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昆明信息港
掌上昆明,活色生香--春城昆明互联网城市门户(www.kunming.cn)的微信公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918云南交通台  ·  揪心,已造成30余人失联! ·  12 小时前  
云南气象  ·  2月10-11日云南西北部有雨雪天气 ... ·  14 小时前  
昆明发布  ·  太梦幻!人民日报客户端首页聚焦南滇池鲸鱼湾 ·  22 小时前  
昆明发布  ·  春城气候 | 走进东川 追寻红色印记 ·  昨天  
掌上春城  ·  昆明市政府发布任免职通知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昆明信息港

今年是暖冬还是冷冬?国家气候中心最新研判!

昆明信息港  · 公众号  · 云南  · 2024-11-03 18:00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介绍了关于拉尼娜现象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及其与我国冬季气温的关系。文章指出,拉尼娜事件并不等同于冷冬,我国冬季气温受多种因素影响。今年的拉尼娜事件可能较弱,对冬季气温影响程度待定。多年期拉尼娜事件频率增加,对全球气候、环境及经济社会影响显著。我国秋冬季易出现阶段性强降温、强降雪天气,需加强防范。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拉尼娜现象与冷冬的关系

拉尼娜事件并不等同于冷冬,我国冬季气温受东亚冬季风强度、北极海冰、欧亚积雪等多种因素影响。拉尼娜事件可能引发阶段性强降温、强降雪天气。

关键观点2: 拉尼娜事件的特点

拉尼娜事件通常持续时间较长,比厄尔尼诺弱,但可能出现多年期事件,对全球气候、环境及经济社会带来持续性和叠加性的破坏影响。

关键观点3: 今年拉尼娜事件的影响

今年的拉尼娜事件可能是一个较弱的事件,未来对冬季气温的影响程度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关键观点4: 防范建议

建议农业农村部门加强对设施农业和畜牧业的冻害、雪灾和大风灾害的防范;交通部门做好低温强降雪大风灾害风险预案;相关地区和部门及时做好设备除冰、道路除雪等维护、维修工作。


正文


近期,我国多地开启降温模式,大家在深秋感受到了冬的气息,纷纷讨论冷冬是否即将到来。关于冷冬的热议,离不开“幕后推手”拉尼娜。 早在今年9月,世界气象组织就预测拉尼娜准备在秋季“返场”。 许多人认为拉尼娜的出现,意味着冬天将变得更冷甚至带来超强寒潮,但拉尼娜与冷冬是否能完全画等号?它对气候变化究竟有哪些影响?来看国家气候中心的分析。




拉尼娜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大范围海表温度持续异常偏低,也就是 连续6个月较常年偏低0.5℃ 的现象, 它的出现常伴有热带大气环流的变化,例如风、气压和降水量的变化。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反,拉尼娜对全球气候有相对短暂的降温效应。


据统计,1951年至今发生了15次拉尼娜事件,1986年以前拉尼娜事件的当年,我国冬季均为冷冬,但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1986年以后拉尼娜事件当年,出现暖冬的频率增加。


“拉尼娜”其实并不意味着冷冬。 我国冬季究竟是偏冷还是偏暖,与东亚冬季风强度密切相关,北极海冰、欧亚积雪等也起到重要作用。 不过从统计数据来看,出现拉尼娜以后,我国冬季偏冷的概率更大一些。由于今年的拉尼娜可能是一个较弱的事件,它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这个冬季的气温,还有待观察。

就发生频率而言,厄尔尼诺发生不规律,大约每两到七年发生一次,通常在一年内迅速成熟并衰减。拉尼娜的强度通常比厄尔尼诺弱,但持续时间更长,通常能达到约9—12个月,有些甚至能持续两年以上,也就是所谓的多年期。2020年到2023年就发生了21世纪首次“三重”拉尼娜事件。


国家气候中心预测
↓↓↓

未来拉尼娜连续发生的频率可能增加

从全球范围来看,拉尼娜不算是大概率事件。在过去100年里,全球共发生了20次拉尼娜事件,其中10次为一年事件,10次为多年事件。但值得注意的是, 多年期拉尼娜事件的确发生得越来越频繁了:自21世纪初以来,全球已发生5次多年期拉尼娜事件。


多年期拉尼娜事件由于对应着更强的海温异常,往往会对全球气候、环境及经济社会带来持续性和叠加性的破坏影响,并显著提高极端天气灾害的发生风险。这些观测事实揭示了目前多年期拉尼娜事件的加速趋势。



今冬易出现阶段性强降温、强降雪


国家气候中心预测, 今年秋冬季我国较易出现阶段性强降温、强降雪天气。


  • 建议农业农村部门加强对设施农业和畜牧业冻害、雪灾和大风灾害的防范;


  • 交通部门做好低温强降雪大风灾害风险预案;


  • 相关地区和部门根据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及时做好设备除冰、道路除雪等维护、维修工作。


●氛围感拉满!昆明,红了🥰

昆明大悦城正式改名!

超3万平方米!昆明人将有新“菜篮子”,位置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