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环评互联网
★☆用互联网服务于环境影响评价,推动环评信息化、资源共享、和技术分享。☆★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东方网  ·  上海5名公职人员被查 ·  2 天前  
警民直通车上海  ·  少年离家出走,看民警如何用三十分钟就找回.. ... ·  3 天前  
警民直通车上海  ·  少年离家出走,看民警如何用三十分钟就找回..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环评互联网

江西:2024年以来对55家环评机构及75名编制人员予以通报和失信记分处理

环评互联网  · 公众号  ·  · 2025-02-07 18:07

正文

今年1月,江西省委、省政府联合对外发布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实施意见,立足绿色生态是江西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以及江西作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省,对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工作作出系统部署。
“通过实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明底线、划边框,力求精准管控。”江西省生态环境厅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处处长张英剑告诉记者。
这是江西不断夯实环评制度基础、防范源头污染的又一有力抓手。近年来,江西省生态环境厅深入推进环评制度改革,全力服务重大项目建设,走进企业纾困解难,环评审批大幅提速,保障“快速度”又有“严要求”,“亲近企业”也做到清正廉洁,努力助推绿色发展,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

优化环评高效服务 减污增绿保障发展

近期,江西省生态环境厅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处收到某个项目环评文件,这个项目已被纳入江西省发改委2024年第二批省重点建设项目计划。
江西省生态环境厅高度重视,迅速对此项目启动环评审批相关工作。评审过程中,发现项目存在现有工程环境问题较多、技改项目排污量需进一步削减等问题。2025年1月6日,为实地了解项目情况,环评处处长、具体经办人员、技术评估人员专门前往实地进行现场调研和帮扶, 从源头防控和末端治理等多个环节提出减污意见和建议,主动指导企业妥善解决项目环评审批存在的问题
“我们提前介入、主动服务,采取简化手续、并联审查、精准指导、科学帮扶等十条帮扶措施,加快推动‘1269’产业链项目和重大项目落地建设。”江西省生态环境厅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处四级调研员熊宽介绍相关情况时说。
江西省生态环境厅组建12个对口帮扶小组 开展“点对点、面对面”的项目环评服务
钢铁行业是江西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1269”行动计划的重点产业,也是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点领域,从2021年开始,江西省生态环境厅服务专班先后5次前往新余钢铁集团,现场指导企业完善污染防治措施,加快绿色发展转型。在江西省生态环境厅的支持下,新钢电弧炉异地技改项目、综合料场环保改造项目等37个清洁生产技改项目得以顺利实施。
“我们电弧炉节能环保升级易地改造项目能这么快落地建成,离不开省生态环境厅在项目规划选址、总量指标保障、治污工艺选择方面给予的指导和帮助。”江西新钢集团电弧炉节能环保升级易地改造项目部副总指挥罗仁辉向记者反馈说。
每年年初伊始,通过发函等方式加强与行业主管部门联动与会商,及时收集地方政府和企业涉及环评方面的诉求,江西省生态环境厅建立项目环评服务台账,常态化调度、清单化推进,全程跟踪服务。
2024年以来,江西省生态环境厅已经推动解决各类难题和诉求45个。2025年度环评相关诉求的征集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中。
同时,江西省生态环境厅精准对接项目需求,建立环评审批“绿色通道”,主动做好环评审批服务工作。
截至目前, 2024年累计推动江西省级层面110个示范引领性重大项目完成环评手续。
把好环评源头关 因地制宜保护生态
2024年12月,江西省生态环境厅在审核全省普通省道网规划时,发现有两条规划道路位于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建议规划编制单位取消了上述两条规划道路,从源头避免道路施工与运营对生态功能的不利影响。
“我们提前介入各类规划编制工作, 主动服务水利、交通等部门和园区管理机构,推动开展规划环评及其审查工作 。”江西省生态环境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处四级调研员李慧霞介绍说。
江西省生态环境厅充分衔接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识别区域、流域重大生态环境问题和制约因素等,为规划优布局、调结构、控规模提供重要参考,从源头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2024年以来,累计完成余江工业园、宁都工业园区等15项规划环评审查工作。
江西省生态环境厅根据上饶市产业优势和资源禀赋,全力支持上饶市做大做强有色金属产业链和新能源产业链,提前介入,跟踪调度,先后对上饶市致远、江西金叶、西沃贵金属、上饶电镀集控区等23个重点项目给予了审批支持,实现了上饶市各县区调研帮扶全覆盖。
“我们坚持依法依规审批,严守生态环境质量只能向好不能变差的底线,对不符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有关法定规划,以及不能满足区域环境质量改善目标管理要求的项目环评一律不予批准。”李慧霞说。
去年,江西某县一个紧固件生产企业准备配套建设一条电镀生产线,由于项目纳污水体有灌溉功能且水环境容量低,经会商研究后, 不予受理这个项目环评文件
推进环评“阳光审批” 廉洁服务绿色发展
“我们充分发挥大气、水、土壤、固体等环评联审部门联合把关作用,环评审批意见需经审批处室与技术评估部门沟通会、处务会、厅联审会等集体审议,不得出现未经联审的环评批复,杜绝个别人‘一言堂’、少数人说了算现象,防控可能发生的廉政风险。”张英剑介绍情况时说。
江西省生态环境厅对环评全过程进行风险防控。联审会后,环评文件需按照会议意见修改完善,联审部门就修改完善内容进行复核并签字确认,下次联审会需就环评文件修改完善情况予以报告。
同时,江西省生态环境厅施行领导干部干预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审查登记报告制度,各级环评审批审查部门要健全集体决策的工作机制,减少自由裁量权,确保环评审批审查依法依规科学决策,杜绝违法违规审批行为,有效防范任何形式干预审批审查行为对审批决策的影响。
在做好防范廉政风险的基础上,江西省生态环境厅努力 提高环评工作人员业务能力
2024年4月,江西省生态环境厅举办 全国首次环评与排污许可技能大比武 ,组织全省环评与排污许可业务工作人员全员参赛,进一步提高环评队伍的能力和水平。
江西省生态环境厅要求相关设区市对大比武活动中考试成绩较差的县区及参赛人员,分别采取上收环评审批权限、跟班学习、定期培训、选配人员等方式,不断倒逼提升环评审批能力。
江西省生态环境厅定期开展环评文件抽查和技术复核,持续打击环评文件编制不负责任、粗制滥造等行为,不断提升环评文件质量。 2024年以来,共抽查复核环评文件650份,对55家环评机构及75名编制人员予以通报和失信记分处理,对1家环评机构罚款50余万元
规范管理专家是保证项目评审公平公正的关键一环。江西省生态环境厅要求环评文件主要编制人员在提交环评报告后接受质询,签署守法承诺书,如实、全面说明项目环评工作全过程质量控制等情况,切实推进环评文件质量提高。还对首次报审的环评文件即纳入质量考核,经初审发现存在质量问题的,将依法依规对建设单位及其相关人员、环评机构及其环评人员予以处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