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商业价值”,最好的技术商业媒体,了解那些智慧商
2016年上影节上不少公司发布的片单成了PPT电影,有人做过这样的统计,当时公布的片单超过200部以上,不过在今年开机的不到1/3。其中映射着一个大的背景,相较于2015年票房同比增长48%,2016年的票房似乎猛踩了一脚刹车,仅同比增长3.7%,2016年全年有7个月票房出现了负增长。
票房的颓势,似乎延续到了2017年,特别是3月份到5月份,海外进口影片占了绝对优势,分别拿走了3、4、5月份70%以上的票房。其中《摔跤吧,爸爸》的爆火更是给中国的影视行业的从业者浇了一盆冷水,也有人戏称“《摔跤吧,爸爸》把中国电影摔了一跤”。
在这样的背景下召开,也让2017年的上海电影节更加冷静,理性。以下内容,由钛媒体根据上海电影集团董事长任仲伦在中国影视领袖峰会上的发言整理:
供给端数量暴增
上海电影集团董事长任仲伦在中国影视领袖峰会上表示,在2013年就任上影厂的厂长和总裁时,中国电影的票房9个多亿,观众人次750多万,有效银幕3000块左右,而且银幕很难很难统计。
因为当时很多影院白天卖羊毛衫,晚上放电影。那个时候既没有所谓的需求侧,也就无所谓的供给侧。后来这几年中国电影开始复苏,大概从9个亿到100亿。从100亿到200亿花了3年时间,从200亿到400亿花了两年时间。
任仲伦还表示,这几年由于需求的增长,电影从业者明显主要在需求侧这一端发力,“因为有人要看电影,国产影片就从不到100部,发展到如今每年7000的部,银幕增加到了4.5万多块。”
快速增加的电影数量和快速增加的影院数量应该可以满足观众的需求,甚至可以进一步刺激更大的需求,所以拿前几年每年平均30%增长的速度来预计未来票房的话,大多数影视行业从业者都会觉得电影发展会越来越快,市场会越来越大。
观众需求尚未满足
不过电影数量增加了,观众的满意度,对需求的满足度并没有增加,2016年只有43.8%的观众对国产片比较满意,将近85%的观众表现中国电影好电影少,电影数量增加了,实际上每家影院的效益在下降。
数据显示,单家影院产出下降17.9%,单块银幕产出下降20%左右,这就表明,中国电影实际上需求还在增长,尽管增长的不快,但是供给增长的更快,需求增加了,供给增加了,但是供给的营销性却在下降。
2016年过亿的票房的85部,10亿以上的9部,票房一千万以下的292部,从片方角度来讲,每部投资不会超过400万,现在谁在用400万拍影片,这就表明,供给角度存在非理性、非正常的产业现象。
中国电影现在缺什么
从80几部影片到八九百部影片的10倍的增长,中国电影的生产力是不够的,生产力的储备也是不够的,生产力核心当中制作作品的能力是不够的。尤其是制作的能力远远大于创意能力,要求把创意通过制作是比较难的。
现在缺的东西,首先不是缺故事,也不是不会讲故事,上海电影集团董事长任仲伦认为故事和文化创作历来是中国的强项。中国有很多优秀的作家,但文学转成电影的时候有很大的转变,尤其是制作这块,而在这方面中国电影比较欠缺的。
推荐阅读:点击标题即可阅读
硅谷房价太高,谷歌决定自掏腰包为员工盖房 | 价值早报
从Uber近五年的负面报道,看它是如何走到创始人被无限期休假的
·
·
点击“阅读原文”,开启报名传送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