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总裁俱乐部
我们专注探索: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商业模式、成功理念、人生格局等领域,每天分享经验、心得,欢迎大家前来交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HR笔记本  ·  招聘不是搜简历面试聊天 ·  4 天前  
姜茶茶  ·  一个优秀的大厂市场人朋友,被优化了。 ·  6 天前  
姜茶茶  ·  一个优秀的大厂市场人朋友,被优化了。 ·  6 天前  
高绩效HR  ·  有这个迹象,你就该辞职了。 ·  6 天前  
中国企业家杂志  ·  杨植麟还没有解开月之暗面的局 ·  6 天前  
清华经管学院职业发展中心  ·  招聘 | ...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总裁俱乐部

杜月笙:当年流氓真君子,如今君子真流氓!

总裁俱乐部  · 公众号  · 职场  · 2017-04-16 12:19

正文




一、脾气差,往往是因为无能


杜月笙曾说:

头等人,有本事,没脾气;

二等人,有本事,有脾气;

末等人,没本事,大脾气


成大事者,内心成熟,懂得克制自己的情绪,

因为他们内心很清楚:

发脾气并不能解决问题,

反而更加困扰自己,使事情恶化。

杜月笙,就是那个头等人。


杜月笙14岁闯荡上海,一开始在水果店打工。

练就了单手削梨的本领,削掉的梨皮不仅薄而且不断。

被人称为“莱阳梨”。


很多人飞黄腾达后,都特别忌讳“不堪回首的历史”。

别人一提曾经事,就会愤怒不已。

但杜月笙却是一个例外。

每次他一回故地,就有一帮乞丐围过来。

扯开嗓子大叫:“莱阳梨,给点钱!”

杜月笙也不生气,只是对手下说:“多给点。”


顾嘉棠是杜月笙手下的“八大金刚”之一,

也是一直跟随杜月笙打天下的兄弟。

在外人面前,他对杜月笙恭恭敬敬。

但在杜府私下里,他常常打趣杜月笙,

拿起水果送到杜月笙面前:“削一个。”

杜月笙总是笑着接过去,没有丝毫不快。


不光是对兄弟,对佣人他也很少说重话。

“杜先生好侍候,我们做错事,他也轻言细语。”

他在底层混过,知道下层人的不容易,

老百姓求到他头上,他总是尽力解决。

他对来客几乎就是三句话:


“你的事体我晓得了。”

“我会替你办好。”

“好。再会。”


当年上海滩的黄包车夫、短衫阶层,

也曾喊出了“做人要做杜先生”的口号。


二、处世之道,尽在一个诚字


林桂生


19岁时,杜月笙便进了黄宅黄金荣家。

不过只是黄金荣夫人林桂生身边一个小跟班。

林桂生生病,杜月笙全力侍疾,

林桂生一呻吟,杜月笙立即奉上她想吃的想喝的。

数日衣不解带,一直候在厅前听候差遣,

此举深深打动了林桂生,但她都藏在心里。


有一次,黄金荣不在家,

有人急报林桂生:“鸦片被盗了”

当时,帮里的打手已经全部外出,她急得直跺脚。

这时,杜月笙站出来,说:“桂生姐,这事就交给我吧!”

林桂生心想,这小跟班能有啥能耐,但情况紧急,

也容不得她多虑,于是就把这份差事交给了杜月笙。


很快,杜月笙只说了三句话就把被盗的 鸦片追回来了:

“放心,没人要你命,黄公馆里什么时候做过人啊!”

“但是你要和我走一趟!”

“桂生姐刀子嘴豆腐心,菩萨心肠!”


立下如此大功,但林桂生也没有说:

“你办事真不错,我给你某个好差事。”

杜月笙也没有居功自傲,仍专心干好小跟班的事。

但两年后,林桂生把他推荐给了黄金荣,

杜月笙从此便进入了黄宅的“权力核心”。


“我的处世之道,尽在一个诚字。”

“不要怕被别人利用,人家利用你说明你还有用。”

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时候一到,自有收获。


这便是杜月笙的成功秘诀。


青帮大亨杜月笙、张啸林、黄金荣


三、没有格局,哪来大局


1910年,上海青帮过年。

老大黄金荣发赏钱给手下兄弟。

领到赏钱,小兄弟们开心得不得了。

拿到钱后的小混混定去买房娶妻纳妾,吃喝嫖赌,

然而杜月笙领了两千大洋就冲了出去。

黄金荣很好奇,于是派人盯着杜月笙看他干啥。

杜月笙坐摆渡过江来到陆家嘴,

下船后一直往前跑,跑到金桥,

把两千大洋全部分给了一起闯荡的弟兄们。

黄金荣惊叹:“恐怕我死以后,黄浦滩就是他的了。”


黄金荣说得没错,只是他没想到,

短短十年后,黄浦滩就是杜月笙的了。

两千大洋,在当时上海,足以买下豪宅。

鲁迅在北大教书,一个月也才300大洋。

换现在,2000大洋够买一套位置很好的学区房了!

但杜月笙竟一分不留地分给了底下弟兄。


“要想当大哥,一定得有大格局。”

“做事看能力,做人看格局。”


正是因为这份大格局,杜月笙才聚集了一帮替他卖命的生死弟兄。


四、伤什么都别伤女人心


孟小冬和梅兰芳


1927年,孟小冬嫁给了梅兰芳。

傲气的孟小冬自是不愿给人做妾。

梅兰芳便承诺:“你嫁过来,和福芝芳平起平坐。”

追求孟小冬的人很多,甚至还闹出了人命案。

加上孟小冬多次被夫欺辱,四年后与梅兰芳离婚。


后来,好姐妹姚玉兰牵线做媒,

孟小冬便来到上海跟了杜月笙。

杜月笙喜欢孟小冬已经好多年,

孟小冬到来,他宠爱得不得了,

还专门请来京剧大师余叔岩到府上手把手给孟小冬教课。

最后,孟小冬成为余派京剧名角,执牛耳者。


1950年,杜月笙准备带全家去美国,

掐指算了算,一共要办27张护照,

这个时候,孟小冬在旁边说了一句:

“我跟着去,算丫头还是算女朋友呀?”

其他人没听懂,杜月笙却听懂了:

“办护照的事情暂停,赶快把我跟阿冬的婚事办了。”



孟小冬在香港与杜月笙结婚当日,

晚间宴请宾朋时于席间所拍照片。


当时,杜月笙常年多病。由于和孟小冬办婚事。

全家错过了移民,当时的香港缺医少药。

杜月笙也错过了去美国的治疗,身体一天不如一天。

但他不亏女人,直到最后都给心爱的人一个交代。



孟小冬老照片


杜月笙五房姨太太,四位是名旦名角。

名角为什么都愿意跟她?

因为他不冷落女人,五房姨太太都是他的手心肉。

他和段正淳不同,他不让任何一个女人伤心。

他常说:

“打什么,都不能打女人,女人是用来疼的。”

“女人很傻的,从他爱上你的那一刻,便身心俱付。”


五、不过河拆桥,更不落井下石


14岁时,杜月笙背着一个小包袱,

从浦东乡下来到上海滩闯江湖。

一开始,他只是在水果店当店员,

后拜陈世昌为“老头子”,才正式进了青帮。

陈世昌在青帮中辈分很低,

杜月笙其实并未从他那里得到什么。

但杜月笙发达后却把陈世昌养了起来。

陈世昌有个很不成器的儿子,

和别人办钱庄亏得一塌糊涂,

债主追得急,陈世昌只好请杜月笙解困,

杜月笙二话没货,立即送去二万五千大洋。

没多久,陈世昌儿子败光了二万五千大洋。

又遭追债,杜月笙立马又送去两万大洋。


露兰春


林桂生年轻时倍受黄金荣宠爱,

不料后来黄金荣喜欢上了戏子露兰春,

便强行与林桂生离了婚。

林桂生从此没了生活保障,活得清苦。

受过知遇之恩的杜月笙一生感激林桂生,

便给林桂生买了院子,当着长辈供养,直至终老。


黄金荣后来为了一个戏子露兰春,

打了浙江督军卢永祥的儿子卢筱嘉。

结果被卢筱嘉下入大牢,要处以极刑。

此时,杜月笙完全可以不闻不问,

但他不忘本,不卸磨杀驴,四处托人。

最后白送了自己苦心经营的“三鑫公司”的股份。

这才把黄金荣救出监狱。


抗战期间,梅兰芳寓居上海,拒绝为日本人唱戏。

蓄须明志,靠卖字画为生,生活捉襟见肘。

杜月笙派人偷偷去买,帮梅兰芳渡过难关。


做男人做到这份上,大概也只有杜月笙了吧!


“受人之惠,不忘于心。”

“不能过河拆桥,更不能落井下石。”


这便是有情有义的杜月笙。


六、锦上添花的事情让别人去做,我只做雪中送炭的事情。


张学良

王亚樵


“天下第一堂会”合影


1931年,杜氏家祠落成典礼,

前来祝贺的社会名流震惊上海。

“杜之先生帝尧,夏时有列累……”

撰写《高桥杜氏祠堂记》的人就是国学泰斗章太炎。

送来匾额、对联、贺词的都是谁:


“孝思不匮”——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贺。

“好义家风”——陆海空军副总司令张学良贺。

“明望之后”——国防部部长林辉贺。

“世德扬芬”——军政部部长何应钦贺。

“慎终追远”——实业部部长孔祥熙贺。

…………


做人做到这份上,也算是做到极致了。


七、人可以不识字,但不能不识人。



杜月笙手札


杜月笙年少失学、胸无点墨,

所以一直对文化人心怀敬畏。

国学大师章太炎晚年住在苏州。

但对杜月笙这样的地痞流氓不屑一顾。


不料他的侄子在英租界发生了纠纷。

不得不请拉下脸请杜月笙帮忙。

杜月笙对章太炎说:

“你个事情我晓得了,我会替你办妥,好!再见。”


摆平之后,还专程去苏州拜访章太炎,临别之际,

他悄悄塞了一张两千银票在茶杯底下,

以表达对大师的欣赏和崇敬。

自此以后,二人开始“订交”。

讲义气,重礼节,能礼贤下士。


杜月笙 书法对联 对联 墨笔纸本


杜月笙请章太炎当老师,杜月笙之前的名是月生。

章太炎觉不够文雅,让他叫月笙。

他重金聘请先生教自己识字读书知历史,

并开始勤练书法,就连签名都很漂亮。


他还革新衣着,一改传统帮派中那种身着短打、卷袖开怀的打扮,而是四季身着长衫。



不论天气多热,最上面一颗纽扣从不解开。

还禁止衣冠不整、赤膊袒胸的徒众出入杜门。

讲话也不带粗口,总是温文尔雅。

正因彻底改变了黑帮老大形象,他才得以进入上流社会,成为“中国版教父”。

他没有文凭,但人品就是最高的文凭。


章太炎


八、做事要刀切豆腐两面光


杜月笙晚年


 杜月笙全家福


这位曾经上海滩上的中国版教父,一生仗义疏财。

到了香港常常倾囊散财帮助难民。

临终前仅剩11万大洋。立下遗嘱,如此分配:

“每个太太拿1万,长子拿1万,没出嫁的女儿拿6000,出嫁的拿4000。”


这年8月16日,也是他人生的最后一天。

他让大女儿杜美如去银行拿来一个保险柜。

杜月笙自己打开,保险柜里满满都是借条。

最少的一张5000美元,最多的一张500根金条。

有商界大亨,有政界大元。


他自己亲自一一销毁,销毁的全是钱啊!

儿女们非常不解,都很诧异。他说了句:


“借出去的看上去是钱,实际上是交情。”

“感恩的,会永远记住杜家的好!”

“不感恩的,你们去要,会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

 “我不希望,我死后,家里还碰刀斧!”


他撕掉借条,别人欠的账也就在尘世一笔勾销了。

死前,杜月笙对儿女们说的最后一句话:


“我没希望了,你们有希望,中国还有希望!”


他是个一生带刀的人,却把刀子隐藏在长衫里,无影无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