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8日,由我院陈瑞球亚太案例开发与研究中心主办的管理学与经济学系列前沿讲座之四一四讲、四一五讲暨“案例思享会”专题讲座第17讲、18讲在我院善思堂M201课室顺利举办。本次讲座成功邀请到宁波诺丁汉大学李达三首席教授、丹麦哥本哈根商学院终身正教授李平作学术报告,活动引起师生们的热烈反响。我院李新春教授、吴能全教授、王海忠教授、李炜文教授、龚凯颂副教授、何云副教授、宋耘副教授、迟嘉昱副教授、揭赟老师、梁雪姬老师、薛骄龙博士、吴瑶博士等参与了本次讲座,讲座由陈瑞球亚太案例开发与研究中心梁剑平主任主持。梁主任对李平教授受邀参加“案例思享会”表示了热烈欢迎和诚挚感谢,并介绍了李平教授的学术背景和研究成果。
李平教授简要地分享了自己早年的求学经历以及科研经验等,引起了现场同学的强烈共鸣。他以自身早年的知青经历勉励同学们在攀登科学高峰的道路上勇于实践、不畏困难,每一段看似艰难的人生旅程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李平教授的主讲内容分为《案例研究近路之争:案例研究最佳实践》和《案例研究三大痛点》两个专题,分别安排在上午和下午两个场次举行,讲座内容丰富而详实,特别是贯穿始终的前沿内容以及案例思想富有创见性和实用性,到场的师生们表示收获满满。
在上午场的讲座中,李平教授从案例研究的哲学范式、方法流派、关键步骤等方面深入阐述了案例研究近路之争以及案例研究最佳实践。案例研究方法之争主要体现在:1.分析方法与综合方法之争;2.演绎方法与归纳方法之争;3.定量方法与定性方法之争,他认为研究目的不同, 方法也应不同。他还介绍了AMJ、ASQ等国际权威期刊对案例研究等定性研究文章的发文规律,以及国际顶级刊物对案例研究建构理论的重视的推崇。他特别提醒大家,案例研究看似简单实则有难度,特别需要研究者具有较高的研究悟性和洞察力。
在下午场的讲座中,李平教授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剖析了案例研究的三大痛点:1.Puzzle理论视角的困惑;2.Pattern现象存在的形式;3.Perspective因果关系解读,并详细介绍了研究者应该从哪里开始、怎么开始,以及如何选择案例,案例研究的关注重点应该在哪里、如何提炼理论贡献等。李平教授还认为,定性研究与中国传统哲学不谋而合,他介绍了国际期刊发表的有关阴阳(yin-yang)、关系(guan-xi)、悟(wu)、默契(mo-qi)等具有中国特色的主题最新研究成果。他提醒同学们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勇于担当弘扬中华文化的学术使命。东西方文化差异导致西方理论在一些情境下无法适用,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科学研究的源泉也是一条被证明了的切实可行的路径,但切忌盲目嫁接西方概念,为了发论文而发论文。最后,李平教授耐心回答了现场师生的一一提问,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本次“案例思享会”专题讲座活动座无虚席,反响热烈,我院师生们在李平教授深入浅出的演讲中,得到了案例思维的启发,大家纷纷感谢李平教授带来的思想盛宴。
“案例思享会”专题讲座是我院陈瑞球亚太案例开发与研究中心打造的学术交流平台,旨在促进案例研究、教学交流和价值分享,进一步提升我院案例教学质量和研究水平。“案例思享会”专题讲座在扩大案例研究影响力和提高我院学生的案例研究能力方面也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