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检察日报正义网
检察日报、正义网官方账号。立足法治,面向社会,点赞检察好声音,传播法治正能量。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医药经济报  ·  生物和医疗技术IPO有望复苏 ·  3 天前  
医药经济报  ·  乘“一带一路”东风,中药国际化拓展新兴市场 ·  4 天前  
医药经济报  ·  “巳”季春来,乘风破浪 | ...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检察日报正义网

“检海行动”,合力拯救海洋的基层实践

检察日报正义网  · 公众号  ·  · 2025-01-27 15:00

正文


随着新春的脚步日益临近,浙江省温岭市石塘镇小沙头村的年味也越来越浓。


2025年1月19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一艘艘满载而归的渔船已经悄然停泊在救助站码头。渔民们忙碌的身影在晨光中若隐若现,他们搭好滑轨,将渔获从船上运到岸边。买家迫不及待地把这些最新鲜的海产品装车运往各地。码头上一派繁忙而有序的景象,处处洋溢着喜庆与祥和的气息。


“这时候的海鲜能卖个好价钱,很多渔民凌晨两三点就出海了,非常辛苦。”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温岭市石塘海上平安民间救助站站长郭文标是地道的渔民,他告诉记者,就是一句“渔民要帮助渔民”的朴实的家训,让他在15岁就开始了海上民间救助,43年来,他已经挽救了2000多人的生命,而拯救海洋环境,是他的另一个人生目标,这也是很多温岭人共同的愿景。



从海洋污染案引出“检海行动”


1月19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温岭市东南部的松门镇,其东濒东海,南与石塘镇接壤。这个季节海水虽不湛蓝,但是海面很干净。如果时间退回到5年前,景象完全不同。


温岭海景。


温岭市石塘镇人大主席团为及时有效收集渔民民意,在全国人大代表郭文标(右)等24人的渔船上设立基层单元海上联系点,打通了渔民联系人大代表的“最后一公里”。


每到年初,温岭市检察院的干警都会奔赴各代表联络点,就即将在温岭市人民代表大会上作的检察工作报告听取人大代表的意见和建议。2019年年初,在温岭市松门镇南城人大代表联络站,松门镇人大主席姜振元向温岭市检察院松门检察室主任程勇明展示了多张人大代表巡察海岸线时拍摄的照片,反映了伏休期渔港渔船违规维修保养、乱排油污、倾倒垃圾等问题。会后,温岭市检察院就成立办案组,并跟进办理此案。


“海面上塑料瓶、竹竿、油漆桶等渔船杂物时隐时现,漆黑的油污随着波浪不时在海面上横流、扩散,生活垃圾散落在渔港的各个角落,海洋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程勇明对记者说,前期调查取证并不顺利,由于路途遥远,他们赶到海港时,留下的只有散落在海面上的油污。


涉事人找不到,环境整治工作却迫在眉睫。程勇明迅速转变工作思路,从民事公益诉讼转为行政公益诉讼。“在无先例可循的情况下,从搜集证据,厘清责任部门、单位及职责,到沟通协调,着实用了很多力气。”程勇明坦言压力很大。他和干警们每天天不亮就出门搜集证据,4个多月,走遍了温岭300多公里的海岸线,搜集到温岭市8个渔港及39家相关企业未设置防污设施、污染物直排入海的证据。经过沟通,温岭市检察院向相关职能部门发出检察建议,建议切实解决各渔港渔船防污设施配备不足问题,建立配套制度,做好海洋环境监督保护工作。


检察官程勇明(左)查看油污水收集船的设备。


职能部门收到检察建议后高度重视,迅速出台《关于严禁渔船在港内违规从事维修保养的通知》,对温岭渔港内违规从事维修保养活动及乱排油污等行为从重处罚;投入685万元在全市所有渔港渔船安装防污设施、清理海洋油污4万多平方米、清理海洋垃圾400余吨、回收渔船废油133船次26吨。


该案的成功办理,让姜振元看到了检察担当与法律监督的力量。“如果把人大监督与法律监督两股力量拧成一股,代表建议有了司法助力,监督刚性显著,建议落地有声。”姜振元把想法与程勇明沟通后,双方达成共识,决定在松门镇范围内联合开展专项行动,取名“检海行动”。


2021年4月,时任温岭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潘立平了解“检海行动”计划后,认为保护海洋环境的工作应提升到温岭市级层面,以期产生更广泛的影响力,取得更好的社会效果、法律效果和治理效果。


经过统筹谋划,2021年9月,温岭市人大常委会和温岭市检察院联合出台《温岭市“检海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同年10月,温岭市检察院“检海行动”办公室在松门镇南城人大代表联络站挂牌。一项以“保护海环境,代表有作为、检察勇担当”为主题的护海行动正式启动。


跟进监督推动建立

全国首个智能“海洋云仓”


在陆地上,生活垃圾会有环卫人员回收处理。那么,在海上作业的渔船产生的污染物要怎么解决呢?在浙江省温岭市松门镇礁山渔港,记者看到了应用“物联网+区块链”技术、具备含油污水自动预处理功能的智能“海洋云仓”,它能够实现船舶污染物收集处置一站式、全流程智慧数字化治理。“海洋云仓”的建成,正是基于“检海行动”的有力推进。


前面提到的行政公益诉讼案办结后,程勇明和干警们会时常沿着海岸线巡察整改情况。“渔港安装的防污设施,并没有发挥收集油污的作用,随意排污现象依然存在。”望着海面上仍然时隐时现的垃圾,程勇明眉头紧锁,他决定继续跟进监督。


“首先要找到一条清理海上油污的可行路径。”程勇明把巡察情况连同自己的想法向温岭市检察院汇报后,得到该院领导的支持。随后,该院便联合当地人大代表,共同走访了温岭市所有的船舶修造企业和渔港码头,并对温岭市周边海岸线环境情况展开常态化巡察,通过座谈交流、听取群众及“益心为公”志愿者的意见和建议,形成了海洋油污处置调研方案,推动温岭市海洋经济发展局在礁山渔港建立了全国首个含油污水自动预处理功能的智能“海洋云仓”。


“海洋云仓”是海洋渔业船舶污水污染物智能收集系统,可以收集含油污水、废机油、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等污染物,对含油污水进行预处理和减量。


“‘海洋云仓’的建立,实现了船舶污染物有人收、有处去、方便管,海洋环境的变化很明显,过去海风都带着柴油味儿,现在闻不到了。”温岭市顺洁海洋环境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文祥向记者介绍说,温岭市政府主导,通过招标,首期投入了900多万元垃圾处理资金。政府“买单”,有利于调动渔民参与海洋污染治理的积极性。渔民可以方便地在手机上预约收集污染物的时间,接到信息后,公司工作人员就开船过去收集污染物,然后送到“海洋云仓”集中处理。



记者了解到,第一期治理为期三年,从2021年6月至2024年6月。第二期招标工作已初步完成,春节前开始收集污染物。


与此同时,温岭市检察院通过督促温岭市海洋经济发展局引入评价机制,按照入港交纳污染物的频次,对渔船赋予“红、黄、绿”三色码管理。三色码管理直接与船舶年检挂钩,从而倒逼船主履行职责,实现污染物“应交尽交”。


“‘海洋云仓’解决了发现难、执法难的问题。现在打开监控平台,船舶产生了多少污染物,上交了多少污染物,一目了然,实现了全程跟踪的闭环管理机制。”温岭市海洋经济发展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截至目前,“海洋云仓”已累计完成1.4万艘次4450吨含油污水等污染物收集,渔港的油污污染状况显著改善。


下一个五年规划锚定跨区域治理


坐上郭文标代表开的快艇,记者很快来到了几海里之外的海域。大海退潮,一处岩石礁壁下的垃圾显露出来,多以废弃的竹竿、泡沫块和塑料袋等为主。郭文标代表说,这里的垃圾有1米多深,因为远离陆地不便捡拾,只能靠出海的渔民带出来。作为“小蓝之家”的家长,他以2块钱1斤的价格回收塑料废弃物,鼓励渔民带垃圾回家。


“清理海洋垃圾也是‘检海行动’的重要内容。近年来,人大代表、志愿者、学生等群体自发地加入清理海洋垃圾的队伍中。”程勇明说。


沿着浙江的海岸线,10多个“小蓝之家”如同海洋卫士,守护着数百平方公里的海洋边滩。“小蓝之家”是“蓝色循环”模式中的海洋塑料废弃物的收集储存站点,主要负责海洋塑料废弃物的统一回收、分类、打包。郭文标代表和50多名渔民、沿海群众组成收集队,通过河口拦截、渔网打捞等方式回收废弃物,再销售给专注于海洋可持续发展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海岸和海洋更干净了,出海更安全了,老百姓还有钱赚,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进入了良性循环。”郭文标代表笑容满面。


“蓝色循环”项目为解决海洋污染治理难题提供了中国方案,吸引了全球目光。2023年,该项目获得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颁发的“地球卫士奖”。2024年,第六届联合国环境大会向全球推荐该项目。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