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实际穿着体验
(1)缓震反馈:在这里,我想强调 peak 的鞋垫,应该是我最喜欢的的鞋垫了,硅胶鞋垫真的很舒服,以至于我想多买几双塞在其他的鞋子里,然后加上 peak 的三级缓震技术。笔者体重并不大,才138斤,跳的也并不高。但说实话在一场比赛体验下来,缓震并不明显,只能说舒服,没有让我感到不适,不知道是不是我打法的问题,又或者是我体重太轻?这样的缓震只能说够用,如果想要得到优越的脚感,我觉得整个国产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相较于国外的品牌来说,所有的国产品牌在缓震这方面的差距还是很大的。
(2)透气:得益于鞋面使用的 kpu 材质,导致 2+ 鞋面的透气要比 2 好。如果说想要和普通的透气性好的球鞋相比,我想说,这款在保证了鞋面厚实的情况下,又保证了良好的透气性。如果说打球不出汗是不可能的,在三个小时25度左右的天气条件下,我并没有感觉到有不适和闷脚的情况,相比之下,全城4 在这样的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透气性可见劣势于 霍华德2+。通过图片可以仔细看到 kpu 的鞋面就像鞋底的纹路一样,纹路很深。这样填充鞋面的保护层就可以相对薄一些,以此来增加透气性,这个地方要给好评!
(3)包裹:在前面,我们聊到了 2+ 在后跟的改良,同时 2+ 又是前半掌内靴,所以在包裹性上还是比较好的,对于前掌,因为我的前掌宽,所以这款鞋的前掌特别适合我。我之前穿kt1时突破什么的真的压的我难受。2+给我了急停时由于惯性,脚掌和鞋面相撞的缓冲空间。这点还是不错的。后跟的话,我挺喜欢2+在后跟的改良,当初穿上鞋子的时候就可以感觉脚踝骨头附近被软软的缓冲物包围,系上鞋带的感觉简直不要太舒服,就不知道耐磨性怎么样,千万不要像欧文三压马路都会破损。但是,也就在我之前提到的,我无意间对后跟捏了捏,发现,后跟的tpu并不是特别硬,不知道是不是这款是中锋鞋的缘故。相比之下,tp4的后跟tpu就硬很多,所以我猜测可能就是因为位置不同。
(4)保护和抗扭转: peak 的碳板一直是津津乐道的话题,从一代可见的大碳板到二代的内嵌式碳板。这款球鞋的抗扭转性是不用质疑的,下面我会放上 gif 图,大家自己感受一下。不管是变相还是横向移动的急停,鞋子都没有严重的变形啊!这个地方再次给好评。这样给予了鞋子良好的保护性。在防侧翻上,不像以往直接用鞋底突出来一部分作为防侧翻。2+的防侧翻和整个鞋垫都有一定的突出,个人觉得这样的设计更加有利于保护。和2代不同,2+的鞋带采用是普通的材质的鞋带,具体是啥我也不清楚。要我说出来为什么两款产品的鞋带不一样的话,我想说的是换了鞋带减少了我系鞋带的次数,因为2代的鞋带又短又容易脱落啊!这次更换了鞋带给个好评。但是由于是低帮鞋,如果想要完全保护脚踝,还是建议佩戴护踝!
(5)耐磨性:鞋底的纹路很深,所以给予了使用者良好的摩擦,不管是做什么动作,都可以得到及时的反馈。刚开始出现了2次打滑现象。但是,随着使用到半小时左右,鞋子就开始打开了,不再出现打滑现象。在我冲刺急停的情况下,鞋子也可以马上刹住车。因为笔者在户外橡胶场地进行的运动,所以并没有发现又什么磨损,回来后我刻意刷干净,也没发现过分的磨损,不像我的clb2016三场下来就花了。至于水泥地,我觉得任何鞋子在水泥地都会磨损,所以我就不详述了。
最后通过几组图来仔细观摩一下这款球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