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华网
新闻有深度 思想有温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新闻网  ·  元宵节朋友圈文案,请自取 ·  9 小时前  
南都周刊  ·  比亚迪“大杀招”来了!多家车企股价应声下跌 ·  9 小时前  
新华社  ·  以为是糖,结果放嘴里炸了! ·  12 小时前  
澎湃新闻  ·  “六边形战士”张伟丽,再次卫冕! ·  2 天前  
中国新闻周刊  ·  斜杠的时代,选择跨界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华网

94岁功夫奶奶上线!网友:请收下我的膝盖,我要拜您为师

新华网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2-17 07:03

正文


近日,一位年近九旬的奶奶刷爆社交平台,网友纷纷点赞。



据了解,这位94岁的功夫奶奶名叫张荷仙,来自浙江宁波宁海力洋镇。她三四岁便开始随父研习家传棒法,天资了得。近90年来勤练不辍,以拳、腿、棍为三绝,网友称“功夫奶奶”。年轻时,她曾勇斗乡里无赖,还曾单挑恶霸。现在年过九旬,却依然健步如飞。


网友直呼:奶奶请收下我的膝盖,我要拜您为师。


其实功夫奶奶不仅功夫了得,还拥有一片侠义柔肠,她的爱情故事也非常独特并令人羡慕。


功夫奶奶的一片侠义柔肠


在小儿子冯传引的记忆里,小时候家里穷得叮当响,因为他们的功夫母亲真的很忙。村里无赖撒泼,功夫奶奶冲过去,往人腰间一撩,随手甩到田里;邻村有人生活清苦,她三餐送饭过去,直至对方去世;哪家针线活忙不过来,她也着急伸手……


“功夫奶奶”盘膝坐在椅子上摆出猴拳的姿势。老奶奶从小就喜欢盘膝做,她说这是练武的特征。黄瑞鹏 摄


功夫奶奶就这样守护着她的江湖天下,常常一早五点便出门,挨家挨户帮忙,而自家的活她是一点都不沾手。



别人家是夫妻两人一起在生产队干活赚工分,但小儿子冯传引说,他们家只有父亲一人在忙。而其实,同样习武的父亲也不擅长农活,每到年底,他们一家的工分总是不够,只能拿自家养了一年的猪去抵扣。

但即便日子如此寒寒碜碜,功夫爷爷还是年复一年,毫无怨言地成全功夫奶奶的一片侠义柔肠。



除了“功夫奶奶”,还有这样一群老年人,他们身轻如燕、健步如飞,个个身怀绝技,功夫了得,让我等晚生都自愧不如啊。快来一睹这群“武林高手”的风采吧!


八旬老太梁淑芬: 生命不息练武不止


每天早晨8点,梁淑芬老人都雷打不动地去家附近的小公园练拳,这一练就是几十年。让人赞叹的不仅是她常年坚持的毅力,更叹为观止的是,近八旬的老人,竟随时就能来一个180度的劈叉。



梁淑芬老人说,武术是国粹,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武术应该大范围地去推广,因为国粹不能丢失。记者问梁淑芬老人,要练武练到什么时候,她回答说,什么时候练不动就不练了,练武就是生命。




“顶级”大师陈长发:“打盆”功夫谁来传承


66岁的陈长发一声吆喝,双手用力将托盘向上一抬,指尖托住,顺势往头顶一放,托盘稳稳立在头顶。陈长发放开双手一溜小跑,放满了菜盘的长托盘像粘在了头上。当天的寿宴上,17道菜都是陈长发老人采取这种方式送到餐桌旁,整个传菜过程不到20分钟。



这门独特的上菜功夫被当地人称为“打盆”。据该县文化局考证,这项技艺起源于清代中期,当时古镇上的路比较窄,逢年过节家家摆宴席,道路就会更拥挤。于是“打盆”应运而生,将菜放在头顶,只要人能走过的路,就能帮忙传菜了。

“打盆”技艺历经10代传承至今,陈长发是最年长的继承者。他从27岁开始,用三年时间学会了这门技艺,至今已近40年。陈长发的徒弟杨光祥今年60岁,作为这门技艺的传人,杨光祥说:“我希望有年轻人能够将‘打盆’技术传承下去。”




百岁老人 程殿云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