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梁蓬飞、特约记者吴旭报道:6月20日,107名新聘军委军事训练监察员完成系统集训的加钢淬火,开始奔赴各战区、军兵种部队展开新一轮监察。从2014年开始探索建立全军军事训练监察制度,到2016年正式确立我军军事训练监察体制,至今3年多来,军委机关有关部门已组织10多个波次的监察活动,对从体制机制上纠治训练中与实战不符的思想行为,推动实战化训练落实见效与创新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据军委训练管理部领导介绍,很长一个时期,我军军事训练重决策部署、轻监督落实,始终处于“自我设计、自我检查、自我考核、自我评价”的循环之中,这种“既当选手又当裁判”的模式,极易导致训与不训一个样、训好训坏一个样。只有创新体制机制,打造强有力的第三方监察力量,才能使军事训练真正成为硬任务、硬指标。
根本性的改变,始于新一轮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随着军委和战区、军兵种、武警部队两级机关设立训练监察部门,我军军事训练监察体制正式确立,并初步构建起综合监察、专项监察、回访监察、受理举报、专题调研同步发展的训练监察体系,形成“机关组织、专家支撑、上下联动、常态开展”的训练监察运行机制,实现了训练领域“决策—执行—监督”的管理闭环。
督政、督法、督效、督纪,军事训练监察搅动我军实战化训练“一池春水”。各级训练监察组坚持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按照能打胜仗核心要求,深刻把握“为战教战、问题导向、依法从严、推动整改”基本原则,创新运用问题导向法、清单工作法、标准程序法和综合作业法,结合院校部队正常教学训练计划安排,深入开展全方位监察。
查阅资料、个别谈话、组织座谈、问卷调查、跟训跟演、现地查看、抽问抽考……军事训练监察组所到之处,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要陪同、不扰部队、不留情面,3年多来共指出19个方面800余个问题,并与部队官兵面对面共同研究改进措施。
为进一步增强对军事训练领域违规违纪行为的震慑力、对查处问题的整改力、对实战化训练的推动力,军事训练监察树立起鲜明的追责问责导向,连出“重拳”——
2016年底,中央军委办公厅发文,点名通报28起违反训练制度规定的典型问题,涉及全军45个师旅以上单位,其中3起问题线索移交纪检部门处理。
2017年春节刚过,军委训练管理部、军委纪律检查委员会联合下发《关于对违反军事训练制度规定问题处理结果的通报》,对57个单位、99名干部追责问责,其中不乏军级单位甚至副战区级单位,全军官兵深受震动。
贯彻落实习主席和中央军委关于军事训练的决策指示更加坚决了,执行军事训练规章制度更加有力了,训风演风考风教风学风研风明显好转了,练兵备战责任逐层压紧压实了,军事训练的中心地位更加巩固了……在军事训练监察“第三方力量”的强力推动下,放眼全军,聚焦实战、改进训风正在军事训练领域形成压倒性优势,我军实战化训练呈现出向上向好的喜人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