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近现代史研究资讯
侧重二十世纪中国政治社会史、政治经济史,中共党史;历史学新书、新刊、论文;中央地方文献资源;以及很少有我们找不到的电子书。总之,专业是中国近现代史当代史。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CFC农产品研究  ·  【会议邀请】油脂油料月月谈(第22期) ·  2 小时前  
CFC农产品研究  ·  中央一号文件发布 2025/02/24 ·  15 小时前  
兵团零距离  ·  万物竞发争春来 | ... ·  17 小时前  
兵团零距离  ·  万物竞发争春来 | ... ·  17 小时前  
寿光报  ·  火爆!远销40个国家…… ·  昨天  
寿光报  ·  火爆!远销40个国家…… ·  昨天  
微观三农  ·  “桂字号”农业品牌 | 容县沙田柚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近现代史研究资讯

建投读书会| 张仲民:新文化运动期间的胡适“崇拜”

近现代史研究资讯  · 公众号  ·  · 2019-05-14 20:48

正文

“建投读书会 · 澎湃北外滩”

大师系列 · 新文化大师



第二期

偶像的形成:新文化运动期间的胡适“崇拜”

——张仲民谈胡适



上海,是胡适思想形成的关键之地。


1904年,胡适入上海梅溪学堂读书,直到1910年他考取庚款官费生赴美,这期间,少年胡适博览群书,积极思考,关心社会现实问题,炼就了以后引领中国学术界、思想界的诸般本领。特别是学会做白话文和充分利用趋新报刊,在日后的新文化运动时期,这些都帮助着他塑造了“青年偶像”的形象。



新文化运动初期,留学美国七年归来的胡适出任北京大学教授,凭借在《新青年》等新思潮类报刊上发表的多篇文章、通信与评论,特别是率先揭橥白话文运动和文学革命的大旗,饱受舆论关注。加之其留美“博士”的头衔以及美国哲学家杜威门徒身份的“加持”,自身形象也上佳的胡适迅速“暴得大名”,万众瞩目,成为诸多知识青年崇拜的偶像,一言一行广被关注。而胡适本人也利用此机会积极扩展自己的人脉与声望,积极同来自包括北京大学在内的全国各地青年互动,从而影响了包括傅斯年、罗家伦、顾颉刚、舒新城、余家菊、曾琦等在内的诸多青年精英。



5月18日(周六) ,我们邀请到复旦大学历史系暨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 张仲民 教授,为大家带来“ 偶像的形成:新文化运动期间的胡适‘崇拜 ’”这一专题演讲,通过追溯这位近代精英人物的言行事功,细看其格局与识见对近代中国的影响,带大家于历史脉络的探究中找寻历史的实际。


活动详情




活动时间 :2019年5月18日(周六)14:00-16:00

活动地点 :建投书局·上海浦江店传记图书馆(虹口区公平路18号8栋嘉昱大厦一层)

特邀嘉宾 :张仲民 复旦大学历史系暨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教授

报名方式 :扫描二维码免费参与报名



嘉宾介绍

张仲民


复旦大学历史系暨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教授,兼南京大学亚太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亦从事历史学理论的译介工作。出版专著《出版与文化政治:晚清的“卫生”书籍研究》《种瓜得豆:清末民初的阅读文化与接受政治》,合译《捍卫历史》,合编有《新文化史与中国近代史研究》《近代中国的知识生产与文化政治——以教科书为中心》《药品、疾病与社会》,并发表论文、书评多篇。



书目推荐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