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金错刀
科技商业观察家。微创新提出者。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金错刀

10块钱“AI祭祖”,为何偏要自欺欺人?

金错刀  · 公众号  · 科技自媒体  · 2025-04-04 14:19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围绕“AI复活死者”的话题展开,介绍了用AI技术生成数字人的现象,以及相关的争议和滥用情况。文章指出,随着AI技术的普及,用AI复活亲人已经不再是一个需要花费大量精力财力的项目,但同时也存在不少争议和滥用情况,如奇葩服务、明星被假复活、针对老年人的AI数字人泛滥等。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AI复活死者的概念和现实应用

文章介绍了AI复活死者的概念,包括用AI技术生成数字人的过程和原理,以及现实中的应用和争议。

关键观点2: AI复活技术的争议和滥用

文章指出,AI复活技术面临着诸多争议,如伦理和道德问题,以及被滥用的情况,如奇葩服务、明星被假复活等。

关键观点3: 针对老年人的AI数字人泛滥问题

文章提到,针对老年人的AI数字人已经进化到了养生、风水和玄学领域,甚至有不少暴论频出、PUA老人的内容,对老年人造成了不小的困扰。

关键观点4: 官方对AI数字人的态度和应对措施

文章指出,官方也想过不少办法去遏制这类数字人,但由于生意的核心并没有问题,只能通过倡导和限流来控制AI泛滥。

关键观点5: 对AI技术的反思和对生命的敬畏

文章最后强调,在通过技术追求“赛博重生”乃至“数字飞升”的时候,人们还是要对生命保持敬畏,对人性保持警惕。毕竟,再拟真的代码,也不能代替真实情感。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图片

文/ 金错刀频道

点击这里边听边看

清明时节,传统习俗和现代文明碰撞最激烈的时候。


不久前,一位女子在烧纸的时候点燃了路边停着的9辆车,不但没有“平安健康”,还把自己送进了大牢。



在科技发达的如今,烧纸这一习俗确实已经不适用于大多数地方,人们也在尝试用尖端科技,来表达对逝去之人的哀思。


比如,用 AI 技术让逝去之人“活过来”,已然成了一门全新的生意。

在购物平台上,搜索就能发现类似的服务项目。


最低只要 10 元,就能让逝去之人的照片动起来,开口说话。

在《流浪地球 2 》里,刘德华饰演的科学家就把过世女儿的意识保存成 AI 系统,好让女儿一直陪伴自己。


而在现实生活中,也有人成功将过世之人做成 AI ,成功让逝者在数字世界“重生”,但花费可就远不止 10 元了。

AI 仿佛是哈利·波特的复活石一样,无所不能。



但在伦理和道德的谴责声下,用 AI “复活死者”的技术,似乎并没有电影里演的那样神秘和高端。

随着 AI 技术得越来越普及,“复活”死者所牵扯的数字人技术,早就不是什么高深技术了,甚至在手机上就能操作。

只不过,在讨论 AI 能否“真的复活”逝者之前,类似的生意,早就盯上了更多人的钱包。


图片
赛博祭拜,年轻人的“最后一别”

AI 复活”,看似科幻,实则并不复杂。

说白了,所谓 AI 复活”就是利用逝者生前的声音、对话、行为逻辑等诸多数据去训练一个 AI 程序。

如果训练数据足够多,足够细节,那训练出的 AI 就会像 DeepSeek 一样跟你聊天,而且会以逝去亲人的方式去思考。


如果再辅以生前图像做成的数字人,以及语音文件训练出来的声音,那基本可以视作一个 “人”在赛博世界重生了。

在现实世界中,已经有人完成了这一庞大工程。

2021 年,音乐人包小柏的 22 岁的女儿因血液疾病去世,令他伤心欲绝。

当时的 AI 技术虽然还没有如今普及,但包小柏也从各种渠道了解到了这种技术的可能性。

于是在朋友的帮助下,包小柏联系到了一家专门做大语言模型的 AI 公司,花了两年,终于利用女儿生前遗留的录音等资料,复刻了一个“ AI 女儿”。


这不简单是一个 3D 建模的女儿模型,“她”不仅可以跟包小柏和家人对话,而且有数据的加持,“她”还清楚地记得父母亲的生日、有哪些爱好、做什么工作等等。

在母亲过生日的时候, AI 女儿”甚至还主动献唱了一首生日歌。

对于这个 AI 女儿”,包小柏倒是看得十分清楚,他说:

我们也没有让女儿变成完完全全像真人一样,她只是寄托我们的一种思念,但不可能完全取代。并不是说做不到,但还是要守住这条线的。

图片


虽然原理并不复杂,但这种 “复活工程”无论花费还是工作量,都是一项无比庞大的工程。

当然,随着 AI 技术越来越普及,用 AI 复活亲人,已经不再是一个需要花费大量精力财力的项目了。

90 后小伙林志,就是一位在用 AI 技术帮助人们寄托哀思的“ AI 复活师”。

林志就职于一家利用 AI 技术生成数字人的公司,只需要提供足够多的声音、影像和对话资料,就可以生成一个数字人。


图片


而林志之所以开始从事 AI 复活”产业,还是因为自己姥爷的离世。

由于他姥爷生前并没有留下太多资料,所以制作姥爷的 “数字分身”显得不太像本人。

为了不让其他人留下这类遗憾,他决定用这项技术,拿来服务更多亲人离世的人。

林志公司最初的的 AI 复活”项目收费在 1千~1 万元之间。


图片


客户只需要提供照片、资料和录音,就能生成拟真程度不同的数字人,根据资料量的大小,还原程度和收费程度都不同。

在去年清明期间,林志所在的公司就接到了大量订单,有时候一天就有上百个订单,日收入高达两三万元,一度让他和团队忙不过来。

尽管有的客户在看到逝去之人 “重新说话”后激动落泪,但这一行做久了,林志也遇到过不少奇葩。

比如,有客户拿着老人的一张照片就来求 “复活”,但是对老人的生平、性格等等都不太了解,犹豫再三后,林志还是拒绝了合作。


图片


关于之后的生意,林志打算一方面完善技术,力求推出 289 元的普惠版本,一方面加强监管和审核,避免被别有用心之人利用。

尽管 AI 复活还是面临诸多争议,但对于不少陷入哀痛中的人来说,这可能就是他们最好的一种告别。


图片
流量裹挟的“情感代餐”,顶上年轻人


在正经的 AI 复活术”还没普及的时候,已经有人在用类似的招牌赚钱了。

比如在电商平台上的诸多 AI 复活亲人”商品,其实并不是什么高深技术。


一张照片、一段语音,就能让逝去之人短暂 “活过来”张口说出你想要的话。

相比于上文中用真人数据训练出的 AI ,这种便宜的“复活术”其实就是徒有其表而已,

这其实就是如今已经烂大街的 Deepfake ”数字人技术。

不管是 B 站的鬼畜区,还是短视频平台,这类技术已经屡见不鲜。


过去,刀哥曾经写过一篇滥用 Deepfake 技术侵犯权益甚至诈骗的文章( 点击查看 ),甚至雷军都难逃其害。

而如今,此类技术却被广泛运用于诸如让真人活起来的所谓 AI 复活”技术上。

不少大模型公司都推出了类似应用,只需要少花点钱,就能创作一个数字人。

类似的服务项目价格也从 10 元起步,到几千元不等,所涵盖的服务项目也各有不同。


图片


比如,简单让照片动起来,微笑点头等等是最便宜的项目,可能也就 10~20 元。

而让照片张嘴说话,但说话口音却十分 AI ”的项目就略贵一些。

至于让照片变成视频,再用逝者的声音进行一些段对话,则需要几百元不等,时间越长,价格越贵。



对于本身就从事相关行业的公司来说,这种技术可谓手到擒来。

去年年底,人工智能科技公司商汤科技就利用类似的技术,短暂 “复活”了不幸离世的商汤科技创始人汤晓鸥。



汤晓鸥数字人在年会上露面并且还讲了一段脱口秀,与公司的员工 “跨次元重逢”对公司来说意义重大。

也有不少人选择用类似技术完成一些遗憾,比如有新人在婚礼时,用 AI 技术让已经过世的老人献上一段祝福,也不失为一种纪念。



但技术门槛低,就会造成别有用心之人滥用技术,当作他们敛财的工具。

2023 7 月,歌手李玟去世,不少歌迷陷入悲痛。

但是在她离世之后,却在网上出现了不少 “活过来”的李玟视频,用李玟的声音,说着塑料文案。



李玟作为歌星,她生前的语音资料和影像资料在网上一抓一大把,所以从技术上来讲相当好复刻。


有不少自私的粉丝,就会以偶像的声音和相貌为素材,私自让她 “活过来”说自己想听的话,来满足自己的私欲。

而一些商家正是看中了这方面的巨大商机,开始无底线地接类似的商单,造成 AI 李玟”的一度泛滥,这对于逝者来说,无疑是一种侮辱。



直到去年初,李玟的亲属忍无可忍,向不少用户发出了律师函,此事才渐渐偃旗息鼓。

但除了李玟外,还有不少已经离世的明星 “惨遭毒手”。

早已离世的乔任梁、高以翔,甚至在一个月前刚刚离世的方大同,都被人用 AI 技术拿去诈骗敛财。



AI 技术是一种更好的手段,可以以暂时“活过来”的方式,留住逝去之人留下的音容笑貌。

但一旦 AI 技术开始不受控制,纪念也会被异化。


图片
AI下沉的黑暗面,值得所有人警惕

AI 复活过世之人,就算很假,也不失为一种寄托哀思的好方法。

但再假的数字人,也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新赛道。

对于年轻人来说,一眼分辨视频有没有 AI 味儿”,已经成了当今上网的必修课。

但是对于平时连诈骗电话都难以分辨的老年互联网用户来说, AI 的泛滥堪称灾难。

前几天,一个叫 “王建国”的 AI 数字人火了。



在年轻人眼里,这个油腻数字人张嘴闭嘴就是 Deepseek 生成的土味情话,简直不能再假了。

但是对于上了年纪的阿姨们来说,这简直就是贴心的宝藏弟弟一枚。

AI 王建国顶着一张雷打不动的扑克脸,有时满嘴土味情话逗姐姐们开心,有时在医院输液收割姐姐们的担心, 简直就是 AI 时代的秀才。



而当 AI 王建国稍微提两句带货,就有无数姐姐们忍不住下单,不管是贵妇膏还是阿胶糕,都能随便售罄。

就算在视频下方有一句淡淡的 “本视频由 AI 合成请注意甄别”,也挡不住无数姐姐对他的真情实意。

就算是 AI 人,王建国也会生病抱恙,而没到此时,他的“ AI 儿子”就会上线,对屏幕那头的阿姨们张嘴闭嘴喊妈妈,杀伤力同样惊人。


AI 复活亲人一样,看着不是很“拟真”的 AI 数字人,技术虽然不硬核,但总是挑人性最薄弱的地方下手。

如今针对老年人的 AI 数字人,已经进化到了养生、风水和玄学领域,甚至有不少暴论频出、 PUA 老人的内容。

过去曾经被广泛认定为智商税的诸如保健石、骆驼奶等产品,都在 AI 时代“秽土转生”了。



最可怕的是,这一赛道甚至已经有了起号标准流程和方法论。

有从事这一行业的培训师说道: AI 工具辅助,理论上每天都能产出上百条视频,后续也可以通过带货保健品、直播带货等方式变现,轻松月入过万。

如今,打造一个数字人的成本其实并不高,只需要几千元,就能搞出一个绘声绘色的数字人。


根据数据显示,光在2024年,我国AI换脸APP用户增长高达300%,日均生产视频也高达1200万条。



不管是消费逝去之人,还是针对老年人进行收割,都是一个一本万利的买卖。


其实,面对这类数字人,官方也想过不少办法去遏制。

本质上来说, AI 数字人做的仍然是带货生意,只不过没有真人出镜,可以通过大量的数据轰炸来换取流量。

如果生意的核心并没有问题的话,作为官方也只能通过倡导和限流来控制AI泛滥。



在AI技术突飞猛进的如今,不少人都发现,不需要格外尖端的技术,就足以拿捏大部分人。

不管是AI换脸诈骗,还是AI复活死者,已经从一种独特的纪念和内容创作模式,转换成为针对特殊群体的暴利生意。

如果一项技术必须由使用者的“道德底线”去掌控的时候,证明它已经到了失控的边缘。

在通过技术追求“赛博重生”乃至“数字飞升”的时候,人们还是要对生命保持敬畏,对人性保持警惕。

毕竟,再拟真的代码,也不能代替真实情感。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The End



本篇作者 | 宸希 | 内容运营 | 博文
主理人 | 祥燎 主编 | 张一弛

今日好书推荐:
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
品牌和流量背后,是一场商界的算术题
丘成桐 亲述面向未来的教育解决方案
既是家庭教育实操法则,也是提升自我的法宝
原价79元,今日金错刀 特价59元
一顿饭钱,给自己头脑充电!
点击下方了解更多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点个 在看 不错过刀哥辣评 图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