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南川大叔
相处关系助推者,生活不易;伴你成长,治愈所有不开心。让更多的家庭越来越幸福!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证券报  ·  刚刚,A股历史罕见 ·  昨天  
华泰睿思  ·  华泰 | A股策略:配置型外资继续净流入 ·  昨天  
上海证券报  ·  “30cm”涨停 ·  2 天前  
中国证券报  ·  增量资金来了!明天集中发行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南川大叔

史上最硬核妈妈:你专心考试,游戏我帮你打

南川大叔  · 公众号  ·  · 2019-06-26 21:03

正文

点上方 绿标 即可收听

文/南川大叔




01


这几天是公布高考成绩的日子。

在湖北武昌,有位王同学, 取得了675分的好成绩。

但他并不是一个只会读书的书呆子,他有着自己热爱的兴趣——打游戏。

他是某游戏的资深玩家,但眼看着升入高三,即将高考,实在是没有时间玩游戏,他就和妈妈商量,让妈妈帮自己代练游戏。

妈妈欣然答应,每天兢兢业业拿着儿子账号打游戏。

一年过去,儿子不但如愿以偿考了个好成绩,妈妈也从游戏菜鸟变成了游戏大神。



网友们直呼:



的确如此,这个妈妈实在是太不一样了。

有多少父母,总会否定孩子喜欢的东西:


你爱艺术,父母觉得浪费时间;


你看爱小说,他们说有这时间怎么不多做几道题;


你爱户外运动,他们会吼你天天就知道疯玩!

长大之后,他们依然继续否定着孩子的一切决定:


带回来的对象,怎么看怎么不顺眼;


找到的工作,一万个不满意;


你的人生规划,在他们眼里就是白日做梦。


papi酱曾经发布过一个视频,叫做《我妈爱Say No》,用搞笑轻松的方式,调侃自己和大家爱说“不”的妈妈。



我们当然理解妈妈说“不”是对我们的爱,但这种爱也让我们饱尝被否定的滋味。


父母总会担心孩子的一举一动,生怕他一不小心就掉进沟里,怕他们误入歧途。


所以把孩子的每个决定都视作洪水猛兽,恨不能替他过完这一生。

其实真的没必要。


02


真正的爱,是爱屋及乌

电影《狗十三》中,无数人从李玩身上看到了自己。

她的家庭乍一看没什么问题,从小被爷爷奶奶疼爱着,父亲再婚后另娶,后妈对她也没有什么过分的行为。

父亲送她一只狗,她给狗取名爱因斯坦。


可是爷爷却不小心把爱因斯坦弄丢了,李玩歇斯底里地大哭,不断地吵闹, 好说歹说都不行



站在大人的立场,那只狗是真的回不来了。


纵然孩子吵闹,他们也无可奈何,他们也完全不理解,一只狗难道比家人更重要。

父亲打了她一顿,李玩才安静了下来。

继母为了让她开心,重新买了一只新的狗,李玩也平静地接受。

她渐渐不吵不闹,成为一个惹人喜欢的姑娘,但内心里最珍贵的东西,却永远都回不来了。



我们小的时候,也都会把一些匪夷所思的东西视作珍宝。


可能是一个丑陋的旧玩偶,可能是一颗闪亮的弹珠球。

当你的东西被大人弄坏或者弄丢,他们很少有人会和你一样着急绝望。


更多时候会漫不经心对你说,不就是个垃圾,有什么好难过的。

几米在《我的错都是大人的错》中说:


“大人都忘了,他们也曾经是小孩。他们的口袋里,曾经藏有各种怪兽,他们的脑袋里,曾经浮现奇幻彩虹。”


每个人都有他珍视的东西,真的爱孩子,就该爱屋及乌。

爱他的爱好,爱他所爱的人,并和他一起守护内心最珍贵的东西。


03


真正的爱,是感同身受

今年的硬核家长并不止上面那位帮忙代练的妈妈。

在上海,有一位49岁的宿管阿姨,连续三年旁听大学课程。


每天除了工作还要抓紧时间学习,最后和儿子一起考上了研究生。

她曾经是一个陪读母亲。

每天盯着儿子做作业,可是她发现,这样盯着孩子做作业,效果并不好,儿子显得焦虑紧张。

后来她把盯着儿子读书变成了和孩子一起读书,她发现这样更加能够体会孩子读书的辛苦。



2015年儿子考上了大学,她决定陪孩子一起学习。


去年,她和儿子一起开始备战考研。

对于年近50的他来说,学习并不是一件容易事,知识点时常背了忘、忘了又继续背。

最终皇天不负有心人,她和儿子一起过线,顺利被录取。




最近看到这样一句话, “看我长大,不如陪我长大。

在很多父母眼中,教育孩子就是把自己已知的经验都教给他,让他更好的适应社会、独立生存下去。

他们常常挂在嘴边的话是:


“我走过的路,比你走过的桥还多。”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你以为我没上过学吗?”

可常常不适应社会的人,并不是在父母眼中幼稚天真的孩子,而是经验丰富老道的父母。

真正的代沟,是孩子已经长大,而你永远活在过去。


每个人的生命都无可复制,你的孩子所经历的一切与你也迥然不同。

真正的爱,是感同身受,与他一起体会这个每天都日新月异的时代。



04


真正的爱,是平等尊重

中国父母最爱做的事,就是趾高气昂地教育孩子。

在他们眼中,父母是权威的,孩子必须顺从。

真正的崇拜不是重压之下的屈服,而是凭实力让人心服口服。

孩子除了年纪小之外,和我们并没有任何不同。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