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受多重因素影响,许多药企开启“大甩卖模式”。
11月2日,奥美医疗发布了《关于收购四川正和祥健康药房连锁有限公司 部分股权并增资暨签署投资协议的公告》。
公告内容中指出:奥美医疗拟2.3亿元受让四川正和祥健康药房连锁有限公司部分股权,并以不超1.7亿元向该公司进行增资,合计取得该公司不低于14.75%股权;此外,公司参与设立的产业基金拟不超4亿元取得四川正和祥健康药房不低于14.75%股权。
前述交易中,以对四川正和祥健康药房连锁有限公司估值人民币23亿元,计算股权转让款;以对正和祥投前估值人民币24亿元,计算奥美医疗应取得的相应股权份额及增资金额。
简单概括来说就是奥美医疗与其他几个主体通过受让增资获得了四川正和祥健康药房连锁有限公司近15%的股权。目前四川正和祥股份结构如下:
据悉,四川正和祥作为知名的连锁药店品牌,在2019年全年营收15.5亿元,其公开的财务报告显示,截至2020 年 7 月 31 日,四川正和祥7个月营业收入为970846060元,营业利润32900259(未经审计);据天眼查公开资料显示,其有连锁门店153家,大部分为存续状态,营收能力还是相当可观的。
此次奥美医疗和四川正和祥开展合作,接下来将加速国内 OTC 渠道的布局,以“工业+流通+品牌”的竞争思路深度参与国内市场,促进两方国内业务的发展。
除此之外,近几日国内外还有多家药企开启“卖卖卖”之路。
生物医药公司Kiadis卖掉全部股份
11月2日,
临床阶段的
生物医药公司Kiadis
宣布与
赛诺菲
宣布
达成最终收购协议,赛诺菲将以每股5.45欧元收购Kiadis的全部股本。
阿斯利康卖掉两款药物权利
10月30日上午,
阿斯利康
表示将以4亿美元的价格将两款心血管药物Atacand(坎地沙坦酯)和Atacand Plus(坎地沙坦酯氢氯噻嗪片)的商业权利出售给德国Cheplapharm Arzneimittel GmbH公司,这两种药物分别被批准用于治疗心力衰竭和高血压,目前在全球约70个国家有售。
另据阿斯利康公告,去年Atacand和Atacand Plus在70个国家实现了1.48亿美元的销售额和8900万美元的税前利润,此次卖出这两个产品对阿斯利康来说是短时间内回收现金的最好方式。
莱美药业挂牌转让4家子公司
10月14日,
莱美药业
发布公告,披露公司公开挂牌转让4家子公司的进展。公告显示,截至2020年10月12日,标的股权公开挂牌期满,本轮挂牌转让未征集到意向受让方。也就是说,经历了8次挂牌,莱美药业转让子公司股权仍然难觅买家。
哈药出售房产给自然人
此前,
哈药股份
发布公告称,其分公司哈药集团制药总厂拟将位于上海市西康路1288弄1号2403室房产以1310万元出售给自然人,此举在于盘活资产,提高资产运营效率,增加公司流动资金。哈药股份表示,本次拟处置的房产为公司非核心资产,预计对公司当期损益将增加700万至1000万元。
海正药业再次卖地
海正药业
再发公告称,
与上海新缘实业有限公司签署转让合同,将位于上海市徐汇区桂平路471号6幢4楼厂房转让给后者,成交金额为1515万元。
国新健康转让分公司股权
国新健康
披露的公告也显示,为聚焦公司主营业务,进一步优化公司财务结构,公司拟通过公开挂牌方式转让广东海虹45%股权。公开挂牌的转让底价不低于1.377亿元。此次拟出售的广东海虹经营范围包括 、 招标 以及计算机软件开发等。
医药行业的买卖交易虽然频繁发生,动辄一整个公司、一个项目,但在今年各种不可抗力之下,药企的瘦身行为则增添了“迫不得已”的意味。频繁出售资产的背后,或是经营承压下的选择。
当出现业绩持续下滑情况的时候,一些上市公司往往会通过出售资产方式调整业务结构,盘活存量资产,从而获得一定的收益补给。但是这种获益模式是一次性的,并不具备持续性,公司想要获得后续的发展,仍需转型升级以解决问题。
点击图片查看内容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