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北师艺家人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官方公众号,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欢迎您的关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北师艺家人

首届“少年创意中国”暑期创意实践活动成功举办

北师艺家人  · 公众号  ·  · 2024-08-04 16:46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2004年,为推动大学一流学科建设与基础教育高质量融合发展,充分借助大学院系雄厚的学科实力,加强对中小学教育改革的专业引领和资源支撑,引领全国艺术教育高质量发展,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发起“少年创意中国”主题活动,秉承“艺术全科融合”的创意能力培养理念,旨在提升青少年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和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用创意作品传播新中国优秀文化和中国创新精神。

2024年7月28日至8月1日,首届“少年创意中国”暑期创意实践活动在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顺利开展。此次活动由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发展管理部共同主办,北京师范大学美育中心、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科技融合创新中心、北京师范大学教育集团协办,艺术与传媒学院美术与设计系承办。来自15个地区的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学校的学生参加了本次活动。



7月29日晚,全体学员和教师在艺术与传媒学院何思敬讲堂召开见面会。李嫣副教授介绍了本次“少年创意中国”暑期创意实践活动的整体课程安排和注意事项,并鼓励学员们大胆创想、全身心体验、积极实践,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创作出富有时代特色和个人特色的艺术作品。学员们也通过自我介绍和破冰游戏增进相互了解。

开班仪式

7月30日上午,“少年创意中国”暑期创意实践活动正式启幕。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甄巍教授、办公室周蓬勃主任、美术与设计系韩慧荣副教授出席开班仪式,活动由李嫣副教授主持。甄巍副院长在致辞中强调,创造是人的本能,创造力可以培养和训练获得。本次创意实践活动内容是学习艺术创意,但是创意不仅是知识性的,还需要掌握方法、需要发现真问题、具有批判性思维,并且能够与团队合作,是全方位训练自己的过程,也需要不害怕错误、积极反思的心态。更重要的是,中华文明和中国文化就是我们创新创意的重要基础,也是我们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坚定向善向好的创作立场和创意源泉。在集体合影之后,甄巍教授宣布暑期创意实践活动正式开始。

剪纸创意实践

美术与设计系韩慧荣副教授为学员们带来了一场富有创造力的剪纸艺术课堂。首先,韩老师讲授了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中国剪纸作品及其艺术特点,分析了剪纸艺术发生演变的时代性、文化性和地域性,并通过现场示范,讲解剪纸创作要点和点拨技巧。同时,韩老师还列举了部分现代艺术家的剪纸艺术作品,拓展学员眼界以及对剪纸艺术现代创意转化的理解。在课程的实践环节中,学员们根据学习到的剪纸知识和技法开展自由创作,并用剪纸图案作定制出独一无二的个性帆布包。

中国工艺美术馆现场教学

在中国工艺美术馆,通过老师的现场讲解和实地参观,暑期创意实践活动的学员们学习中国工艺美术知识,纵览千年造物史中流转的中华美学,在琳琅的珍品中感悟中国工匠精神因传承而历久弥新的时代发展脉络,体会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沉淀千年、因地制宜、审美与实用相得益彰的特点。

中国古代建筑与创意实践

美术与设计系李嫣副教授讲授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结构和榫卯的独特设计智慧,并以北京市地标建筑等现代著名建筑案例为导引,分析建筑结构要素的设计创新,引导学员理解中国传统建筑智慧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启发与意义。在实践环节,学员们分小组完成“高塔”搭建课题,运用建筑结构和几何知识并发挥团队协作精神,捕捉力学原理与结构设计的灵感火花。各小组创意实践热情高涨,面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失败与挑战都能积极应对、快速解决。

中国书法艺术创意实践

书法系法苏恬老师为学员们带来了一堂生动的中国书法创意实践课。法老师讲授了中国书法的演变历程、不同形式间的关联与特征、书法艺术的审美要素等知识点,通过《祭侄文稿》《兰亭集序》《自叙帖》等传世名家名作引导学员体悟中国书法富有感染力的笔法、章法以及其中的情感。在创意实践环节,学员们学习和临摹了梁启超先生的题字“无负今日”,还运用中国书法艺术元素设计文化衫,探索中国书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创造性转化方式,为书法艺术的学习与实践增添了趣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视听赏析与创意实践

影视系任晟姝副教授为学员们带来视听赏析与创意实践课程。通过案例讲授视听语言的景别、角度、运动、视点四种基本元素,通过《中国手作·木作》等优秀作品引导同学们理解电影创作中基本拍摄手法、运镜手法等知识点,带领学员分析视听语言元素是如何来呈现木作工艺过程和特点的。在创意实践环节,学员们分小组完成一组中国非遗故事的分镜创作,根据掌握的基本知识完成故事创编和故事板绘制。现场展示环节各组表现十分精彩,用故事、绘画与演技将中国非遗故事娓娓道来。

身体雕塑与创意实践

影视系拓璐老师为学员们带来了一节别开生面的戏剧创意体验课。课程形式以整个场地为载体,通过各种“任务”完成戏剧活动,包括观察他人肢体动作的“共同起跳”、面对面模拟“镜中人”,用肢体动作创作“油画”等。课堂上欢声笑语不断,学员们在每一轮活动中互相默契配合,创作灵感不断闪现,探索肢体语言在情景塑造与表情达意中的方法,感受戏剧表演独特的叙事方式与感染力。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中的创意

美术与设计系李江教授从理论视角向学员们讲授了自远古时期到明清时期的器皿、钱币等工艺文物中的造型特色、制造原理、创意元素与审美价值,并以宝相花纹样等图案元素为例,呈现了传统图案设计在现代工艺制品中的创意应用技巧与要义。李老师强调,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作品是中华文明辉煌艺术成就的载体,新时代的青少年应该肩负起传承和融汇古今的使命,继往开来,成为中华文化和中国艺术的传承者和传播者。

结业仪式

8月1日上午,首届“少年创意中国”暑期创意实践活动结业仪式在何思敬讲堂举行,艺术与传媒学院党委副书记陈嘉婕、美术与设计系教授李江出席。首先,李嫣老师总结了本次活动的完成情况,并鼓励同学们在学习及各个领域都能继续发挥自己独特的创造性思维、保持大胆实干的创新精神、坚守向善向好向美的创造立场。陈嘉婕老师在致辞中鼓励同学们保持创造的热情,把创造力的种子种在心里,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滋养和培育,让创造力成为未来发展的能量,成就更好的自我。陈嘉婕老师、李江老师为暑期创意实践活动学员颁发证书。


本次暑期创意实践活动是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发起的“少年创意中国”主题活动的启幕,首届青少年创意美术作品征集与评选、优秀创意美术作品展与颁奖仪式等系列活动将在新学期举行,详情请关注“北师艺家人”和“京师艺述”官方公众号。

愿每一位学员都能心怀热爱与创想,执艺术之笔绘璀璨未来!

-END-

排版:潘瑞琪

责编:黄铮烨

监制:李冰月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