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草莓季!超市展柜、菜市场货架上草莓大大小小各不相同。一些草莓出奇的大,长得也不太“圆润”;伴随着各路媒体曝光草莓使用“膨大剂”之事,许多人想吃不敢买,不买又想吃。这样的草莓到底能不能吃呢?所长告诉你!
草莓。图:123rf.com.cn正版图片库
▐ 膨大剂是
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
异常大且形状奇怪的草莓确实存在使用膨大素的可能。其实,膨大剂并不是什么新奇的农药,也不是像DDT那样的非法化学药品。它的学名叫
氯吡脲(CPPU)
,是一种已经广泛应用在猕猴桃、甜瓜等水果上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它的作用原理目前还不是十分清楚,一般是认为,它是通过调节植物体内激素的分泌来发挥作用的:它能促使植物细胞加倍分泌细胞分裂素,
增加单位时间内植物细胞分裂的次数
;同时,它还能促使生长素的分泌,
使细胞长得更大
。结果从整体上来看,我们需要的“果实”就增大了。
工人正在收获草莓。图:123rf.com.cn正版图片库
▐ 膨
大剂
影响草莓的味道
膨大素在促使果实增大的同时,对草莓果实味道多少会有些影响。2001年新疆石河子大学的一项实验发现:对草莓使用膨大素,可能会提高或者降低其
总酸含量
。结果就是,收获的草莓要么是变酸了,要么是淡而无味。
酸草莓可以用来做甜点。图:123rf.com.cn正版图片库
▐
膨
大剂
安全吗?
动物实验的数据表明,小白鼠口服膨大剂,造成急性中毒的剂量为每千克体重4918毫克;如果长期接触可能会引起体内蛋白质紊乱。在通常条件下,膨大剂降解较快,在喷施到植物上24小时后有60%发生降解。即使进入动物体内后,膨大剂也不会赖着不走——实验老鼠吃下去的膨大剂在7天后只有2%存在于老鼠体内。
从目前的实验结果来看,膨大剂还算安全。
此外,至今都还没有因接触膨大剂而使人致癌的报道,低剂量膨大剂对肝、肾功能的长期影响仍在进一步研究中。
看到草莓的你。图:123rf.com.cn正版图片库
▐ 多种原因促使
草莓长得大
不过,通过个头和形状来判断草莓是不是使用了膨大剂,并不完全可靠。草莓的个头实际上和许多因素有关。首先,草莓的
品种
本身就有很重要的影响。通常来说,多倍体植物都要比它的2倍体(细胞内有2组染色体)个头大。草莓栽培品种都是染色体数目加倍以后的8倍体(细胞内有8组染色体),所以我们吃的栽培草莓的个头远远超过了野生的也就不值得奇怪了。另外,园艺学通过不断的杂交也繁育出了不少个头大的品种,这点在欧美的草莓品种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不同品种的草莓。
图:123rf.com.cn正版图片库
除去品种的影响,只要适当地进行
疏花疏果
,也可以得到更大的草莓。道理很简单,草莓的植物个头和叶片数量基本上是确定的,光合作用的产出的、可以分配到果实的营养物质的总量也就确定了,至于选果实多还是选个头大,就只是个简单的算术问题了。最近的一项实验表明,适当的摘除果实,可以让草莓的单重提高1倍,含糖量提高20%。只是,要品质还是要产量确实是个比较难做的选择题。
▐ 果实畸形原因多
至于果实畸形的问题就更复杂了,
低温等环境因素
也会引起草莓果畸形。最新的一项实验表明:如果瘦果(
草莓上的小颗粒——
真正的果实)受低温影响则会导致草莓发育不良;在草莓生长过程中若瘦果被摘除,也会使草莓发生畸形。所以,畸形的草莓并不一定就是与膨大
剂
亲密接触过的。
巧克力草莓。图:123rf.com.cn正版图片库
回过头来想想,消费者要求的
好外观和低价格
,其实也是我们给果农出的难题。而目前想要达到这个目标,恐怕就只有使用膨大素了。
总的来说,
异常大的畸形草莓,确实有使用膨大素的嫌疑。
不过目前还没有关于膨大素致癌的报道。
价格便宜和高品质永远是对立面,选择需谨慎
。
原文链接:http://www.guokr.com/article/21107/
所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