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大有乾景文化
文艺创作;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承办展览展示活动;工艺美术设计;电脑图文设计、制作绘画技术培训。设计、制作、代理、发布广告;会议服务;企业策划;经济贸易咨询;技术推广服务;销售工艺品、文具用品、体育用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环球人物  ·  “全世界最强壮的男孩”神秘消失始末 ·  昨天  
南方人物周刊  ·  宋佳 永远生机勃勃|2024魅力人物 ·  2 天前  
每日人物  ·  机票跌到200块,我却高兴不起来 ·  2 天前  
人物  ·  中年后,我还有哭的自由吗? ·  2 天前  
南方人物周刊  ·  哪吒敖丙“藕饼”大火,“得CP者得天下”?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大有乾景文化

展览预告丨“追影写像——明清人物肖像画展”将于陈列馆展出

大有乾景文化  · 公众号  ·  · 2020-02-27 10:05

正文


展览信息

展览名称: 追影写像——明清人物肖像画展

主办单位: 江苏省美术馆、南京博物院

展览时间: 2018年4月28日起

展览地点: 江苏省美术馆陈列馆一楼(南京市长江路266号)


展览前言

中国传统绘画奉谢赫提出的“六法”理论为圭臬,六法论提出时针对的是人物画,这一理论为后人加以解释和发挥,遂泛用于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各科。“六法”以“气韵生动”为首,古人论画,言简意赅,留有遐思。那何为“气”、“韵”?更为有效的解读方法是回到画作中,发问古人是如何践行这一早在魏晋时期就被定下的准则。

人物画从东晋发展到绘画空前兴盛的宋代,名家辈出,如唐人阎立本、吴道子、张萱、周昉,五代周文矩、顾闳中,宋李公麟、武宗元,所绘人物多线条精细、造型写实,画中士大夫气度超迈、仕女设色古澹明洁。与此同时,也有另一流派异军突起,便是以南宋梁楷为代表的大写意水墨,此类作品不容画家作画时有任何迟疑,常一气呵成,气势贯通。

自文人画兴起士大夫画家醉心山水、花鸟,元明清人物画整体上日渐式微,但仍出现了不少独树一帜的画家、流派,如以奇古拙趣闻名的陈洪绶、以墨骨技法盛极一时的曾鲸。明清之际,西洋画由欧洲传教士陆续传到中国,清代宫廷中,有外国传教士画家进入内廷供奉,虽有程式化的藩篱,但亦形成中西合璧画风,在当时影响甚大。中西文化相会,新思想与旧传统迸出新的火花,如海上画派在肖像画上创出新的画风,代表人物有任熊、任薰、任颐、虚谷、吴昌硕等。

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人物画,处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时期。诸公为中国现代人物画的发展道路奔走擂鼓,提出了振聋发聩的艺术主张,有刘海粟倡导“我们要发展东方固有的美术,研究西方美术的蕴奥”、有林风眠“调和中西艺术”身体力行的探索,有以素描教学改良中国画人物造型的“徐蒋体系”(徐悲鸿、蒋兆和),有关良开创戏曲人物画,以减笔水墨写意精神取材戏曲舞台,其人物神韵让人寓目难忘、如痴如醉。中国人物绘画在这些前辈的努力下有了新风貌,并在开拓精神下继续承延。

回到前文提出的“气”“韵”标尺,气度、气势、神韵……都不足以作完整准确的诠释,而此次展览中的明清肖像正是能够给我们的问题提供一个鲜活的时代注脚。“写真”在崇尚文人画的环境中往往被边缘化,不被视为“正道”,故展品里包含一些无作者印款或签名的肖像画,但它对我们今天的汲取借鉴作用并不受影响。其“写实”的明暗皴擦方法不同于西方,是更为符合中国画家采撷的写实道路。这样中国式写实,才是能解决中国艺术家在观照方式上所遇到的实际问题。

本次展览以“追影写像”为题,根据画作内容分为“士相见礼”“如花美眷”“作如是观”三个部分,共计70余件,现分别庋藏于南京博物院、江苏省美术馆,其中一部分藏品鲜为面世,故要感谢南京博物院对我们公诸同好,其研究空间正亟待更多研究者关注。

江苏省美术馆馆长


士相见礼

“士”指中国古代文人知识分子阶层。“士”字写法简单,却浸润了深厚的儒家文化内容。士人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理想,通过“分科取士”(科举)成为国家政治的参与者。展览第一版块,借《仪礼》的篇名“士相见礼”,喻不同时代的“士”在如今以这样的方式相交。

明   无款   沈度春荫调鹤图小像卷

清   李岳云   王毂祥像轴

清   孔昭靳   关天培像

清   无款   太仓王氏像图册


如花美眷

第二版块以明清仕女画为主。画家选择何人、何事入画往往反映出时代的审美趣向。宋代女词人朱淑贞、明末清初女诗人柳如是,她们的才情为后世传颂,从这些“小像”亦可见明清时期对女性才学的重视,与此同时,在知识掌握与传播过程中,女性自主意识得到觉醒。

清   王素   竹石人物图扇面

清   王素   人物扇面

清   改篑   仕女

清   钱慧安   仕女图

清   胡芑香   小青像册


作如是观

对待万事万物,都该抱持有自己的体悟方法,古人的世界观通过画中人,向我们一一道来。听泉、访友、煮茗、斗酒,皆为独善其身的参修。正如《承天夜游图》上题:“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清   黄慎   二老图

明   张翀   斗酒听鹂图轴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