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MBAEMBA
MBAEMBA同学互动交流的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云南市场监管  ·  一次性筷子都是用二氧化硫漂白的?!还能用吗? ·  8 小时前  
现代快报  ·  玩手机导致2300度近视?进来自查 ·  昨天  
现代快报  ·  玩手机导致2300度近视?进来自查 ·  昨天  
湖南省广播电视局  ·  【资讯】贺辉带队调研马栏山音视频实验室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MBAEMBA

饿了么“老二”难当

MBAEMBA  · 公众号  · 互联网短视频 科技自媒体  · 2025-02-22 19:34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报道了饿了么近期的人事变动、业务调整以及面临的市场竞争情况。饿了么在减亏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同时,新业务展开布局,但与新竞争者的竞争愈发激烈。美团与抖音的加入使得外卖市场竞争更加复杂,饿了么面临保持市场地位的压力。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人事变动

饿了么董事长吴泽明兼任CEO,这是饿了么管理层年轻化的一部分,反映了阿里集团推进管理层年轻化的战略。

关键观点2: 业务调整与战略选择

饿了么在减亏取得阶段性成果后,开始推出新板块以获取增量用户,包括即时零售等战略。然而,在与竞争对手的竞争中,饿了么面临市场变化反应不够迅速的问题。

关键观点3: 市场竞争情况

美团、抖音和京东等竞争者的加入使得外卖市场竞争更加激烈。饿了么在即时零售等第二增长曲线上也面临明显的差距和竞争压力。


正文

基因:善•感恩•爱•奉献
使命:帮助每一位后MBA/EMBA成长
愿景:成为最有价值的学习分享和资源整合的平台
宗旨:同修共赢和谐快乐

2304 字 | 4 分钟阅读
来源: AI蓝媒汇

不到一年,饿了么再换帅。


2月11日,在京东外卖宣布0佣金招募餐饮商家的同一天,饿了么也宣布了一项人事变动:原CEO韩鎏下,饿了么董事长吴泽明兼任CEO。


吴泽明是技术出身,在接任饿了么CEO之前,他曾任阿里集团CTO兼淘天集团CTO和本地生活集团CTO,也被阿里内部评价为:一线技术岗位成长起来的技术型高管。


吴泽明和韩鎏还有一个共同的标签:阿里80后少壮派高管。


自阿里“1+6+N”巨变后,管理层年轻化一直是集团CEO吴泳铭推进的重点工作之一,早在2023年12月,淘天集团便提拔多位85后管理者负责关键业务。


但少壮派高管走马上任,仅仅是理解饿了么本次换帅的一个切面。


去年,俞永福卸任饿了么CEO时曾把自己的工作形容为“调理身体”,他认为把业务和组织机理调顺以后,“放心让团队来接班管理就行”。 吴泽明也在上任内部信中表示:将继续坚定践行“新三年”既定的业务和组织战略,包括到家餐饮、即时零售、即时物流网络等战略。


三年战略再起航,只不过是因为外卖市场的“鲶鱼”更多了。


前有抖音在全国主要城市推广小时达,后有京东高调进军外卖、并宣布为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为兼职骑手提供意外险和健康医疗险,再加上美团,同样在今天宣布将为全职及稳定兼职骑手缴纳社保,本地生活的竞争从此变得更复杂、更激烈、成本也更高了,压力自然也给到了“千年老二”、频繁换帅的饿了么身上。


前有美团继续开疆扩土,后有抖音京东入局争抢,饿了么要坚守“老二”的地位,需要拿出更大的干劲来。



外卖防守不稳



阿里组织巨变后,各独立集团需要自负盈亏;具体到本地生活集团,饿了么不得不缩减开支、减少补贴。


有消息称,从2023年起,饿了么一度放弃大规模补贴,仅专注全国约40个重点城市进行精准补贴。


当抖音不断推出低价团购、美团接连上线“神枪手”“拼好饭”时,饿了么在2023年启动了“双百计划”,即通过字化经营能力和工具,帮助100个零售品牌在两年内实现100%的增长。


相比于以低价补贴刺激增量市场增长,过去两年饿了么更倾向于挖掘存量机会。


当然,饿了么的减亏很快收获成效。2022年二季度,饿了么首次实现UE(单位经济效益)由负转正,并连续保持六个季度;截至2023年9月30的一年间,阿里本地生活集团减亏近50亿元,其中大部分来自饿了么的贡献。


阿里集团2025财年第二季度(自然年2024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本地生活集团实现收入177.25亿元,经营损益亏损收窄至3.91亿元,同比减亏85%,远超市场预期。


但减亏之下,在抖音与美团上演最激烈本地生活战争的那几年,饿了么却贻误战机,导致其与市场第一名的身位,不断拉大。


据QuestMobile,截至2024年5月,美团的MAU(月活用户)达4.64亿人,同比增速15.64%,饿了么则同比下滑0.42%;同期,美团外卖商家版、美团开店宝的MAU增速分别达9.99%、41.85%;远超饿了么商家版及阿里本地通4.52%、-24.68%的同比增速。


同样在2024年三季度,美团核心本地商业实现营收693.7亿元,是同期阿里本地生活营收的近四倍。


差距越来越大,当饿了么“调理好身体”,准备不断推出新板块以获取增量用户时,却发现处处都是美团的影子。


去年9月,饿了么正式推出“学生版”,为已认证的学生用户提供特别福利和定制页面,但美团早在四年前就已经上线类似功能。


去年12月,饿了么也专门推出“超抢手”频道,针对商家单品爆款进行低价促销,在功能和命名上都明显对标美团“神枪手”,但美团“神枪手”内已经有短视频、直播等多元内容形式,饿了么“超抢手”内只有传统图文。


图片

(左为美团,右为饿了么)


在消费侧没法“硬碰硬”,饿了么还希望从供给侧出发来改变颓势。


去年,饿了么推出澎湃计划,通过数智化CRM的数据沉淀,帮助商家加快会员体系建设,并且计划投入15亿元的专项资金,为餐饮商家提供全方位支持。


简言之,饿了么要帮餐饮商家做数字化,这不仅能便利商家经营,也能为平台沉淀大量商家数据;随着商家长期使用,对平台更加依赖,经营习惯也很难迁移。


但美团对餐饮数字化的布局更早,自2012年的千团大战后,美团开始对外投资并购各类餐饮 SaaS平台 ;到2018年时,美团餐厅管理系统的活跃商户就超过30万家。


分野越来越大。


在与抖音的激烈竞争中,美团试图跳出多年以来的“舒适圈”,融入直播、短剧等内容以弱化工具属性,叠加拼团、极速达等功能优化服务体验,再基于对商家供给和数字化经营的长期沉淀,美团还在加固商业护城河。


反观饿了么,彼时淡出激烈竞争以求收支更健康,但没能对市场变化迅速做出反应,如今再做战略追赶,反倒更像业务跟随,商家供给等过去不稳定的业务基础,也更容易暴露短板。


随着抖音与京东对外卖市场的进击,饿了么要想守住市场第二的位置,即时零售自然成为关键。



第二曲线难造



2024年3月,因为俞永福即将卸任,饿了么的百人团会议也变得颇具战略意义。


在会上,新任董事长吴泽明谈到一个关于即时零售的共识:在不同品类里,用户的消费习惯越来越往即时到家趋势发展。他认为,饿了么商流能承接这些用户发展趋势,蜂鸟即时物流会成为这个趋势里的基础设施。


就在会议召开的七个月后,饿了么官宣启动“近场品牌官方旗舰店”,计划未来三年开出10万家官方旗舰店,也透露出对标“美团闪电仓目标10万家店”的战略深意。


不仅如此,饿了么最近还面向超过250座城市的连锁商家,推出一项新开仓返佣的激励措施,继续加大对即时零售的投入。


但和2018年就推出闪购业务的美团相比,饿了么的即时零售在单量、增速和运营等方面还有明显差距。


据国信证券统计,2023年,美团即时零售销售额的占比达到47%,饿了么所属的阿里系仅占比17%;根据交银国际的预测,2024年即时零售GMV平台增速排名中,饿了么以16%排名第四,前三名分别是美团闪购、京东到家、小象超市。


不仅是和美团相比,如今抖音、京东都在发力同城配送到家业务;即使在阿里内部,淘宝小时达、天猫超市都有同城业务,这一定程度上也对饿了么形成竞争关系,甚至是资源的掣肘。


具体到业务层面,饿了么目前主推的近场品牌官旗店,主推品牌连锁,现入驻品牌有飞利浦、农夫山泉、霸王茶姬等。


品牌连锁店确实能保证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但从需求来看,当用户在出差时急需一次性用品、在搬家时急需纸板箱,消费者大概率不会挑剔产品品牌,而是选择供给相对丰富、配送效率更快,或者是离家最近的门店。


蓝媒汇在郑州市某小区选择同一定位,打开美团闪购后显示附近超市便利商家超过5500家,涵盖本地连锁品牌及非连锁单店,打开饿了么的“超市便利”页面,最顶部推荐的商家多为桶装水配送,且配送时间平均在50-60分钟,长于美团推荐的商家。


图片

(左边两张为美团闪购、右边两张为饿了么“超市便利”)


还是选择同一定位,饿了么主页还有名为“全能超市”的入口,其中商品更为丰富,但同样配送时间过长,大多需要40-50分钟。


图片

(饿了么的“全能超市”)


服务细节不同,体验感自然不同。蓝媒汇在美团上选择了一家“预计25分钟送达”的单店商家,为快送骑手配送;在饿了么上“预计55分钟送达”的单店商家为自配送,并且无法线上联系骑手。


图片

(左为美团,右为饿了么)


数据显示,美团闪购已经与400多家零售品牌、超4600家大型连锁零售商、超37万本地小商家达成合作。庞大的供给规模撑起了美团闪购的订单量和用户需求。


面对更细分的需求,即时零售平台必须使商家供给持续多元化。显然,饿了么即时零售的第二增长曲线,并不好打造。


饿了么内部也看到了问题所在。在上述提及的百人团会议上,很多高管认为饿了么还需要充分发挥创业精神,向更大的规模和更高的经营质量靠拢。


只不过,市场不等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