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公众号:金融八卦女频道(ID:baguanvpindao)
从前有一只驴,它站在两堆看起来一模一样的干草中间,它本可以在两堆干草中自由选择哪一堆干草成为自己的美餐,但最后,驴子因为无法决定到底应该吃哪一堆草而活活饿死了。
这头驴子有一个著名的名字——布里丹之驴(Buridan’s Ass),源于十四世纪哲学家Jean Buridan. 他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有时自由意志反而会导致“无法作为”,即一种由“不确定性”和“过量的选择”造成的“选择决策能力的丧失”。
“选择决策能力的丧失”在今天有个流行的说法叫选择恐惧症。
我们在自己的生活中时刻都在充满选择:
午饭去哪家店?喝拿铁还是热可可?
第一次约会穿哪件衣服合适?
是接受父母托关系帮我找的工作还是去北上广拼一把?
要和他分手还是继续磨合再试试看?
……
Columbia大学教授 Sheena Iyengar 以研究“选择”而闻名,据 Sheena统计,成年人每天大约要作70 个大大小小的选择。
“生活就是不断地做选择题”这句话不假,讽刺的是,我们时刻都需要决定一个选择,但“选择”本身却让很多人充满了恐惧。
为什么我们会惧怕选择?源头可能来自三方面。
与生长的环境有关
患有选择恐惧症的人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内心缺乏安全感。
通常他们成长环境习惯了被权威控制,压力和否定与之伴随成长,他们更习惯被动和顺从,害怕在心理上位选择的结果负责,因为有“权威”一直在帮他“做出正确选择”。他们习惯了执行,却鲜少思考目标和自己的意愿。所以,当他们突然要面临自主选择时,就会不知所措、担心后果,导致难以做出决策。
高估了“选择”的意义
“选专业真的很重要!”
“第一份工作的选择太重要了!”
“选对结婚伴侣是件终身大事!”
类似这样的话我们没少听过。因为我们习惯认为很多选择是重大的、甚至决定一生的,所以不敢轻易做出决定。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选择是高瞻远瞩、万无一失的。可惜科学研究证明在做选择时,我们常常犯错。
因为我们无法准确预估未来的体验。绝大多数决策,其实都由脑海中对未来的描绘所决定,这种构建依靠的往往是基于过往经验所做的迅速情绪反应、有意识的回忆和评估,以及勾画出的未来愿景的享乐程度。
当人们过度关注眼前的事件,就会高估这件事对自己的影响,无论是从强度或是时长。例如一场比赛的胜利,或是考试的成功,可能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样“决定自己一生幸福”,随着时间过去,人们多少会质疑自己当初选择付出的时间精力是否用错了地方。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在于“世事难料”。即便你很看重某次选择、为它做好了万全之策,但你心里明白这世上根本没有所谓的“万全之策”,任何时候都可能会有意外发生。
选择太多
关于“选择”Sheena做过一个很经典的实验:在超市的桌子上给顾客提供6种或者24种果酱让大家免费试吃,然后统计他们试吃的种类数目以及试吃后的购买意愿。
结果显示:面对6种选择时,有30%的人真的购买了其中的一种果酱;而面对24种选择时,却几乎没有人愿意掏钱购买。
太多的选择,反倒让我们无力、不知所措。这听起来似乎有些自相矛盾,但社会科学家Schwartz在其著作《选择悖论》中把这种现象称为“认知负担”——过多的选择造成了对认知过大的需求,使我们感受到认知的负担,从而降低了去做选择的能力。
而且随着选择增多,人们的期望值也在增高。根据心理学家 Barry Schwartz 的看法,后工业化时代,临床抑郁症发病率甚至自杀率的增长也与这种“高期望”有关。因为,当世界给了你非常多的选择,而你仍然不富有、不成功、不快乐。
其实关于选择恐惧症各学科的科学家们已经分析的比较透彻了,而我的看法则比较简单粗暴:之所以选择困难是因为要么没钱、要么没种。
试想一下,如果你有足够的财富自由,还会纠结到底是买CHANELH还是LV么?还会纠结到底是去欧洲游还是马尔代夫么?
统统来一份啊!
我们选择困难,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钱才会去纠结,希望选出性价比最高的那一个。
另一种惧怕与钱无关,而是我们太害怕冒险、不敢承担风险、想到失败的可能性就退缩、把头埋在沙子里,所以才在一次又一次地选择中踌躇。
可在这个世上,有谁的人生是经历过一次错误的选择就会再无翻身的机会呢?错过了“第一次”还有“第二次”,除非你拒绝move on.
当然,也许有人会说你这两种结论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现实是我们没有花不完的钱、也的确想规避最大风险。
这要如何破除选择中产生的恐惧呢?
首先,了解自己的需求。
在 Schwartz 的著作The Paradox of Choice中他提到了三种人:满足者、完美主义者和最大化者。
最大化者追求最极致的好,并且只接受最极致的好;完美主义者也追求高标准,但并不期望一定达到,如果没达到,他们并不会像最大化者那样忧郁、懊恼、痛苦;而满足者们,只要“足够好”就行了,哪怕他们知道有更棒的结果存在,也不担忧。
所以,试着去追求“足够好”而非“最好”,以满足需求为目标,可以减轻焦虑和压力。
其次,减少选择。
过多类似的选择,除了令当事人混乱之外,其实很多时候并无实际需要。
日本著名管理学家大前研一在著作《Off 学》一书中提出,与其多花时间在购物的选择上,不如花心思寻找属于自己“标准”物品。一旦寻获,只需不断重复购买相同的物品,便不会有购物的烦恼和时间的浪费。
再次,尽可能通过可靠的信息源去了解每一个选择的信息,评估它可能带来的后果。
我们可以尝试分门别类去“甄别”选项,让自己更有效率地做决定;然后由浅入深地去分析。不妨先由较容易做决定的选择开始,由浅入深慢慢推进,可以大幅减低当事人中途放弃的比率。
复次,转变思维,不要陷入非A即B的选择怪圈。
Nassim Nicholas Taleb在《反脆弱》一书中提出了一个“杠铃策略”——你不应该去接受中等的选项,而是应该同时去选择两个端。
一方面你可以接受很廉价的东西,另一方面你应该去追求最好的东西。因为每个人所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这个资源可以是时间、金钱、精力,甚至是你的热情,你只有在有些事件上接受一般甚至糟糕的结果,你才有足够的资源在另一些事情上去追求更好的东西。
知乎大V采铜老师举过一个很恰当例子。比如,你一个人连吃两星期兰州拉面,然后请一位心仪已久的大美女或者小鲜肉去一家人均一千的高级餐厅大吃一顿然后顺便谈谈人生理想,那体验绝对比你一年到头下馆子都只在人均100以下级别的店里吃要好。吃兰州拉面的那两个星期,你也是幸福的,因为你不需要选择,你盯着最便宜的吃就可以。
在你最纠结的势均力敌的A和B这两个选项之外,在你被自己框死被别人绕晕的视线之外,还有很简单的选择的,那就是很屌丝的C,和很美好的D.
最后,降低对选择结果的期望,以及把目光收拢到我们自身身上,减少对周围人正在做什么、得到了什么的关注。
有时候我们难以做出选择,是因为对选择后的结果充满了过分的期待或过于悲观,事实上很少有选择能让我们的生活有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有时候我们难以做出选择,纯粹是因为太关注别人做了什么、太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其实关于“选择”的真相《决断力》中的一句话说的很真切:当你没有选择余地的时候,努力是唯一的变数。当你有选择余地的时候,选择比努力重要。
你管理时间的能力,就是你挣钱的能力
有没有职业规划的30岁,可以差出多少万年薪?
抱歉,世界上已经没有大器晚成这回事
你那么好,不欺负你欺负谁?
你不值钱,因为你贱卖了自己的时间
惊天大爆料:2017中国年度最佳雇主报名评选正在火热进行中!
工资16薪、试用期工资不打折、上班从来不打卡、帅哥美女下午茶......想知道这样的公司都有哪些,或者告诉我你所在的公司更牛,扫码/点击阅读原文参与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