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派代
每日三篇干货推荐!提供电商老板、实操人员最感兴趣的鲜活资讯及热门干货。是电商从业者的必备微信公共帐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VogueBusiness  ·  从 TikTok ... ·  2 天前  
VogueBusiness  ·  从 TikTok ... ·  2 天前  
互联网那些破事  ·  拼多多宣布成立“商家权益保护委员会” ·  4 天前  
互联网那些破事  ·  拼多多宣布成立“商家权益保护委员会” ·  4 天前  
网购投诉平台  ·  《2024中国移动出行“百强榜”》揭晓 ... ·  4 天前  
小北的梦呓  ·  20个人,亚马逊一年做到10个亿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派代

既然O2O都证明是伪命题了,那打通线上线下的“新零售”又会是什么?

派代  · 公众号  · 电商  · 2017-02-10 21:34

正文

导言


有人说中国真是一个奇怪的国度,年年都有层出不穷的概念创新,可最终中国却从不是创新的源头,无数的创新还没等到后浪就已经被自己拍死在沙滩上了。




如果拿这句话来套用曾经如火如荼的O2O创业浪潮,你会发现一点都没冤枉。曾经有这么一番景象,你上街扫一圈码,你就可以躺在家里等各种上门,有人给你做饭,有人给你按摩,有人给你送水果,有人请你吃大餐。


很多便宜的比你自己费劲去找还便宜,甚至还可能会遇到免费!可惜,好景不长,这么些个“O2O”很快就随“资本寒冬”的到来纷纷偃旗息鼓,创始人的一封道歉信就结束了短暂的试错,然后所有人就都知道了,原来“此路不通”!


它们告诉我们通过这样就可以锁定客户,记录用户的轨迹和消费习惯,就可以做用户画像,就可以帮助调整动线,就可以针对性的精准营销。这确实是不错的构想,不过现实中真正能实现的恐怕还就是会员管理,其它的还要等数据有足够的积累才有可能发挥作用。


我认真听过几次马云的演讲,知道他“天大的委屈”,他说“阿里的使命是要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阿里本身就不是电商,哪里还会抢到线下去做线下的店铺?



而实体商业为什么反应会那么大,一方面固然是有一万分的不服气,另一方面也正是感受到了整体的不景气,不仅传统百货在关店,连一些代表着希望的快时尚(比如“ZARA”)都在放缓脚步,这回又杀进一个搅局者,代表性的事件还恰恰就是盒马鲜生接盘了关店的华堂商场,怎能不防?


就在昨天晚上,我们佰仕会组织一场300多人在线的线上大讨论,就讨论这个“新零售”到底是什么东东,到底会给我们的未来带来怎样的冲击。


这里我谨摘选其中几位我认为经过系统思考的观点来与大家分享,至于结论是什么,大家自己见仁见智吧(为了让大家更客观的看待他们的观点,这里将他们的单位隐去)。


   以盒马鲜生来印证


唐如辉:以盒马鲜生来印证


1.用户为中心,服务和商品更加场景化组织产品,用户消费记录可寻(到店与到家全方位组织,实现全场景流量计算和设计),用户权益价值化,表现在会员化的玩法,权益跨平台。撇开纯到店思维(纯到店流量),运营门店流量向商家或品牌收费,收租金导向的逻辑。


2.后台效率高效化,特别是在便利场景上,追求用户在一日三至五次的消费场景,便利到小时计算用户的时间价值。


3.组织效率包括建立ic商品中心,中台运营中心,门店的即时物流系统,仓管系统,订单配送的履约派送等完成。通过算法实现接单,拆单,分拣,合单,配送路由等实现效率的极致。盒马就是追求性价比,时效和品质体验。


盒马,可不是超市和信息化,他是用户导向,运营效率。如果互联网工具和数据,不能成为购物中心和超市的生产资料,产生价值,那互联网就没价值。不影响生产关系,变革效率,就没价值。


   零售正迎来一个大变革


张志刚:零售正在迎来一个大变革的时代,利用新科技和手段给消费者带来更多的价值,包括便利、品质、性价比、体验等等,让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升级。


不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旧零售还是新零售,零售的核心永远不会变。就是为消费者提供商品和服务。线上已经成为零售渠道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渠道,但没有哪个渠道会消灭另外一个渠道,没有一个渠道是完美的。


随着物联网和互联网的发展,购物的渠道越来越多,各种渠道之间的竞争也开始加剧。零售永远脱离不了:商品、经营者、消费者、交易。


   线上线下结合的商业是大道理


何一兵:新商业,核心还是商业,新在利用好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来提升人流运营,变现的能力,并进一步从流量变现的商业模式升级到流量,数据同步变现的商业模式。线上线下结合的新商业是大道理,关键是怎么融合。



移动互联网的核心本质是即连接,所以商业一定要利用这个连接。


1,突破物理时空的局限(10万方,早10点到晚10点)

2,利用连接的互动性提升体验,激活消费。

3,把人流转化成数据(这个电商天然是流量即数据),并持续积累和生长,把运营升级到基于数据,基于更了解用户基础上的精细化运营。


人有两种需求,一是省时间即效率需求(主要体现在连接效率,传统电商的价值),二是花时间即体验需求(传统商业的场景优势)。


新商业是否能即改善连接效率又实现体验升级。新商业之于旧电商不同的一个重要特性是去中心化,任何和传统商业场景结合的新商业一定是去中心化的。新商业强调的是如何帮助传统商业(比如Mall),更好的连接与服务现场与周边。


   盒马鲜生没有带来更多新思维


田洪恩:盒马鲜生没有带来更多的新思维,像是传统业务 信息化(主要是物流配送)比如说起用户这块,主要就是场景的新设计,以及会员制,但大家都知道,这应该不算创新。



我的感觉,有几点应该是可以有革命性变化,比如用户怎么来的,用户都什么特点,怎么收集分析的,阿里在这方面有独到的优势,反而没说。阿里的思路跟万达差不多。


亚马逊大数据在客户更细致的需求大数据求分析有巨大优势,阿里这方面还属于努力追赶。盒马鲜生和超级物种感觉都是在蓝海里畅游,虽然做的人多,但是做好的人很少,也算蓝海。做出来价值就大了。


   新零售本质上还是服务的升级


郑杏果:新零售聚焦的是产品的品质、时效性、性价比的体验,本质上还是服务的升级,生鲜食材最难做也最有市场,这方面其实BAT的优势都不明显优于传统服务业。科技是工具但不是核心。核心是服务体验。



从投资的角度我们是极不看好社区电商的,从社区便利店和物业拉流量自high的居多,有邻之类都不赚钱,倒掉的也无数。本质上看我更看好传统零售背景的,其实是地产商。因为时效性要求,地理位置很重要,然后就是服务体系,至于IT支撑都好办。


新零售、旧零售,归根结底就是零售。马云的布局一定有他的深意,问题是我们现在讨论的新零售是否就是社区生鲜。生鲜类的销售数据与阿里原有的在线数据是互补的。但是生鲜的线下是散沙一样的格局。布局十个银泰也杯水车薪。所以大数据是否能见效还有路要走。


   传统零售本质上依赖空间做零售


叶耀华:传统零售,不论是线上、线下还是线下线上融合本质上还是依赖空间做零售,都是以空间位置(线下铺位,线上展示位资源)为驱动,实际上是以抢占视觉这个最大信息入口,达成最终交易。但是空间位置,特殊地段(展位)是稀缺的,所以成本会越来越昂贵,效益会越来越低。



基于线下的新零售,除了线上引流互动外,主要结合内容、场景和大数据,用内容去打破地段依赖,用大数据去匹配用户的场景喜好、购物需求等,用场景和服务去刺激用户的直接购买。这些都是为了将原来传统零售依赖于成本高昂的空间(地段)成本,将购买行为设计成路径最短综合成本最低的到达方式。


马总提出的新零售简单地定义为线上线下的融合,是站在他战略视野的角度。线上的交易阿里系已经占据了70%以上了。但是就算整个线上交易也只占社会零售总额的不到15%。所以阿里系的GMV要想有大的突破就一定要整合线下,新零售更像是这一战略的一个切入点或者旗帜。


   周济:关于“新零售”与“新物种”


1、从微观经济学角度看,人类的所有经济活动本质都是一样的,即商品(包括产品、劳动及服务等)的交换或者叫交易,这个人类的基本活动永远都不会变,也不会被取代,如果变了那才是惊天的颠覆。而交易的手段、途径、工具和环境,随着人类社会特别是科技的进步,一直在不断地演变。


2、所谓互联网革命的本质即互联网思维---用户思维,本身也不是新东西,它原本就是近百年以来市场营销理论的精髓所在,客户定位、客户细分、以销定产、一切为了客户等等,也许只有工程技术学派的人士才忽然发现它们是“新大陆”罢了。


3、实体商业与电商的合作也只是交易过程中物流配送方式的改变。其实现代物流思想早已深入日美企业经营与管理的全过程中,将采购管理、库存管理、成本管理、生产管理、质量管理、营销管理以及客户管理联结在一起,已经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思维之一,而物流配送只是现代物流思想的皮毛部分。


4、这些新零售的生命力如何,还有待观察。关键还是看其创新方式的所付出的交易成本。一旦交易成本过高,对应的创新所带来增加的客户价值难以持续或成本难以覆盖,创新即宣告失败。


综上,我们肯定、鼓励并主动追求这些“新零售”的创新方式和手段,但不应对传统零售“妄自菲薄”甚至惊慌失措,“新零售们”也不要过于夸张地宣传自己“革命性”的行为,时间是最好的验证。


所有这些“新零售”都是为使交易更便捷、交易成本降低、交易效率提高、交易体验更舒适,而不是改变了交易本身。


是改良、改进、改善,而不是革命性的“新物种”,酒还是那个酒,是“新瓶装原酒”。而且,有些方法特别是其背后的核心思维在一些发达国家很多年前早已得到运用,只是我们不知道罢了。另外,从哲学角度讲,我们更不该以形式替代本质,透过形式、剥去光环找到本质才是正确的认识。


END


来源:陈方勇观点  作者:陈方勇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派代网立场,版权声明:感谢原作者的辛苦创作,如涉及转载权限等问题,请作者与派代小编联系(微信:pdgd002),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