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就就TALK
就就,90后新媒体创业者、国家理财规划师、精致生活主义者。在银行工作4年后辞掉稳定工作,从小镇回到广州创业。时刻精进、热爱生活,分享职场干货、理财经验、成长故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散户成长基地  ·  陈小群晒持仓票卖点、交割单,透露大游资都赚麻了! ·  21 小时前  
洪灝的宏观策略  ·  洪灝:人声鼎沸 ·  昨天  
信息时报  ·  涨幅超过黄金!网友:现在还适合入手吗? ·  3 天前  
信息时报  ·  涨幅超过黄金!网友:现在还适合入手吗? ·  3 天前  
海西晨报  ·  涨幅超过黄金!很多人都在买 ·  3 天前  
海西晨报  ·  涨幅超过黄金!很多人都在买 ·  3 天前  
并购优塾产业链地图  ·  生活不易,转移家庭风险后享受更美好的人生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就就TALK

孕期认怂的papi酱,暴露了中国无数职场女性的挣扎

就就TALK  · 公众号  ·  · 2019-12-30 11:00

正文

↑↑点击上方 蓝字 把我们置顶/设为星标吧

一起在职场中精进、成长~
- 这是就就的第 135 期分享 -
很多职场人都有一个疑惑:工作和生活,能平衡好吗?
对于职场女性来说,这个问题更为艰难,尤其是在婚后。
有职场妈妈曾跟我说,在决定要不要生孩子时,一手搬砖和一手抱娃的两难是最大的阻力。
毕竟, 没有人能仅凭一己之力,平衡好家庭和事业。
——就就

来源 | 网易谈心社(ID:txs163)


很多人说,这个时代的观众,越来越喜欢“大女主”“女强人”的人设。


谈得了恋爱,也搞得好事业。

家庭工作两手抓,每样都做得风生水起。


在不少人眼中,papi酱已经是这样的“人生赢家”。

最近,刚自曝怀孕的她,却公开“认怂”,坦言自己在孕期,有各种担惊受怕。
papi酱26岁考上研究生,毕业之后去跟比自己小好几岁的年轻人竞争岗位,本就不易。
竞争力减分 /《令人心动的offer》
想要生孩子,找到工作之后,又要考虑各种问题:

孕期的身体反应是否会影响自己的工作表现?
对于快节奏的职场而言,产假好像过于漫长。休完产假,工作会不会已经发生无可挽回的变动?
《令人心动的offer》
别人告诉她,孩子从出生到三岁,最好是妈妈陪伴。
可是,离开职场三年之后,她还能找到工作吗?
《令人心动的offer》
“成为母亲”,会对工作有什么样的影响?


答案,可能比你想的更复杂。


01
那群“贪心”的妈妈
像papi酱这样,想要家庭事业两边都不放手的女性,其实很常见。

去年,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一项统计报告,全国女性就业人员占全社会就业人员的比重为43.7%。


几乎占据了一半。


早在2016年,就有百分之70的女性认为,家庭和事业,两者同等重要。


《2016年中国女性、职业与幸福感白皮书》

现代的女性,哪怕是已为人母的“妈妈们”,也已经不再满足于在家里的一亩三分地做“家庭主妇”。


一方面,是工作带来的收入,能够为家里提供更多的经济保障。

另一方面,是她们越来越意识到,工作带来的成就感和安全感,是一个人在家庭之外的独立和自由。

前一阵子,颖儿接受了一个采访。


采访里,她给已婚女性一个建议:

结了婚,也要有自己的一份工作。

不一定要赚很多,但一定要有自己的事情做,不要一直盯着老公看……

被需要的感觉,会让一个人没那么焦虑。



和许多普通人一样,颖儿是“贪心”的:

一边背负着育儿的重任,一边在职场上奋力前行。


只是,光鲜亮丽的背后,是无数中国女性的挣扎。
02
职场家庭的两难


有这样一种说法,在男性和女性成为父母的时候,可能会有一部分父亲进入角色有“延迟”,他们还没来得及做好准备、适应身份转换。


但因为怀孕、哺乳一系列的事情,女性在宝宝来临的那一刻,就被迫迅速成长。


泰国短片《职场妈妈的选择》里讲述一位母亲,从前,她可以在周末和闺蜜逛街聊天、安心享受高热量的美食和香甜的梦。

有了孩子之后,生活彻底变了:

每天睁开眼,就要考虑家里的财务要怎么管理,晚饭要换什么菜式,甚至连奶水不够、小孩子摔倒,也可能被批评不是好妈妈的理由……
泰国广告《职场妈妈的选择》


身体上的变化更受不了自己的控制:


Ella曾提到自己遭受的生育后遗症,因为生产造成了子宫和膀胱脱垂,连打喷嚏、原地跳跃、跑步等基本动作都会导致尿失禁。
这是很大的困扰,生活、工作、心情都受到影响。
Ella的Facebook发文
在这种情况下回归职场,“就像戴着镣铐在跳舞”,向往在舞台上绽放自己的光彩,却总是束手束脚。


《2009年中国职业妇女生存状况调查报告》提出了一个两难的困境:如果升职需要长期赴外地办公,与家庭生活产生冲突,你会如何处理?
仅有5%的受访者坚决选择事业。
谢娜在访谈节目《仅三天可见》中袒露宝宝的重要性
有一个受访者说起自己的经历:


“四个月的产假结束,面临的是一手搬砖和一手抱娃的两难和艰辛。

职场不相信眼泪,更不会相信妈妈的奶水,母乳原来没有那么神圣,全是办公楼马桶盖上慌乱和急促。

白天满脸疲惫却始终坚定地想在职场上‘杀’出一条血路……”
更让她们感到委屈的是,在自己两头奔忙的时候,最亲密的伴侣没有伸出援手,甚至当起了“甩手掌柜”。
网络上曾流行过一个段子——当妈式择偶、保姆式妻子、丧偶式育儿、守寡式婚姻是中国女人的四不幸。
戏谑背后,流露出的是女性对男性在家庭中缺位的控诉和心酸。

《奇葩说》辩手谈中国女人的困境
大数据的结果显示,在孩子生活照料方面,主要由父亲负责的比例于十年间下降了3%,而在孩子教育方面父亲的存在感就更为薄弱,比例从30%下降到20%左右。
韩剧《死也很好》里的二胎妈妈崔敏珠,在一次公司活动中接到老师说孩子发高烧的电话,心急如焚的她央求丈夫去看看孩子,结果丈夫却推三阻四,甚至劝说她辞职。
她质问丈夫,为什么当初立下做彼此人生伴侣的誓言,如今却让我一个人养孩子?

《死也很好》二胎妈妈崔敏珠在工作中也要烦心家庭琐事
当男性还没有做好当一个好爸爸的准备,女性就已经开始投入成本和做出妥协,并且不断地退让自己的底线。
原本孩子是爱情的结晶,因为一方责任的缺失,最后却成了消磨感情的“麻烦”。

03
她们需要被温柔对待


“妈妈”,是一群伟大的人。

也是一群需要温柔对待的人。

可惜,因为生育所带来的客观上无法避免的问题,在职场上,并没有因此得到优待。


今年5月,湖南长沙的一名女司机上夜班时,因家里无人照看孩子,不得已将孩子带到了自己开的公交车上。

孩子累了横睡在车座位上的一组照片被传到网上,引发网友热议,这位女司机因此差点被辞退。


女司机确实有不妥之处。

只是她的不妥,也是“不得已”。


“面对不可承受的生命之重,我只能选择负重前行。”


在《2019年职场妈妈生存状况调查报告》里,有53%的妈妈因为带孩子分散精力,导致工作效率和职场竞争力下降;
41.6%的人在怀孕和生产期间,错过了升职加薪的良机;
33.7%的人,因为公司对职场妈妈的偏见,失去晋升机会。
生孩子对职场妈妈事业发展的影响 / 智联招聘


在经典的社会分层研究中,有两个著名的理论,“为父之赏”与“为母之罚”。
“为父之赏”,是说一个成为父亲的男人往往在职场上更受欢迎。


雇主认为,父亲形象意味 着责任感的增加,和越轨行为的减少。
“为母之罚”恰恰相反,成为母亲对于职场发展而 言,是一个劣势条件。
美国90年代有一份调查数据:每生一个孩子,女性的收入将会降低7%。即使控制因生育造成的工作年限的差异后,收入仍然会降低5%。
社会学者给出了一些解释:
比如,工作被打断,不利于母亲工作经验和年限的积累;
因为照顾小孩的压力,母亲的工作效率降低;
又或者,只是单纯因为雇主对员工母亲形象的歧视。
桩桩件件,都足以令一个职业女性心灰意冷。

当然,也有另外一种声音, “我宁愿你工资低点,最起码把家里照看好。


男人在家里可以偷懒,工作中必须勤奋,因为要养家糊口;


女人可以工作中偷懒,在家里必须勤奋,因为要让家庭和睦。


不少人看来,全职主妇不用承受来自职场的压力,不用为了那些许薪水拼尽全力,只用稳稳地待在家里,照看好家中的老小即可,简单而又轻松。


《82年生的金智英》主人公金智英本是高才生,有着自己的理想,结婚之后,因为各种因素选择在家当全职太太。

其中有这样一个场景,本来有复职希望的金智英因为婆婆的反对,公司的因素不得不放弃复职的机会,于是就有了下面的对话。

《82年生的金智英》


在丈夫看来,不工作在家里看孩子,是一种休息。


我见过很多女孩,她们在经济和其他方面都足够的能力,只是一提到家庭主妇这四个字,多少有些不屑:“明明能有自己的工作,为什么要做家庭主妇?”
她们深知独立的自由,也懂得独立的可贵。


可是,“妈妈”难道不是一份工作吗 ?成为“家庭主妇”,是一份很低级、很轻松、很没有价值的事情吗?


如果没有在家里付出的那个人, 怎么会有从家庭里走向社会的那些“人们”?


我并不希望女性成为没有工作的家庭主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