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留神,中国基金业在这个“五一小长假”开创了历史:新发基金因为募集合同“未生效”,把到账的钱全部退回给投资者!
2017
年
4
月
29
日,嘉合基金发布公告:“嘉合睿金定期开放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因未能达到基金合同生效条件,基金合同暂不生效。(见下图)
这是这意味什么?根据该基金的招募说明书,这意味着基金募集失败,基金公司将倒贴一笔钱。具体见该基金的招募说明书的相关条款(见下图):
为什么会出现“募集合同未生效”的情况?说到底,是两个原因:
第一,
钱太贵了;
第二,
钱不好赚了。
“嘉合睿金定开”合同生效的门槛其实并不高,只要凑齐
2
亿元资金,找到
200
个投资人就可以开张了。按照以前的玩法,到市场里支付高一点的资金成本,找到
2
亿元一点都不困难;至于
200
个投资人也不难,让基金公司员工发动亲朋好友,很快就可以拉够人头。要知道,该基金的起卖价是
10
元,凑够
200
人轻轻松松。
时间也不是问题。即便第一个月没有找到足够的钱和人,还可以延长
2
个月。
而嘉合基金显然意兴阑珊,没有延长的想法,就宣布合同未能生效了。
为什么会这样?公司没有给出解释,我们只能猜测。
最大的原因,当然是“担心亏钱”。
嘉合基金成立于
2014
年
8
月
8
日,总部在上海,注册资本金
1.1
亿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基金募集、基金销售、特定客户资产管理、资产管理和中国证监会许可的其他业务。按照工商登记,公司的股东有
5
个:
嘉合基金是一家规模较小的基金公司,在
2016
年
116
家基金公司规模排序中,只位居
95
位;而在
2015
年末,则排在
66
位。
2016
年,公司管理的基金规模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
可见,对于这样一家实力不算雄厚的公司来说,亏钱的买卖轻易是不能干的。所以,与其勉为其难把“嘉合睿金定开”募集成功,付出巨大的资金成本,还不如不干。
此外,国内的投资环境目前也发生了较大变化,
“嘉合睿金定开”投资标的包括股票、债券、债券回购、同业存单、股指期货等。
在央行货币政策转向,市场利率不断走高,一季度甚至出现缩表的情况下,在这个市场里赚钱将变得非常困难。
而监管层对市场的监管越来越严厉:比如,近日出台了基金发行新规,要求基金产品中单一客户持有占比需低于
50%
,且这一新规以
3
月
17
日为新老划断界限。
而“嘉合睿金定开”恰恰被新规限制住,这样给基金的设立平添了一个新的困难。
钱贵了,钱难赚了,门槛提高了,所以干脆就不玩了。
根据基金一季度的季报,过去几个月基金规模出现大幅增长的是天弘余额宝基金,其规模从
2016
年
12
月末的
8083
亿元大幅跃升到了
1.14
万亿,成为增长最强悍的基金。
为什么“嘉合睿金定开”这类
2亿
规模的证券投资基金募集资金越来越困难,而余额宝这种不投资股票的货币基金却突然“灵魂附体”,
动辄每月增长上千亿
?你看看余额宝收益率的走势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