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绝对是跌宕起伏可以载入史册的一年,百年难得一遇的疫情,不断转折的美国大选,当然还有跌宕起伏的资本市场。
过去几年A股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也错过了很多机会,于是我一直在修正,尤其今年下半年一直在看书,思考,再结合市场修正。慢慢地摸索到了一点头绪。
杰西利佛摩尔说市场没有多头的一面,没有空头的一面,只有正确的一面,但是索罗斯,巴菲特等却说市场总是在不断犯错误。我们也经常可以听到别人说,市场总是比你知道的更多。事实是这样么?今年第一个想明白的问题就是这个,得出的结论是市场其实并不比我懂更多,正因为它不懂,所以它只能随机应变,做出应激反应,而不是提前反应。
举个例子,2013年,争论特斯拉到底是不是骗子,说它不是骗子的人有的是相信它的领导地位,有的是相信MUSK,有的是相信电动车的未来,而说它是骗子的人则一直诟病它的现金流。双方其实都有理有据,市场呢,如果市场总是知道更多,那么市场能立刻给出正确答案吗?实际上并不能,市场只是在根据概率押注而已,订单上升了特斯拉涨,工厂建设顺利,交付顺利,特斯拉涨,反之,特斯拉跌,接近还债日期了,担心还不出债了,特斯拉又跌,实际上市场并不比大多数人知道的更多,只是成功的概率变大了,市场就更多人押它成功,碰到阻碍了,更多的人就去押它失败而已。
第二个问题,估值到底应该怎么估?很多股一开始用PE估值,之后用DCF估值,到最后连DCF都没法证明它便宜了就干脆不看估值,甚至有人说行业趋势不改就XX不卖。这个问题本质上并不困扰我,因为一开始威廉欧奈尔就说了不要看估值,每轮牛市总有一批BIG STOCK是所有基金经理必须买的股,这些股就可以涨上天。但是实际上多少还是会在意,因为A股历史上牛熊估值的界限非常明确,历史上A股每一次下半年最白的白马PEG到0.5-0.6市场一定会见底,而一旦到次年1.2以上基本上就会见顶,然后再结合图形和龙头股就会很容易抄底逃顶,所以历史上N个底部我都是重仓的,但是这几年似乎这个不灵了,这时候过往成功的经验反而成了我的枷锁,影响了我的判断。
第三个问题,估值到底重要不重要?这个问题很容易想明白,不重要,因为我们选择一个公司应该是选择一个不断扩大业务规模,不断增加自由现金流的公司,我们最终赚的是未来现金流的贴现。所以估值不重要,但是估值是否完全没有用呢?并不是。估值不影响胜率,但是估值影响赔率。
第四个问题,财报数据究竟重不重要?今年最典型的是宁德时代3季报低于预期,茅台3季报低于预期,大家圈子里调侃,当然是原谅它,之前PDD的GMV低于预期也是一样,短线大跌之后暴涨。股价最终是未来自由现金流的贴现,因此实际上某个数据如果不影响未来自由现金流,也不影响贴现率,那么那个数据就不重要,但是,这有个问题就是未来现金流是我们假设的,数据对未来现金流不产生影响也是我们假设的,但凡是假设的,都有犯错的可能,当我们对财报不及预期的容忍度越来越高只看大逻辑的时候,就说明我们的容错率在不断下降。结合第三个问题来看,说白了当下市场的情况就是容错率在不断下降,赔率在不断下降,但是贴现率也在不断下降的市场。换言之,现在的市场是在泡沫化的。
大家不要听到泡沫化就觉得一定会崩盘,中国楼市一直在泡沫化的,但是坚挺了20年了,只要大家预期的未来现金流不证伪,同时贴现率继续不断下降,那么泡沫就可以继续,甚至不但继续泡沫化,还可能泡沫逐步被消灭,最后变成没泡沫。
我们做个简单假设,假设中国现在0利率了,那么50倍PE的茅台还贵么?100倍PE的海天还贵么?租售比仍有1-2%的房子还贵么?
前阵子我和朋友聊股票,朋友是散户,他问既然你认为国家支持,行业又好,公司又好,为什么买不下手呢?我说讲股票你可能不明白,但是我们拿房子做类比你就明白了,我说现在杭州市区平均7W一平米的房子贵么?1%租金回报率高么?他说贵,太低了。我说这时候来了个欧洲人或者日本人,一看我们的房子说,我靠,你们的房子持有没有成本,同时每年还会上涨一点,RMB还会升值,租出去还有1%的回报率,比我钱放在欧洲或者日本银行里交保管费划算多了,反正老外不限购,赶紧买,于是蹭蹭蹭地房子又涨了,现在股票类似。对于内资的很多客户而言现在的目标依然是年化20%甚至30%以上的复合收益率,但是对于QFII而言,目前也就是3%的复合收益率目标。于是外资不断涌入,推高这些的估值。
再就是以往A股走势和流动性息息相关,因为流动性影响贴现率么,但是今年下半年很明显国内利率上升,但是指数却没大跌,当时觉得流动性边际收紧风险很大,可能是跟09年下半年那样,但是回头来看,虽然表现形式一样,但是内核却不尽相同。09年下半年是经济复苏导致部分股票基本面好转,盈利上升,而利率没显著提高,估值停止扩张,所以波动加大,变成震荡市。而今年则是彻底分层,但凡是外资重仓股,下半年几乎都是涨的,但凡是内资大机构重仓股,虽然波动很大,但是总体还是涨的,但凡不是这两类机构持股,下半年无论基本面多好,都是一路下跌,即使业绩超预期也往往就是涨1-2天然后继续跌。
为什么会形成以上现象,结论就是流动性分层了,下半年由于国内流动性收紧,导致内资被抽血,而外资因为今年A股表现好,投资A股的QFII业绩好,所以规模不断扩大,不断在被输血,而内资头部机构也是同理。
这个分层现象的变化会非常明显地影响今年A股的行情。
以下谈谈对今年的展望。
先说结论,明年上半年大概率市场不错,下半年不确定性很大
先从宏观经济来看,今年上半年宏观经济还是快速回升(毕竟去年上半年低基数),而流动性还是偏紧的,所以大概率还是头部股票表现更好。然后下半年不确定性很大,因为A股和美股成分股不同,美股的权重是互联网公司,这几年都在快速扩张,所以美股指数就没大跌过,但是A股权重股集体是宏观周期股,今年下半年增速将明显出现下滑,就有可能影响权重股走势,如果权重股届时出现明显下跌,那么指数就会下跌,风险偏好降低,从而影响整体市场。
既然下半年经济回落是确定的,为什么说下半年不确定性很大,而不是看空呢?原因是外资到时候的影响究竟是怎么样的不好判断,头部基金的影响也不好判断。
先说外资,明年有一个相对大的风险就美国经济开始复苏,美元开始走强,外资阶段性从RMB资产退出回流美元资产,大家首先要了解,对于美元基金而言,它们拿的是美元,买A股是美元换成人民币,然后才能买A股,最后计算业绩还是美元,所以在RMB升值过程中,它们不但赚股票上涨的利润还赚汇率上涨的利润,但是一旦美元开始走强,这情况就反过来了,对它而言,RMB资产的风险敞口就会变大,就有缩小RMB资产仓位比例的需求,就有可能导致外资阶段性卖出(阶段性,长期看还是RMB资产占优,外资长期还是流入),但是这个过程究竟啥时候发生,现在没法判断,甚至上半年发生也不是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