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苹果基本面交流
做现货商、期货、投资者、交割库之间的纽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医脉通临床指南  ·  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这些诊断标准你都清楚吗? ·  21 小时前  
医脉通临床指南  ·  卒中后心律失常监测,ACC共识发布! ·  21 小时前  
赛柏蓝  ·  健康品机会来了,直供京东阿里抖音美团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苹果基本面交流

群聊记录20200829 今年好果会好价吗?

苹果基本面交流  · 公众号  ·  · 2020-08-29 23:45

正文








1

行情讨论


  1. 涛:冷库老板说库存苹果说涨了,哪部分货涨了呢?出口70苹果是涨了点,果农低价位的货确实是涨个两毛左右钱。你问手里有货的客商,哪个不说不好出手,赔多了舍不得,赔少了卖不出,客商货还在落价。

  2. 苹果:今年库存苹果卖不完。秋季新果低开后抢收的基础是建立在手上还有钱,还能够应对接下来的销售风险才会抢收。今年客商会非常谨慎,手上没货的会谨慎收购,更别说手上还有气调库货没卖完的客商了。去年大部分果商冷库赚钱,手里底气足,今年跟去年完全反过来。

  3. 长城果蔬:越是优果今年赔的越惨。

  4. 金牛果业:今年收购季,三块钱果商难以接受,尤其是疫情影响,市场苹果购买力相对也会受点影响。

  5. 衣建功:今年赔钱的客商多,客商挣钱才有钱收购,客商赔完了,不敢出手收货了倒霉的就是果农了。 去年入库的老百姓一年的辛苦都在冷库赔进去了,今年价格合适收货客商多的话是不会去入库的。作为一个果农,通货1.5~1.8,一二级2.4,新2001的价格3.5左右就可以啦,今年老板大都赔钱了,让老板们挣个钱,孵化出新生力量,延续苹果行业的持久发展,再者来说,今年疫情,而且全国增产,今年多灾多难,苹果质量差,低价位果冲击中端市场,收购价高的卖不动货,注定后期就得保本或者赔钱,当然不排除高端货高价位收购的市场,人家有特供渠道,收购量不是特别大,稳赚不赔。

    今年雨水大好果必定会减少,今年受疫情影响,冷库苹果价格低,果农投入减少,钙肥缺失,苹果毛病增加,好果大大减少。

  6. 奚吉留:往年红将军赶中秋有节日带动,今年中秋晚重叠十一赶不上。

  7. 虎啸风生:今年红将军,如果在9/10号左右下来,价格不会太低,会高开低走,一直落价,今年红将军价格影响不了新富士价格。19年库存,70#富士苹果,多不多?确实多,但70#库存客商,基本不赔钱,挣了钱客商的多,今年70#收购价格会怎样?有70#65#号苹果价格支撑,新富士价格会低到哪里去?今年开称价格不会太高,但现在不敢就一定下结论,看看西北解袋产量,质量价格,就决定了。

    今年秋天如果质量好,价格合适(不超过3元),那明年出库价格能高于入库价格。再就是2021年是社会各方面向好的一年。

  8. 苹果贸易商:2.5开称,叠加质量好,赔钱机率非常低。

  9. 高杰:总的来说低价促进消费,苹果这品毕竟耐储存,销售时间长,要是通货真的在1.5元左右的话,收购商基本没风险,那么大家就会抢收,价格也会上涨的。16年那年我们这开行也是1.6元左右吧,不过没几天价格也涨起来了,早收的年前都赚钱,后收的让早收的压着到最后也不好过。

  10. 苹果红透了:14年80果从3.7,由于气温高,温差小,湿度小,苹果不上色,一个星期涨到了4.5。

  11. 高杰:14年确实是收购时涨价很猛,后期我们下果园123级都收到3.8元了。15年现在我们这里还有在市场连路费和箱钱都卖不出来的,一斤要赔4元多呢。

  12. 飞越无限:14年我收4.5,我老乡大部分收4.3的多,4.3赔钱的比较多。14收15年卖是中高端货赚钱,中低档货亏损。15年上半年亏损了大家应该谨慎的,但15年就演变成了收中高端货的人特别多,价格抢得高,加上上色不好质量差,只要收购量大一点的到16年就亏大钱了。15年我收3.6-4块,16年整个面虎皮比较严重,我有一部分卖了2.4-2.8,那年我也损失惨重。

  13. 烟台交割果公司小高:苹果收购存储整体来看,就两年是挣大钱的。数量决定大行情。行情好,破质量苹果都挣钱。行情差,质量好也赔钱。物以稀为贵。这些年,产量大于需求量的增长,好行情不多。

    今年全国产量如果是减产10%,需求也可能也下降10%(收入下降);如果今年好果比正常年份下降15-20%(霜冻、冰雹),但去年全国质量差(病多、果面差、干旱上色差),也比正常年份下降15%-20%,也不能认为今年好果就稀缺。



2

文章精选


苹果会走什么逻辑? (8月27号)


苹果期货上市三年了,市场越来越理性,发现价格和套期保值的功能也愈发体现的清晰,当下苹果会走什么逻辑呢?

一 供需关系。供应端已经没啥讨论的,西部局部减产,严重的区域减的实在是厉害,综合到全国区域的减产幅度低的有说4-5% 高的有说15% 我是觉得卓创资讯测算的8%左右更接近事实,这对于年产4300万吨的苹果,今年还会有近4000万吨供应市场应该是绰绰有余。今年甘肃各个县借着扶贫的名义搞了很多500-1000吨的气调库,烟台造库的几个厂商在西部接了很多项目,秋天就要全面开工建设了。西部有很多隐藏的产能,没有记录在册的,往后苹果只会越来越多,今年甘肃这么拼命地批量建库,说明也要开始往产业化方向走。

需求端分歧就大一些,一种说法,疫情导致苹果销售缩短了一个月,才使得库存老富士没有消化掉,另一个说法是疫情导致各个行业收入降低,导致消费和购买力下降造成的。个人比较赞同第二种说法,疫情不仅仅在中国,目前依旧在美国 巴西 印度肆虐,对全球经济都是打击。仅就水果而言,从大棚樱桃一直到现在的桃子 西瓜和各种进口水果,价格几乎都是正常年份腰斩甚至更低,整个水果集体如此,倾巢之下,岂能说苹果仅仅是耽误了销售时间呢?3月份疫情严重期间,电商发货,社区直供,城镇集贸市场拉走了多少苹果?价格低于1.5就能快速走量,一袋子装8-10斤,然后卖20-25一袋,到今天这个销售方式还在如火如荼。

二。管理层价值取向的变化。苹果上市初期,管理层的意愿是制定高标准,交割品是高端果,希望引导产业,从种植环节就把控好质量,种出好果子,卖出好价格。在市场实践过程中发现,这只能算一个美好愿望,传递到种植环节太难了。今天从公开媒体看到,期货业协会网站,期货日报,郑商所发布公众号 三家都报道了一件事情,期货交割标准引领产业科技创新,介绍了齐鲁泉源最新一代苹果自动化分选设备以及新设备应用会带来的行业改观,连续三篇报道向市场传递了一个明确信号,顺应产业,贴近现货,交割品不是高端果,只要符合交割标准就可以。在这之前,更是连续第三次下调交割标准,基准容许度从5调到10然后一下子调到20 这个下调幅度问问产业客户到什么标准了,或许就豁然开朗了。7月西安8月烟台,不到一个月时间组织了两次产业座谈,听取产业意见,优化交割流程,让卖货更顺畅,会议上明确说不要认为交割品是洛川苹果 蓬莱苹果,就是符合标准的红富士苹果,遵照标准,遵守规则。英雄不问出处,符合标准即可。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