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分享过关于如何用 PPT 完成毛玻璃的效果,很多读者很感兴趣,但又觉得篇幅过短,没说清楚。
所以,推荐一篇文章,专门再来说说这个效果。
如果你经常浏览一些设计网站,你会注意到很多设计师都在有意识地采用「毛玻璃」美学的设计:
确实,毛玻璃通透性不高,却有一种虚实结合的美感,给人带来愉悦的视觉感受;同时具有柔和的磨砂材质和光感,整体呈现一种微妙的高级感:
最近也有读者在后台留言询问:在PPT中,怎么制作毛玻璃效果?
其实具体操作也不难,
今天这篇文章,就来盘点一下毛玻璃效果在PPT中的制作及运用的场景。
在动手绘制之前,我们先来拆解分析一下「毛玻璃」的风格特征。
仔细观察会发现,「毛玻璃」大致会有四个特征:
模糊背景、柔和阴影、半透明层、磨砂材质: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可以从这四个特征出发,来绘制毛玻璃效果。
第一步:先在页面插入一些渐变圆形,然后导出成图片,再插入PPT中:
第二步:给图片
添加「虚化」艺术效果
,这样模糊背景这个特征就有了:
虚化半径参数可以尽量大一点,我这里设置了100%:
第三步:再次导出成图片,然后把这张模糊图片插入PPT中,
添加「胶片颗粒」艺术效果:
这时磨砂材质的特征也具备了,我们可以
调节颗粒参数,让磨砂质感柔和一些:
第四步:我们复制这张模糊磨砂的图片,通过剪贴板,将其
填充进背景:
同时,把刚开始
清晰的那张图片插入PPT,置于背景上方:
第五步:我们在页面上
插入一个圆角矩形,并设置为「幻灯片背景填充」:
这时候,一个半透明磨砂质感的玻璃就绘制出来了,随意移动矩形,毛玻璃的效果也会随之改变:
第六步:最后
给矩形添加一个柔和阴影
,这样毛玻璃的层次感会更强一些~
在PPT中,还有其他的方式来实现毛玻璃效果,以上只是分享了一种较为容易的绘制方式。
其实只要按照毛玻璃的四个特征进行绘制,就可以得到不错的毛玻璃效果。
既然已经知道了毛玻璃的绘制手法,那么如何运用到PPT中去呢?这里我总结归纳了
毛玻璃常用的四个应用场景:
❶ 形状纹理填充
毛玻璃作为一种材质纹理,在PPT中,常用于形状填充,增加形状的质感。
举个例子,比如一页PPT的原稿是这样的:
通过简单的排版优化,添加三个圆角矩形色块承载文字内容,可以排版成这样:
当我们想将这三个矩形填充具备毛玻璃的质感,可以先制作一个模糊磨砂的背景。
这里我另复制了三个矩形,呈倾斜放置:
按之前毛玻璃的绘制步骤,将上图转换成图片,然后添加虚化和胶片颗粒的艺术效果,并将其填充进背景:
最后将原本的三个矩形进行幻灯片背景填充,即可得到毛玻璃质感填充:
除此之外,我们
也可以将这种毛玻璃的质感运用到一些表格页面中。
比如下图这张表格原稿,简单分析可以知道,表格主要是想突出平均值这一列数据:
但这个表格的样式比较传统,可以优化一下排版,通过白色色块来突出平均值数据:
然后,我们可以按照毛玻璃的绘制方式,将白色色块转换成毛玻璃效果:
页面效果不错吧~
❷ 修饰文字
利用毛玻璃效果,我们可以去
修饰文字内容,从而让PPT页面更有质感。
比如这页关于情绪ABC理论的页面:
我们字母ABC的上方,添加一层毛玻璃效果,这样页面会
更有层次感:
又或者这样一张感谢页面,只有THANKS一个单词,会
比较单调:
我们可以加入一些装饰元素来丰富画面:
如果把这些装饰元素换成毛玻璃,这样页面会更加的有创意:
❸ 修饰图标或图表
同样的,我们也可以用毛玻璃效果来
简单的修饰图标或图表,让它们看起来更有光泽质感。
比如原本的图标是这样的:
我们给图标添加一个毛玻璃效果,可以绘制成这样:
放到页面中看看效果,挺好看的,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