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耳朵里的博物馆
和娃去博物馆,不懂找我~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哲学园  ·  看与思考之间的边界 ·  昨天  
哲学王  ·  内卷,是全社会的无声悲哀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耳朵里的博物馆

仰观历史,横看世界,DK又一新书上线!

耳朵里的博物馆  · 公众号  ·  · 2024-12-30 17:04

正文

点击下图,即可购买


在这个知识如潮、梦想启航的时代,每一所名校都如同一座灯塔,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精神风貌,引领着无数学子破浪前行。


而在这光芒万丈的背后,往往隐藏着最质朴也最深刻的寄语——校训。


它不仅是学校精神的凝练,更是对每一位学子寄予的厚望与嘱托。但在阅读各高校校训的时候,我们不难发现:很多知名学府的校训都有着很强的共性。

北京化工大学校训——宏德博学 化育天工

北京邮电大学校训——厚德 博学 敬业 乐群

西南政法大学校训——博学笃行 厚德重法

东北财经大学校训——博学济世

……

你发现了吗?这些校训中,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一个词——“博学”。


为何“博学”会成为高校校训中的“热词”,各大高校在培养人才方面为何将“博学”作为育人治学的根基和方向呢?

《南史·隐逸传下·陶弘景》中有云:“读书万余卷,一事不知,以为深耻。”意思是说,读书读了一万卷那么多,发现有一件事自己不知道、不了解,深深地认为这是一种耻辱。


这体现了陶弘景在求学上态度认真,会虚心求教,汲取方方面面的知识。“君子以一事不知为耻”强调的是治学的严谨。


如今的人们尽管认识到教育和研究所得难免存在一定局限性,但对那些智力卓绝、学识渊博的人总是充满敬仰,称赞他们是“博学的人”。



纵观古今世界学术历史,提起“博学的人”,我第一个想到的便是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


没错,就是那位画出蒙娜丽莎迷人微笑的“大胡子画家”。和大多数人一样,我最开始知道达·芬奇也是从画作开始。



《最后的晚餐》、《抱银鼠的女子》、《蒙娜丽莎》等名画让画家达·芬奇的形象在我脑海里根深蒂固。


以至于后来,当我了解到达·芬奇在音乐、建筑、数学、几何学、解剖学、生理学、动物学、植物学、天文学、气象学、地质学、物理学等领域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时,我受到了极度的震撼。


一个人能博学到这种程度,在各个领域取得如此成就,简直不可思议。


天文学方面,达·芬奇对传统的“地球中心说”持否定观点,认为地球不是太阳系的中心,更不是宇宙的中心,而只是一颗绕太阳运转的行星。认为月亮自身并不发光,它只是反射太阳的光辉。



物理学方面,重新发现了液体压力的概念,提出了连通器原理;发现了惯性原理;设想光的传播由中心向外传播,设计并进行了针孔成像实验;根据眼球的构造和功能设计了光学仪器;总结出河水的流速同河道宽度成反比,并用这一结论说明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



解剖学方面,达·芬奇掌握了人体解剖知识,发现了血液的功能,认为血液对人体起着新陈代谢的作用,并认为血液是不断循环的。



除此之外,在考古、水利、建筑设计、土木工程等领域达·芬奇也都取得了极为杰出的成就,很多涉及和发明时至今日仍在发挥作用。



如果说达芬奇离我们太过遥远,他的全才形象仿佛是历史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星辰,那么最近让我眼前一亮的小孩,就是现代生活中的一束耀眼的新光。


作为家长,我们都想让自己的孩子自信大方、博学有理想。 真正的博学,不是每门学科都考100分,也不是单纯的知识积累, 而是有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能力。


如果你也想让孩子拓宽认知边界、拥有更高的人生起点,最便捷的方式就是通过阅读那些拥有海纳百川、包罗万象内容的书籍来拓展和延伸。


比如我现在手上拿着的《DK时间线·图解万物简史》和《DK时间线·人类群星璀璨时》这两本书,能让孩子仰观历史、横看世界,真是让我眼前一亮,我迫不及待地想把这两本书介绍给大家!


首先介绍《DK时间线·图解万物简史》。


点击下图,即可购买



时间线视觉梳理,历史事件有序呈现


本书将“时间线”的概念贯穿始终,以时间为轴梳理出学科领域、科学理论、历史事件的发展演进脉络,将乍看之下繁杂的知识点巧妙地串成串,让读者在阅读中顺畅地形成顺序记忆,历史事件再多都不会颠倒和错乱,知识架构水到渠成。




课外阅读有效辅助课内知识点理解


这本书的知识覆盖范围极广,从史前文明到现代科技,从物理生化到哲学文学,从地缘政治到战争事件,包罗万象,涵盖古今。


书中的很多知识点都与课标内的知识体系相契合,比如文学史专题中,既有《西游记》的相关介绍,也有关于“意识流”的具体讲解,能够帮助学生读者对课内知识加深理解。


人文关怀在书中得到充分展现


读这本书,能够感受到浓厚的人文关怀,书中对世界上的众多民族都进行了专题介绍,你能够读到古埃及人的非凡智慧、古希腊人的科学发明、中华民族的辩证思想、维京人的勇猛顽强……



正是生活在不同地域、拥有不同肤色的民族发展出各具特色的人类文化,才让这个世界变得多样而精彩。


在了解世界各民族取得的闪耀成就之时,感受到的是人类文明的博大与璀璨。



一图看懂演进全貌


这本书的副标题叫做“图解万物简史”,但整本书读下来,我会由衷地赞叹这是一本“通史”。


DK公司为编撰这本书投入了大量心血,让每一个主题,每一条时间线都贯通古今,将事物从无到有,从原始到先进的发展脉络勾勒得清晰而具象。


读完之后,仿佛打通了脑海中的“任督二脉”,感觉整个人都通透了。


跨页彩图呈现恢弘图景


接下来为大家介绍《DK时间线·人类群星闪耀时》。


点击下图,即可购买


时间线为轴,人物再多不凌乱


书名中的“时间线”概念,在内容中贯彻始终。


177位中外历史名人,分别于“Before 3000 BCE 战争与秩序”、“3000BCE — 500CE 文明的蜕变”、“500 — 1450 意识觉醒”、“1450 —1750 探索与发现”、“1750 — 1914 精神格局”和“After 1914 和平与发展”六个大模块划分开来。



再逐个以人物意识觉醒、发展推进的时间线轴,来将繁杂的知识点巧妙串联,让读者在阅读中顺畅地形成逻辑记忆。



先有前因,再有后果;萌生想法,才有行动。


在这样的逻辑推动下,孩子阅读起来才会知晓:史书上冷冰冰带过的名字,背后有多精彩。



例如课本中高度概括出的一句:秦始皇统一华夏。这7个字的背后又有什么呢?

有七国争霸的时代背景、有秦始皇幼年继位面对的乱象、有开创帝制的先河、还有统一文字的长远规划……



而这样形象丰满的历史人物,再拿给孩子去看,无论看多少,孩子都不会觉得冗杂和错乱,知识架构自然水到渠成。



用图像串联记忆,过目不忘


孩子对缤纷的色彩有多感兴趣,无需我多做赘述,各位家长朋友们一定都有了解。

《DK时间线·人类群星闪耀时》沿用其系列书籍一贯所具备的高质量彩印,囊括近1000幅高清图片,复刻真实的历史画面。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