演变而成的“水流”肌理效果(局部)
4种单元模块经过重组形成的效果(局部)
被雕刻过的水幕景墙和缓慢流动的水体渲染出一种亲切、艺术的氛围。(摄by张海)
[以上图文来源会筑景观]
更多美图欣赏
▼
[项目二|苏州姑苏院子]
景观设计:罗朗景观
庭院
一种镌刻在国人骨子里的居住形制
一篇时代更迭中写不厌的情诗
白墙黛瓦,绿树荫荫,有天有地
看惯了城市的高楼林立
华灯千里之处蓦然梦回
记忆里却都是孩提院落
[阅尽繁华夜不喧 洞穿千载院落梦]
中国古典园林经历了3000多年的发展,
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道法自然,
人与自然和谐的哲学造园思想。
从江南到北国,从皇家园林到百姓民居,
根据各地民风习俗的不同,风格迥异。
代表儒家礼制精神的北派皇家建筑群,
强调对称气势、格局、尊卑、长幼、
各个等级非常严格的要求,
强调伦理化的人格及项目品格。
比起北派园林江南园林就是典型的道家老庄思想,
抛弃外在、伦理的枷锁,悠然的做好自己取悦自己。
(北方院子)
(南方院子)
[庭院坊巷本无价 姑苏深处雕匠心]
如何能够把北方官派园林,
更好的融入姑苏,
则是本项目景观设计师坚持不懈的使命。
罗朗园境在本项目上
致力于挖掘宋代的生活美学
与当代生活习惯及社会意识形态的综合。
姑苏院子的景观设计,
在苏州园林的艺术大成之上传承和创新,
讲求“内圣外王”,
集北派园林之形制,与南方园林之俊秀。
(总平面图)
一道坊门里,书香人家比邻而居,
中式合院别墅,既遵从传统礼制,
又富于变化,复兴传承数千载的园林之美。
设计团队深谙国人居住哲学,
强调“师法自然”的生态理念,
将庭院万象有机的融为一体。
丰富的院内景观层次,
也处处体现了崇尚自然的写意气息。
姑苏院子尊崇中国古典园林造园规范,
大气风范之下极致考究景观节点,
处处别具匠心,闲庭信步,
仿若误入《桃花源记》的武陵春色。
景观塑造一池三山,
将“风与气”融入宅邸之中。
水景及假山仿佛能浓缩自然千山万水之景象。
景观空间打造上,巧用对景,
把室内的柔软融入到场地和细节中。
从而达到,围而不隔,隔而不断,
秉天接地,内外相通的生活领域。
留给心境一片自得其乐的清净之地,
让居者在其中触摸历史文脉,
遇见最美的国风院落。
微设计 | 中国第一设计微刊
长按下方二维码并识别,即可添加关注
注:本文来源易亚源境、会筑景观、罗朗景观,由微设计整理发布,欢迎个人转发朋友圈,其他平台转载请注明。
报名倒计时|精品楼盘景观考察活动 · 苏州站
点击下方图片了解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