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时,朝廷设定武庙,以吕尚(姜太公)为武圣,以张良为亚圣。诸葛亮和孙武、吴起、司马穰苴、乐毅、韩信、白起、李靖、李勣等九人一起,与张良并称【
武庙十哲
】。
另外,还选了关羽、张飞、张辽、邓艾、周瑜、陆逊、吕蒙、陆抗等众多三国名将,和其他历史时期的多位名将,合计六十四人,一统入选武庙,即所谓【
武庙六十四将
】。
另一方面,作为汉末三国统一中原地区,军事战绩最多、占领地盘最大的军事将领,曹操没有入选,这令很多人为之疑惑。
而一些因为个人好恶而不喜欢曹操的人,便也大肆散布言论,称曹操生平败绩太多,言过其实,所以不配入选武庙,和其他历史名将并列……
那么,果真如此么?
其实这正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了。理由很简单,
唐朝官方除了武庙,还专门设立了历代帝王庙
,汉末三国时代的,君主仅曹操一人入选,由钟繇和荀彧陪祀。和他一同被祭祀的,是:
【夏
禹
。商
汤
。周文王
姬昌
,周武王
姬发
。秦始皇帝
嬴政
。汉高祖高皇帝
刘邦
。汉世祖光武帝
刘秀
。魏太祖武皇帝
曹操
。晋世祖武皇帝
司马炎
。北魏太祖道武帝
拓跋跬
。北周太祖文皇帝
宇文泰
。隋高祖文皇帝
杨坚
。】
也就是说,只有这些被唐朝官方承认,正统王朝的开国君主,才有资格被一并祭祀。
所以,曹操身为堂堂大魏太祖武皇帝,又为什么非要自己降格,和其他人臣武将们,去竞争武庙名额?
没错,曹操因为喜好冒险出奇兵,确实有过不少次失败甚至惨败:
-
1、荥阳之战,曹操遇董卓将领徐荣,与战不利,士卒死伤甚多。
-
2、寿张之战,曹操在主力未至时,以小股奇兵迎战黄巾军大部,靠属下鲍信死战,得以突围脱险。
-
3、争夺濮阳之战,曹操被吕布用骑兵击溃青州兵,阵势大乱,兵败坠马。
-
4、宛城之战,张绣降而复悔,曹操仓促接战,是以大败,身中流矢,护卫典韦阵亡。
-
5、再攻宛城之战,曹操久攻不克退兵,被张绣用贾诩之计追击,又遭失利。
-
6、攻打邺城之战,曹操被袁尚临城逆击,兵败撤军。
-
7、赤壁之战,曹操被周瑜水军大破,自烧剩余船只败退,麾下士卒饥饿,又引发瘟疫,死伤大半。
-
8、濡须之战,曹操以油船载士卒夜渡,被孙权用水军围杀,俘虏三千人,战死溺水数千人,被迫坚守营垒不出。
-
9、汉中之战,刘备占据险要关隘拒守,曹操连攻数月不下,士卒逃亡众多,被迫撤军。
此外,在与袁术交锋,官渡之战前期,潼关之战前期,曹操也多次遭遇战术失利。
【袁术部党与太祖攻劫,太祖出,为寇所追,走入秦氏,伯南开门受之。】
【袁绍连营稍前,依沙为屯,公亦分营与相当,合战不利。时公兵不满万,伤者十二三。】
【马超等骑追射之,矢下如雨。诸将见军败,不知公所在,皆惶惧,至见,乃悲喜,或流涕。】
但看最终战役结果,终究是曹操将吕布、袁术、袁绍、马超、董卓军余党尽数击败,张绣被迫投降,最终削平中原群雄:
逐黄巾得兖州,破袁术得豫州,灭吕布得徐州,灭袁术得扬州(北),招降张绣刘琦得荆州(北),败袁绍破袁尚得冀州,灭袁谭得青州,斩高干得并州,逐二袁得幽州,破马超、灭韩遂得司隶、凉州,
最后,两汉十三州之地,被曹操夺取了兖州、豫州、司隶、徐州、冀州、青州、并州、幽州、凉州,并有荆州和扬州的北部,三分天下有其二。
对比兄弟合力夺得交州、荆州、扬州的孙策孙权,苦战一生仅有益州的刘备,曹操当然是汉末三国时期的【
明略最优,非常之人,超世之杰
】。当得起唐太宗李世民「
以雄武之姿,常艰难之运,栋梁之任,同乎曩时,匡正之功,异乎往代
」的赞誉。
所以即使是立场敌对的蜀汉丞相诸葛亮,也不得不对曹操的个人能力十分叹服:【
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
】。
唐朝立武庙,是平定安史之乱后,一要对平叛将士论功行赏,二要对那些安史降将盘踞的藩镇加以笼络,因此才褒扬历代名将武之忠义,以示朝廷对武人的重视,以维持王朝统治。
因此,武庙是“王佐武臣榜”,而非很多人下意识认为的“名将榜”, 根本不是以军事战绩、或者军事才能为优先考虑。
所以
一切自立为皇帝、为君主,或被后人追封为皇帝的名将,都没有入选武庙
,包括刘裕、冉闵、拓跋焘、慕容垂等等,即使是西楚霸王项羽也不例外,否则不是鼓励那些如狼似虎的藩镇效仿么?
因此,看看“武庙十哲”的名单,居然连卫青和霍去病都没有,却有本身只是谋士和战略家,单独带兵时,被无名秦将打得守不住城池,只能打游击的
张良
。
【以(张)良为韩申徒,与韩王将千馀人西略韩地,得数城,秦辄复取之,往来为游兵颍川。】
还有
司马穰苴
,这种根本没打过仗的将领,因为“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典故,和一本兵书《司马法》,也成为了“武庙十哲”,得以和韩信、白起并列。
再看看:
孙武
:和伍子胥一起,被秦楚联军在淮澨之战连续击败,更被楚将子期和子西打出“焚尸之战”,狼狈窜逃,连收拾己方士卒的尸骨也来不及。
【子胥、孙武、白喜留,与楚师于淮澨,秦师又败吴师。楚子期将焚吴军,子西曰:“吾国父兄身战暴骨草野焉,不收,又焚之,其可乎?”子期曰:“亡国失众,存没所在,又何杀生以爱死?死如有之,必将乘烟,起而助我;如其无知,何惜草中之骨而亡吴国?”遂焚而战,吴师大败。】
乐毅
:五国联军一起出兵,大败齐国。自己单独作战,数年拿不最后下两城,最后为秦国作嫁,白忙一场。离开燕国后,受封于赵国,却连封地观津也丢了,只能长居邯郸,做一闲散客卿。
【明年,穰侯(魏冉)与白起客卿(胡阳)复攻赵、韩、魏,破芒卯於华阳下,斩首十万,取魏之卷、蔡阳、长社,赵氏观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