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前,发生过一件很怪的事情。
我上中学的时候,有一个同桌。关系挺好的,对方性格也挺好,两个人也相处得融洽,大家不要误会啊,不是谈恋爱,对方是男的。可是有一年开学,他突然就向班主任申请调走。当时我还有点伤心,也很奇怪,我各方面都挺好的,为啥你要离开我?!想了几天不得其解,跑去问班主任原因。
班主任说,因为你上学期期末考了个班上第一,他心里非常不平衡,感受到了压力,所以申请调走了。
可是这个“前同桌”,在离开我之后,成绩不升反降。跟我同桌的那段时间,应该是他中学时期成绩的巅峰。究其原因,我觉得是他离开我之后,少了一个可以交流问题的同桌,也少了一些学习的氛围和激励。
对于他个人来讲,我觉得这件事最大的损失还是暴露出他格局的缺失。你的胸怀不够大,容不下身边优秀的人,只有跟笨蛋在一起才有安全感,那你永远都很难进步。
说实话,每次我认识的人取得了某种成功,比如有人IPO了,有人买宾利了,有人娶了洋妞。
在听说的那一刻,我自己内心多少也会有点本能的嫉妒,会有一些酸葡萄的心理,这个是正常反应。
但是过一会儿,我都会想起前面说的那个同桌的例子,提醒自己:不仅不能嫉妒别人,还要大方的祝贺别人;同时,更重要的是,跟别人搞好关系要向别人学习,这样才能进步。
有一次,我在我的文章评论区,读到一个读者的评论,他写了八个字:低手炫耀,高手照耀。
这位读者是用这八个字来夸奖我的,虽然我受之有愧,但是我觉得这八个字说得还是非常有水平。
在笛友会里面,其实我不是最有钱的,有少数笛友收入其实比我更高。但是你如果问我,我嫉妒吗?
说真的,我一点都不嫉妒;不仅不嫉妒,我还愿意帮助大家,让大家变得更有钱。原因有三个:
首先,你这么有钱,还愿意付费向我学习,也是对我的一种认可。至少证明我在营销、创业、商业方面的专业度是不错的。
第二,你找我咨询问题,你跟我交流问题,对我来讲,也是一个很好的吸收各行各业一手信息的过程。你向我学习的同时,我也在向你学习。你的很多手法、技巧、思路,我也可以考虑运用到我的事业中。
第三,多结交一些有钱人没有坏处的,未来可能还有合作机会。
李嘉诚说过一句话,叫做“超越自我,追求无我”。说白了,就是自己要努力赚钱,让自己变强大,这叫“超越自我”;同时,你有钱了,不要到处炫耀,让别人感觉到压力,这叫“追求无我”。
我见有些人,突然发财了,穿金戴银搞一身奢侈品,没事就带你看看我的大房子,三两句话离不开自己有钱。这种行为啊,又low又笨。不仅让大家反感你,在背后说你坏话,还可能招致很多没必要的麻烦,比如亲朋好友都来找你借钱。要是你有一天突然又落魄了,大家都等着看你笑话,幸福指数直接蹿升30个百分点。
很多人喜欢炫耀自己牛逼,但是你周围的人,根本不在乎你牛不牛逼,他们只在乎一个事情:你能够给我带来什么?所以同样是回老家探亲,北上广年薪50万的b程序员,可能没有年薪5万的省会基层干部受老乡待见。因为你程序员钱再多,你也不会给我们;但是我们这些老乡,要到省会就办个什么事情,通过你基层干部找找关系,还是有可能的。
我一直坚持分享营销技巧、创业内幕,还有我个人处理事情的很多独家诀窍,甚至连自己股票的持仓记录都在朋友圈发。很多人问我,这种高质量的小秘密,你全部抖出来,很多人都是免费看,你岂不是亏了。
这个就是格局问题,这些东西你藏着掖着,它又不会自己下蛋,也没啥大用。倒不如大大方方发出来,让大家看一看。大家一看,就知道你这个人确实有货,说得也实在,开始信任你。信任你的人多了,你的机会就多了,生意自然就好做了。比如笛嫂她爸,看过我的几篇文章之后,就觉得我太厉害了,非要催笛嫂赶紧跟我结婚,深怕这么一个煮熟的大鸭子飞了。
我每天要收到两位数以上的提问,我都是认真作答的,没有敷衍的。为什么呢?其实也很简单,我每天哪怕认真答十个问题,一年下来累计要帮助上千人,10年就是一万人,哪怕这一万人里面只有一千人记得我的好,那我就是有一天突然破产,我挨个找他们借一遍钱,也不至于饿死。
要达到“高手照耀”的境界,我觉得核心还是格局,要有大胸怀、大气度、大格局!老为小事斤斤计较,患得患失的人,也很难成事。
包括交朋友也是这样的,大家都喜欢跟大格局,热于助人的人交往;你要是今天借钱不还,明天AA你跑单,后天在背后说人坏话,大家干啥都不会带你了。
“大格局”这个东西,具体到实际层面,我觉得有三个点是需要大家注意的:
1.说话的技巧
2.关注“长期利益”
3.“付出型”人格
要成为一个大格局的人,让大家知道感受到你的大格局,其实说话技巧很重要。
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把话说得好听一些。
把话说得好听又客气,你没有任何损失;相反,收获的东西可能很多。
离职时,对前东家前同事前领导,把话说得好听一些。很多人从老东家离职,搞得很不愉快,其实也没必要。你可能是因为一些人事纠纷,决定从这家公司离开,但是一旦离开了,就不会再受这些东西的困扰了,倒不如跟这些人好聚好散。关系本身不好的,说点好话,以后可以背景调查时少说点你坏话;关系本身一般或者还凑合的,以后说不定还有合作机会。
离开时告诉别人:感谢咱们工作期间你对我的关照和帮助哈,以后说不定还有合作机会,晚上有空咱们一起吃个饭。科比和奥尼尔都能冰释前嫌,大多数普通人没有那么大的深仇大恨。
分手的时候,不管你是甩别人还是被甩,也要把话说得漂亮一些,没必要反目成仇。把场面话讲一讲,防止别人在小圈子里说你坏话;另外,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万一日后还要复合呢,人生的路兜兜转转说不一定。
下属要离职,合伙人要出走,如果无法挽回,大度一些,至少表面上大度一些。我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央企做国际贸易,请辞之后,部门二把手还专门找我谈话,问我离职原因是不是因为“部门优秀新员工”的头衔没给我,允诺下一次类似评选会优先考虑我;还很关心的问我,没有互联网工作经验,怎么找到相关工作;我给他看了一份我带去面试的工作计划,他非常诚恳的夸奖我,还说回头遇到什么困难,可以来找他,以后想回来工作,也可以找他,至少场面话说得非常漂亮,让年轻的我当时非常感动。不得不服,能当上央企分公司二把手的人,确实不简单。
人生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硬实力加软实力的竞争。而软实力的体现,基本上都是通过说话。学会把话说好,说得让人开心,确实是一门需要修炼的学问。
大事不糊涂,小事不计较。其实前者还想对容易做到,只要你遇事多考虑一下,拿不准的时候多请教一下高人(不行来问我),几乎都能做到“大事不糊涂”。
难的是小事不计较。每个人每天都花很多时间精力耗在各种鸡毛蒜皮的小事上,特别是涉及到人际关系的矛盾和争执,很少产生正面产出,都是投入越多,消耗越多。你要知道,你来到这个世界上,不是为了和同事争个长短,不是为了在网上把某个杠精骂赢,不是为了赢得婆媳矛盾的胜利,你还有更大的事情要做。很多事情,也许你现在看觉得很严重,放着更大的时间维度看,不算什么。有位空手道大师说过:“要盯着你的目标,而不是障碍。”
我现在养成一个习惯,就是除了赚钱和玩以外的事情,尽量不想、不管、不问。
朋友说:吴寒笛,你咋又长胖了,不管。
七大姑八大姨谁又对我有意见了,不管。
笛嫂突然神秘兮兮的说要去见一个国外回来的男同学,不管。
赚钱的时候把好每个关键环节的关,休闲的时候拿包果冻爽窝在沙发上独醉。人要想活得潇洒,尽量少受一些不重要的人事物的牵绊。
我家有个亲戚,总是在“抱怨”。抱怨老公,抱怨孩子,抱怨父母,抱怨公公婆婆,抱怨公司。但其实了解她的人都知道,她这不好那不好,核心原因还是在“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