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上方图片,跳转「故事FM」小程序,收听真人讲述。记得添加「我的小程序」,一键收听全部故事哟!
爱哲按:
今年一月份的时候,我们在微信公众号上发了一条招聘,标题是《故事FM 史上最大规模的招聘》。
为什么要最大规模呢?因为我们老有听众在后台给我们发消息说,一周三期节目实在不够听,能不能增加更新频率。
故事FM 这种节目类型,制作成本非常高,所以你别说增加更新频率了,去年我们甚至有过几次断更。所以,招聘制作人、增强生产力,就成了我们迫在眉睫的事。
在这次收到的简历里,我看到了有不少和我年纪相仿,三十多岁奔四的中年人。其中很多都是疫情前后,受单位经营状况的影响,主动或被动离职的人。
从这些朋友的邮件和一些面试当中,我第一次意识到,人到中年,重新去找工作时的一些忐忑、纠结和希望。
那这些简历当中,有一个人特别引起了我的注意。她叫陈喂喂,是 故事FM 的听众,她在邮件里说了一些她喜欢 故事FM 的理由,我觉得她的理解跟我们很投缘。
而且陈喂喂的简历非常光鲜:名校毕业,文学专业背景、曾经在某著名互联网公司工作。
那今天,我们就来听陈喂喂说一说,她经历过的故事。
2019 年 12 月的最后一天,我记得那天特别冷,我顶着寒风去做了公司安排的体检。体检结果不错,我很高兴,在大风里骑着共享单车到了公司。
刚开始工作,人力在企业微信上跟我说,让我来下会议室。然后我就接到了公司的裁员通知。
之前已经陆续裁过一批同事了,所以我心里有预感。也因为平时我和人力相处得都挺和气的,所以那天的气氛也都挺和气的。
人力说这一年的年终奖还是会照发,赔偿金也都是按标准发。人力最后还跟我说,你明天就可以不来了,这样我也就不用给你发一月份的工资了,东西可以慢慢收拾,工作可以慢慢交接。
我被裁员的当下比较平静也是因为一年之前我先生也被他们公司裁员了,我对这种事儿是有点经验的。我先生被裁员的时候 35 岁,我被裁员的时候 36 岁,我们的儿子马上要 2 岁了。
我加入这家公司时,刚过完 30 岁生日。我负责的业务在公司是全新的,所以我完全是从零开始一点一点做起来的。
之前我曾在一家很大的企业工作过将近 3 年,大企业就是干什么事都得层层汇报。我们当时有个内部笑话,说我们每天的工作就是「集齐七个领导的签名」。现在我完全可以按自己的想法推进一件事,真的特别爽。
我的老板是我同年级的校友,我们很谈得来,工作上她也在各方面都很支持我。尽管我的业务开销很大短期又很难见成效,她还是鼓励我尽管放手去做。当时我觉得自己十分幸运。
■ 图/《无法成为野兽的我们》剧照
这样大概过了一两年,我所在的部门从原有的公司里独立出来了。我的老板本来是公司一个部门的负责人,现在自己创业了。
公司独立的时候,有过一批裁员,留下来的每个人都和老板有一次一对一的谈话。当时老板跟我详细地说了未来的公司发展规划,我也说了公司独立之后我会担心这份工作不再像以前那么稳定。
老板说相信以我的能力,就算不干这份工作,也能有很多很好的工作机会。这不是一个话术,因为她当时真的停下谈话开始想以我目前的工作经验还可以干什么工作。所以那次谈话真的是挺真诚的,我也很感动。
公司独立之后,我能明显感到老板的疲劳和创业的压力,公司的业务也在向着商业化不断调整,我做的业务变得越来越边缘,因为我的团队花钱最多赚钱最少。我那时候就觉得自己这摊业务早晚会停掉,自己搞不好也会被裁掉。
我被裁掉其实也分了几个阶段。
2018 年我马上要休产假的时候,老板跟我说,我的团队会并到另一个团队里。2019 年我产假回来工作了几个月之后,老板找我谈,问我能不能降薪。当时老板的样子特别憔悴,她说公司遇到了困难,她自己也降薪了。2019 年的最后一天,人力直接通知我裁员的消息,老板没有再出面。
我离开公司的时候,从公司的走廊往外走,老板就坐在离走廊最近的座位,背冲着我。我看了一眼老板的背影,然后加快脚步走了出去。那个时刻还是很想哭的,但理智上也觉得,是时候该往下一步走了。
当时被裁员的有好几个同事,我在公司的好朋友小米也在其中。后来我们俩就聊了一下,我发现她的感受跟我还挺不一样的,虽然我们在同一家公司。她被裁员的时候不是人力通知她的,是老板亲自告诉她的。
* 为保护当事人隐私,小米的部分已变声
小米:其实说的挺直接的,她就说很抱歉,这个工作机会没有办法再提供给你了。因为当时的老板是一个可能有点社恐的人,所以她在说这个的时候,我觉得她的眼神也在闪躲。我觉得正常的老板裁员的话术跟她肯定是不太一样的。
陈喂喂:
你猜想会是啥样的呢?
小米:我猜想应该是会找一些理由。坦诚的那种可能会说最近公司的业务确实是不太好,我们只能悲痛地做出裁员的决定。如果比较鸡贼的老板,也许会说最近工作是不是有点什么问题,我觉得你可能不太适合这个岗位。
而且据我所知,我好像是她面对面聊的最后一个人。之后,她再也没有勇气跟别人直面这个话题,她都派出人力去跟大家聊一聊。
我被裁员的当下,我觉得我是理解她的,我甚至觉得挺不容易的,一个小公司,创业公司这样的。但是越到后面我越觉得,公司有一些经营状况的问题,跟老板的决策是非常有关系的。再加上后面真的去了一家更职业化的公司以后,就觉得之前应该更早做决定。
生育这个事情,还是让我挺难过的。因为之前有过一次自然流产,距离她裁掉我和我流产也就隔了 4 个月。
陈喂喂:而且流产其实跟工作有关系。
小米:从科学的角度来讲,这个都是胚胎自然选择的规律。但是从情感上来讲,当时确实是有一次出差。流产以后,我觉得作为老板可能是需要有一些慰问的态度,但是整个过程都没有。
■ 图/《无法成为野兽的我们》剧照
小米很快在一家规模更大的公司找到了工作,工作得很出色。但是为了工作业绩,她这一直不敢把备孕的事提上日程。她被裁员的时候是 34 岁,按照医学定义,35 岁以上初产的产妇,就是高龄产妇了。如果没有被裁员,她在流产之后继续备孕,本该是顺理成章的。
当时跟人力谈完之后,我马上给我先生老王发了微信。我发的是「我被裁了哈哈!」他给我回了四个字:「不是坏事」。
老王:我记得当时你给我发的微信或者是后来的表现好像还蛮高兴的。
我当时好像在钱或者生活这个方面没有特别担心,因为那个时候我的项目在开始进入正轨,然后你被辞退之后,从公司拿到的赔偿也是一笔还蛮多的钱。
我主要是在心里面评估了一下这件事情,对你的情绪和心情的影响大不大。
陈喂喂:对裁员的焦虑我当时没太有,我想的是我马上就可以回家带孩子了。当时我儿子刚生了一场挺严重的病,但我要上班,没能好好照顾他。
但是说实话我没有我表现出来的那么高兴,我其实是很努力在表演一个很高兴的样子,我不想让我们这个家庭显得太惨了。
老王被裁员后已经创业一年多了,项目在变稳定,收入在变多,但未来会怎么样,他心里还是不太有底。他皮炎反复发作,总是拉肚子,夜里经常睡不着。家里有一整个抽屉装的满满的,都是他平时吃的药。这些药都是他被裁员后开始吃的。
老王:别人被裁员可能都是一个上午或者一个下午的事,我被裁员拖了特别久,有两个多月的时间,非常的曲折和复杂。
我管理和运营的是这个公司最大的一个部门,所以裁掉我或者是裁掉我的部门,也不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决定。
因为我当时跟公司不是有一个股权激励的协议,等到时间到的时候,我其实是可以从公司拿一笔还算不少的钱的。当时拿钱的日子还没到,他就提出可以用这笔钱算作是一种投资,然后用这笔投资,我把整个部门带出去成立一个子公司,自负盈亏。
公司当时给了这个提议,我还蛮兴奋的,因为我在那个时间对我之前4年的工作成果没有特别满意。我觉得这恰恰是一个契机,可以走出那种所谓的舒适区,可以大干一下。然后与此同时我也就自愿声明放弃了股权激励这些。
我当时还比较亢奋,并且我的公司的另外一个部门也有过同类的操作,所以没什么可担心的,我就签字,然后自愿放弃了那笔应该是属于我的股权激励的钱,包括也签了一些其他的东西,当然今天看那些协议其实就已经没有保护我的条款了,其实都是在保护公司的。
签完这些东西之后,我跟公司的谈判忽然变的艰难起来。
我之前跟老板沟通的还比较紧密,但是后来忽然一下子变得很难约到他。我记着我们后来只见了最后一面,谈的也没有特别顺利。然后老板说与其这样,还不如你自己去开你自己的公司,然后由你自己百分百控股这样。
然后我当时其实反而松了一口大气,然后接下来等人力把更多的条款和离职的协议之类的东西递到我手上。
■ 图/《逃避虽可耻但有用 新春特别篇》剧照
离职之后,老王手里其实有一些挺不错的 offer,但是他最后还是决定不再去上班了,想要自由职业,做独立编剧。这听上去挺任性的,感觉一个中年人不应该这么任性。
但其实这是他一个很慎重的决定,因为上了十几年班之后,他发现自己的职业发展完全是被公司的走向和老板的想法控制着的。即便做到中层,他仍然只是一颗公司的螺丝钉。他想试试只靠自己能不能做成事。
这个决定当时还是让我很焦虑的,我很害怕,不知道未来会变成什么样。但是我又很理解他背后的原因。
网上不是有些文章会写,你不能让你的老公三十多岁就死了,就是说妻子们要支持男人们人到中年的梦想。我觉得对,我如果不让他干这个,他可能就真的三十多岁就死了。所以他开始独立地去谈影视项目,寻找编剧的工作。
■ 图/《无法成为野兽的我们》剧照
老王:接下来的那一年应该就是我整个职场生涯最难的一年了。我的搭档离开了我,我认识了好多年的一个好朋友,偷偷摸摸的拿走了我的项目。
还有干活拿不到钱这样的事情,就跟大家在新闻上看到的一样。我印象比较深的是2019 年的时候,我帮一个制片人写一个大纲,半年的时间写了 16 稿,这个工作量其实还蛮恐怖的。但是最后就是死活拿不到钱,他最终可能付给我的钱能有 1 万多块,就非常夸张。
不但没有把钱给我,我所写的东西也要归属于他。所以我当时就非常的愤怒。接下来的几周时间,我用尽了各种各样的方法,包括找我原来媒体的朋友,然后联系版权局,找我的编剧朋友等等。反正无论如何我要把这个东西的版权拿回来。当然最后我也成功了。
然后有一段时间我其实也是就像电影里边演的失业的中年男人一样,就早上背着电脑出门,然后无所事事的在街上走这样。
有一天晚上我自己跟豆豆睡,我就抱着他,肉乎乎的,忽然就有点想哭。
然后我就试着酝酿了一下,好像没费什么劲,就直接就哭出来了。还挺痛快的。
我被裁员后立刻就开始了全职带娃的生活。当时疫情越来越严重,外面腥风血雨的感觉,而我每天在家带孩子,感觉就像有一座遮风挡雨的小城堡。我本来的打算是等孩子 2 岁就送去日托,我就开始重新找工作。但是疫情反反复复,日托一直不能营业,我就从 2020 年 1 月一直带娃带到了 9 月。
9 月份,我开始找工作。我当时就注册了各个招聘网站,先放了自己的简历,他们也会给我推送一些招聘信息。
与此同时我在知乎上看了一个帖子,那个帖子标题是这样,招聘启事上都说要 35 岁以下的人,35 岁以上的人都在干什么?上面有非常多 35 岁以上的人在讲述自己干什么,其实他们很多故事是很励志的,也挺让人欣慰的。但是排名靠前的热贴,基本上的开头都是我确实混得不好,或者我确实不太成功。
我就有点开始瑟瑟发抖了,我真的要接受自己是一个 35 岁、36 岁的 loser 了吗?
■ 图/《无法成为野兽的我们》剧照
然后我就自己偷偷做了一个决定,我先不去走海投应聘的方式了,因为如果面试的话,面试我的老板或者人力可能都比我小很多,我还得被他们面试。但是我表面上跟别人说,我不考虑去正规的朝九晚五的公司了,因为工作时间不灵活,不方便我带孩子。
我的朋友徐栖那个时候也在找工作。他之前是一家公司的主编,被裁员后也和我一样在家带娃了很长一段时间。找工作时,工作面试的时间如果安排在放学之后,他甚至需要带着一个孩子去面试。因为他有三个孩子,二胎是一对双胞胎。他被裁员的时候即将博士毕业 11 年,他年纪比我大 1 岁。
徐栖:虽然大家说到了 35 岁以后,你不应该去投简历找工作,你要靠你的人脉什么的,但是我觉得让我们熟悉的人能帮助介绍一个符合你心意的工作,其实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所以我就一有空就写简历投简历,有一个民营的图书公司,他看到我的简历很感兴趣,就过来聊。一上来我就跟他说,我是一个带着小孩的男人。然后,对话很快就中断了。然后我只能猜测,一个是他觉得我可能不能花足够的精力在工作上,一个是可能他会觉得我会需要一个超过他的支付能力的工资。
陈喂喂:在之前的职业生涯中,你也有过两次辞职回家带娃的经历。我很好奇,作为一名已婚已育有三个孩子的中年男性,你会不会觉得孩子耽误了自己的事业?
■ 图/《逃避虽可耻但有用 新春特别篇》剧照
徐栖:从短期上看,如果有家庭有孩子,你其实是不能像单身的年轻人那样,说加班就加班,说出差就出差,在这些方面你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可能你会觉得这个事情会影响我在团队里的位置,会影响老板对我的看法。
但是从长期来看,这些都不是问题。因为天天加班,或者说天天出差、天天开会这些事情,他其实并不是形成一个复利效应的东西,很多时候它只是在重复一些模式而已。
一个天天加班的人,他不可能每天都工作得那么充实。
那时候我加了很多妈妈群,我想看看其他和我一样回家带孩子的妈妈都在做什么工作。我发现很多妈妈都在做微商,因为工作时间很灵活,干的好的话收入也不错。
然后我认识了一个叫 Yoko 的上海妈妈。她以前是《周末画报》的资深设计师,跟我差不多年纪,她也是在 2020 年初的时候被裁员了。
Yoko 是我觉得是我很欣赏的那类妈妈,非常淡定,也很有生活情趣。她做的微商卖的是海苔,我买过好几次她的海苔,整个流程都非常舒服,润物细无声的感觉,你不觉得她是你以前以为的那种微商。
但是后来我发现有一些营销的手段是没办法避免的。她一天的朋友圈可能有十几二十条。我记得还有一次她发了一个宣传语,跟我以前了解到的 Yoko 反差太大了:「一开始你要做微商,老公不同意。直到你自己买了一辆宝马,老公哭着给你打包。」
■ 图/来自网络
Yoko:首先我说我本身我是一个对微商不太有成见的人。我只会看见别人在努力的过程。我自己后来做了这个事情以后,很多人会有各种议论,这些议论会超出我自己本身预想的。
因为做销售、做微商这件事情,有朋友把我拉黑的,我挺伤心的。他们也没有跟我打招呼,也没有怎么样过,就直接把我删掉了。我曾经伤心过。但是慢慢的我发现,这个事情是可以让我不用软件来清理通讯录,帮我验证一些朋友关系,人品什么的,我觉得验证的挺好的。
现在我成了 故事FM 的一名制作人。
大家可能想不到我们这个团队有多年轻,除了爱哲和我是同龄人,我们团队其他同事,最大的也比我小 10 岁。我们每期节目在正式播出之前都会有整个团队的试听,每次我自己的节目要试听之前我都会做噩梦,梦见马上要考试了但是自己什么都不会。我会想我都工作这么多年了,我到底能不能把节目做好。我要是做不好呢,那我是不是又变成了一个失败的中年人?
■ 陈喂喂刚开始新工作时,老王发来的鼓励微信
我后来想到一个好办法。成功学的书里经常会说,如果一件事让你觉得太困难,就把他们拆解成多个小目标。
那如果成功这件事对我太困难,我也可以把它拆解拆解啊?
我打算每个月实现 3 个小目标。我第一个月实现的 3 个小目标是:连续一个月 5 点起床,连续一个月不喝含糖饮料,连续一个月不和老王吵架。
那段时间老王特别忙,所以都是我一个人带着孩子去各种游乐场玩。有一次我们去了京郊一家游乐场,那里有一个十几米的大滑梯。从外面看整个滑梯是全封闭的。
我坐在滑梯边,把孩子抱到我腿上。准备滑了,我往里一看,一片漆黑,像一道深渊一样。我整个人都僵掉了。
当时孩子已经坐在我腿上了,他特别兴奋,说怎么还不走呀怎么还不走呀。我说,妈妈太害怕了……然后孩子突然说了一句,「我陪陪你吧」。
他本来已经做好滑滑梯的准备姿势了,就是双手在胸前交叉,但是他说这句话的时候把手放下来,用小肉手拍了拍我的腿。我就深吸了一口气,一使劲儿,就开始滑了。
从开始到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