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报道了中国美术学院电影学院霍廷霄教授的聘任仪式以及主题为“新主流美术创作分享”的讲座。文章涵盖了霍廷霄教授的电影美术创作经验、理念及具体案例,新主流电影的定义、电影美术的前期创作、创造与实现、减法理念、材质选择等方面。霍廷霄教授还分享了自己的团队合作经验和学生交流的机会的重要性。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霍廷霄教授被聘任为中国美术学院电影学院客座教授,并参与“新主流美术创作分享”主题讲座。
霍廷霄教授是中国电影美术学会会长,他分享了新主流电影的定义以及自己在电影美术创作方面的经验和理念。
关键观点2: 霍廷霄教授介绍了电影美术的重要性及特点。
他强调了电影美术在影片创作中的关键作用,包括将文学语言转化为视觉语言、创造新的场景、节约时间和成本等。
关键观点3: 霍廷霄教授分享了团队合作的经验和重要性。
他强调了电影美术团队与导演、摄影等部门的紧密配合,以及创作者之间的交流和沟通的重要性。
关键观点4: 霍廷霄教授介绍了电影美术的二度创作和减法理念。
他强调了美术师在拿到文学剧本后需要进行二度创作,并分享了如何通过调色等手法实现减法效果。
关键观点5: 霍廷霄教授分享了自己在电影美术行业的经验和对学生们的期望。
他强调了学生们应该始终保持对创作和学习的热爱,并对行业发展抱有信心。
正文
霍廷霄教授聘任仪式
暨“新主流美术创作分享”
主题讲座
11月4日,
中国美术学院电影学院客座教授——
霍廷霄教授聘任仪式暨“新主流美术创作
分享
”主题讲座
在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电影学院圆满举行。
中国美术学院副书记
傅巧玲
、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电影美术学会会长
霍廷霄
、中国美术学院电影学院院长
徐小明
、中国美术学院电影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
盛晨霞
、电影学院副院长兼党委副书记
付帆
、原影视与动画艺术学院院长
苏夏
、制作系主任
杨树
,导演系副主任
杨晨曦
,录音专业负责人
陈申
等校内嘉宾及多名学生共同参与此次活动,中国电影美术学会秘书长
黄非
与中国美术学院电影学院美术系主任
姬鹏
共同担任学术主持。
整场活动由中国美术学院电影学院美术系主任
姬鹏
教授主持。仪式现场,中国美术学院电影学院院长
徐小明
和中国美术学院副书记
傅巧玲
共同为
霍廷霄
教授颁发了中国美术学院客座教授聘任证书。
仪式结束后,霍廷霄教授以“新主流美术创作分享”为题,结合个人在电影美术创作方面的经验、理念以及具体案例,从新主流电影的定义、电影美术的前期创作、电影美术的创造与实现、电影美术的减法理念、美术在叙事上的功能实现、团队合作以及实践经验几个角度,向在场的听众展示了他在电影美术领域的深厚功底和独特见解,为听众提供了一场珍贵的主题讲座和宝贵的经验启示。
霍廷霄教授表示,他从电影学院毕业后,他进入了八一电影制片厂参与电影工作,见证了中国电影从改革开放初期一直到现在40多年的发展历程。文艺创作从四九年开始都是为政治服务,到了改革开放初期,出现了第五代导演如张艺谋导演等拍摄的艺术电影。1987年,霍廷霄教授作为电影学本科学生,受到了那个时代电影作品的感染。
霍廷霄教授前期参与拍摄了许多观众耳熟能详的作品,如《霸王别姬》《十面埋伏》等,近期则参与了多部新主流电影的美术创作,如《我和我的父辈》《守岛人》等。
本次交流会上他主要与大家分享的是这些能够展现所谓“新主流电影”的思维方式的新作品。原先的主流电影的主要特点是包含革命题材等“高大上”元素,而新主流电影则既具有艺术性,又有面向市场的商业属性,同时能够传递主流价值观。
《决胜时刻》(2019)海报/《我和我的父辈》(2021)海报
霍廷霄教授强调电影美术师需要与导演、摄影等部门紧密配合。霍廷霄教授认为,电影美术团队与导演最大的不同在于,导演可以坚持拥有个人审美倾向的创作风格,而电影美术师则需要配合各个不同的导演,就像在扮演一个医生,为不同风格的创作者“号脉”,去了解每个导演的不同喜好。
在过去的年代,美术工作者在剧组只是被当作一名美工,没有太大的话语权,而这几年随着电影市场与观众对大视觉、大美术的追求,电影剧组对美术设计逐渐开始越来越重视。美术师是一个为了镜头而服务的行业,所设计的场景、色彩,都是为了服务于剧作和摄影机;美术师是整个荧幕的“大化妆师”,好的美术师能够整体把握整个影片的造型。
一个好的作品,需要一个完整的合作方式。每个创作者都有自己的想法,导演与美术对画面最初的设想并不能完全统一,但为了形成整体的和谐,共同为剧情服务,双方都需要进行大量的前期磨合。因此美术师需要熟悉、了解导演的拍摄风格,这样合作时就能够快速地进入状态。
霍廷霄教授还表示,电影美术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善于交流和沟通的技能,并且具有团队精神。他认为中国美术学院电影学院的联合创作项目为学生们打造了一个非常珍贵的交流合作机会,促使学生们能够在不断的沟通之中,将自己本科所掌握的知识及能力,共同用于解决拍摄时遇到的种种困难。
霍廷霄教授认为现如今工业化体系的优势就在于各个工种的各司其职、分工明确,每个部门都用自己的专业去解决不同领域的问题,这样的工作模式极大地提高了项目拍摄的效率,极大程度上节约了时间、人力、物力等成本。
霍廷霄老师强调美术前期创作想法的重要性。电影美术需要将文学语言变为视觉语言,这就要求电影美术们拥有扎实的画面想象能力,不能完全按照剧本来设计。
霍廷霄教授以与杨亚洲导演合作的《没事偷着乐》为例,剧本中有一户人家因为住房紧张而在一棵树中间盖了一个房子,但在取景时则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在天津找了一个多月也无法找到合适的取景地。霍廷霄教授向导演提议自己创造一个新的场景,在废弃的工厂中间,按照剧情里的空间结构搭建了一个合适的场景,这种搭建后的场景就可以按照传统的方式和拍摄机位来游刃有余地进行拍摄。
在《没事偷着乐》和《美丽的大脚》等电影中,采用了许多电影美术的技术手段来解决实际拍摄会遇到的一些难题,例如穿墙而过等。
因此美术师在拿到文学剧本之后需要进行二度创作,不能完全按照编剧写的最初文本来构想画面,同时在与导演进行堪景的同时,也会对场景设计会产生新的想法。
霍廷霄教授回忆,他在参与《中国乒乓》影片的美术设计工作时,因为疫情的原因,电影团队无法到德国、瑞典进行拍摄,霍廷霄导演巧妙地利用了国旗的颜色来设计场景色彩,在条件较为局促的情况下反而打造出了独属于影片画面的特点,体现了电影美术能动性的创造力量。
图1-图2:电影《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 (2023)气氛图
图3:电影《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 (2023)截图
霍廷霄教授还分享到,在《唐山大地震》的拍摄中,美术部门通过细节设计真实地体现了那个时代的特色。金鸡奖对于《唐山大地震》的评语:“逼真的景片道具设计,真实地再现了32年间城市、家庭的变化”。
除了“逼真再现”之外,电影美术师们对整个影片的参与还可以是更深层次且更富有内涵的。霍廷霄教授举例提到影片中用一搪瓷盆的西红柿这一道具细节来展现母亲对于女儿的愧疚之情。这里的道具不仅仅是一种摆设,而是承担着一定意义。《满城尽带黄金甲》中设宴的礼台也是体现着“天圆地方”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