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培养工匠精神,几乎不可能
■ 文 | 时寒冰 ☞ 趋势经济学鬼谷子
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人,才会对工作专注,才会精益求精,才会去追求完美,才会一丝不苟,才会做出精品。
中国要培养工匠精神的最大难点,其实是爱的缺乏。
工匠精神的精髓,就是专注、严谨、耐心、注重细节、追求完美、淡泊名利。
从2016年到2017年,连续两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提到工匠精神。2016年:“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2017年:“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
是的,中国急需要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曾经在我们祖先的身上体现得非常充分。我们通过出土文物精美无比的制作水准上,可以看出古代的工匠们,是在以怎样的耐心、专注与严谨做事、做产品。
工匠精神在我们这个时代的极少数人群中,或者个别角落里,还能偶尔感受到,但绝大部分时候,我们感受到的,是其他国家的工匠精神。
现在,每当人们提到工匠精神,首先就会想到德国、日本、瑞士……没有人不喜欢高品质的产品。哪怕极普通的产品,如果出自工匠精神盛行的国家,经常都会让人感受到如艺术品般的精美。
工匠精神源于哪里?我反复思考这个问题,后来,我想到一个字:“爱”。
我们都知道著名的埃及金字塔,学过历史的人都知道,金字塔是奴隶建造的。但是,考古学已经用确凿的证据证明:建造金字塔的人不是奴隶,而是专业工匠。而早在1560年,一名瑞士钟表匠参观金字塔时就断言,金字塔一定不是奴隶建造的,因为带着仇恨的人不可能建造出如此精美的金字塔,只有带着爱的人,才会有如此完美的创造。
是的。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人,才会对工作专注,才会精益求精,才会去追求完美,才会一丝不苟,才会做出精品。
德国人培养工匠精神,是从孩子就开始的。德国的教育,绝不允许强迫孩子,给孩子增加负担,孩子们集体输在起跑线上,却在后来走得更稳、更快。孩子活得轻松,活得快乐,还有什么比这更能激发孩子的爱心呢?
我曾经多次到海外游学,你从孩子们的身上,可以感受到他们快乐的心灵对未来的憧憬,他们的想象力没有被世俗的东西破坏和束缚。这样的孩子从小没有被沾染上功利心,无论长大成人以后从事的工作是什么,他们都会倾注精力,认真做好,而不会以功利之心去衡量这份工作是让他卑微还是能够在人前炫耀。这不正是培养工匠精神的土壤吗?
培养工匠精神,首先应该从爱开始,让孩子们从小就懂得爱。道理非常简单,人渣做不出好产品。
中国要培养工匠精神的最大难点,其实是爱的缺乏。一个孩子,从进入幼儿园,就开始了繁重的学前教育。在不能输在起跑线的观念深入人心的情况下,孩子们的负担越来越重,压力越来越大。这种负重之下,幼小的心灵很容易滋生仇恨,而不是爱!
这两天,有一则新闻令我非常感慨。一位少年将扬州瘦西湖风景区内的天鹅蛋踩碎,“天鹅护蛋,他竟然把天鹅翅膀打出血来,两只黑天鹅不肯离去,其中一只对天哀嚎。”3月7日,这名涉案的15岁少年被抓。
天鹅蛋的存在,天鹅的存在,伤害到这位少年了吗?
没有。这位少年其实就是一个典型的人渣——我们不能因为他是少年就包容这种人渣行为,这个孩子经过家庭与社会的精心培养,已经成为了一个完整的人渣。如果对展示美好的天鹅都如此残忍,他还能对什么有爱心?社会上经常有这种人渣,他们莫名其妙地有伤害别人的冲动,并以一种残忍的心态付诸实施,然后在别人的痛苦中获得变态的快感。
这种人在当下并非个别,也并非少数。如果人渣泛滥,想培养工匠精神几乎是不可能的。
更重要的是,与工匠精神相匹配的,是匠人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上升,是匠人受到社会的尊重。试问,现如今,有多少父母愿意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匠人?实际上,工匠精神正是源于这些千千万万的普通人,而不是仅限于那些从事高科技有着显赫地位或知名度的高级工程师们——尽管这些人也应具有工匠精神,但是,这些告知群体匠人距离普通人心目中的匠人是有差距的。我们不能不承认这个事实。
几乎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为“人上人”,这种世俗的目标是无数家长的梦想。这也是宫廷剧在中国一直很热的重要原因。许多人都有一个地王梦,一个皇家梦。匠人地位的低下与这种虚幻的追求一起,成为扼杀工匠精神的利器。匠人精神的延续,主要靠的是传承,如果父母以工匠身份为耻,谈何传承呢?
在一个浮躁的时代,在一个投机泛滥投机能够比踏踏实实做事更能获得暴利的时代,在一个自私狭隘暴戾之气浓厚的时代,要想培养工匠精神,真的是太难太难了,或者说,是完全不可能的。因为工匠精神的精髓,就是专注、严谨、耐心、注重细节、追求完美、淡泊名利。
直达电梯:
【1楼】王福重:搞笑的马可波罗老板
【2楼】苏小和:房地产税,未来几年消灭中产的幕后黑手?
【3楼】肖锋: 如何让农民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文章版权归“功夫财经”所有
欢迎转载分享
商务合作,请回复“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